一盛二盛三盛

人体十二经脉,隶属于五脏六腑

脏腑阴阳气血,之多少各有差别

十二经脉

名称多以

阴阳二气

的多与少

来作命名

比如

手足三阳经脉

其名称分别为:

少阳

太阳

阳明

少阳者

阳气初生如日出东方

阳气尚弱,故曰少阳

太阳者,表南方

阳气出表而盛大

日上中天而隆盛

太者,大之极也

阳明者,两阳合明

阳明之阳气乃指

少阳与太阳之和

阳明阳气

更盛一筹

最为强盛

再者如《伤寒论》

阳明经气盛极而热

所出现的阳明经证

临床症状为:

大热、大渴、

大汗、脉洪大

即是明证

少阳证的

往来寒热、

太阳证的

恶寒发热

绝达不到阳明证的

大热、恶热的程度

《灵枢终始第九篇》: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

(一盛:人迎大脉口一倍);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

(二盛,人迎大脉口两倍);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

(三盛,人迎大脉口三倍)

《灵枢》

以人迎侯六腑

而脉口侯五脏

人迎

一盛、二盛、三盛

即指相应六腑经脉

出现疾病时,依经脉

阳气的多寡,就会在

颈部人迎脉,显示出

相应经脉

所对应的

倍数盛衰

少阳一倍

以其阳气

初生而弱

一如春生

故曰一倍;

太阳两倍

以其阳气

完全出表

阳气

开泄于外

一如夏天

阳气隆盛

故曰两倍;

阳明三倍,合少阳之一倍与太阳之二倍

是为三倍,手足阳明经为大肠经与胃经

大肠应乾卦应天为诸阳之父

胃应艮卦

为六腑诸阳之大主

为六阳之终始

(艮为始为终)

故阳气旺盛;

另外胃与脾土

互为阴阳表里

脾为土主大地

而胃与脾土

互为阴阳表里

胃岂非替天行道

而主乎天之诸阳

先天八卦里,乾坤,为天地阴阳

后天八卦里,艮坤,对立而互为阴阳

(艮为胃,坤为脾)

一如脾与胃,岂不是

艮胃代乾天,而行道?

乾卦

三爻皆阳

故亦三倍

《灵枢阴阳系日月》:

岐伯曰:寅者

正月之生阳也

主左足之少阳;

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

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

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

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

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

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

从文中可知

一月为左少阳

二月为左太阳

三月为左阳明

此阳气之渐长

正如一盛、二盛、三盛

四月为右阳明

四月为阳气盛大之极

(可对应

下图十二辟卦

看阳气之消长)

五月为

右太阳

时至五月

物极必反

阳极阴生

阳气始消(一分)

阴气始长(一分)

为太阳

其阳气处于,消的阶段

衰于四月之,纯阳无阴

六月为右少阳

阳气继续消退(二分)

阴气继续生长(二分)

故右少阳的阳气又少于

右太阳与右阳明

故四月、五月、六月

正好是阳气盛极而消

由四月右足阳明的三盛

而到五月右太阳的二盛

再到六月右少阳的一盛

阳长也罢

阳消也罢

阳明阳气

始终三盛

太阳二盛

少阳一盛

至农历

七月申

阴气上长

开始主事

阳气开始

入里潜藏

而为左右

之足三阴

开始掌权

而主天地

故人迎一盛二盛三盛

分别与阳明、太阳与少阳

之阳气量多少有绝对关系

阳明之气

在三阳

最为强盛

在表阳气

盛极而衰

也正应在

阳明层面

阳明即为,西方燥金

西方正是,在表阳气

由表入里之时空区域

一如夕阳西下

阳明经即

表阳之气

由表入里

的通道

很多医家

往往认为

阳气入里

在西方之肺金

名曰左升右降

不明人身

阳气入里

不在西方

阴金之肺

而却落实在于

西方阳金阳明

之肠胃经脉上

人身阴阳法天地

天有天道

地有地道

不可混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