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进行时:踏访临江楼(参观记、游记范文)
麦穗老师作文精品班小作家傅敬媛同学的作文《踏访临江楼》,在麦穗老师的指导下,经过数次修改,最终刊发在“高大上”的知名期刊2021年《智慧少年·润》第2期发表,这是一篇革命纪念馆参观记,充分采用了麦穗老师课上所讲的参观记的写作技法,细节突出,层次清楚,在呈现场景的基础上,渗透爱党爱国爱领袖的情怀,很值得同龄人学习。
小作家傅敬媛近照
样报发表页面
原文欣赏
踏访临江楼
麦穗老师作文精品班小作家 傅敬媛
十月的一天,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我和妈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访临江楼。
县城汀江浮桥门码头边,在茂盛的大榕树掩映下,一栋白墙平顶、拱形廊檐的西洋式小楼如一个温婉的女子静静地仁立江边,这就是临江楼。
这是一座革命的小楼,1929年10月,为了更好地指导上杭的苏区建设,身患恶性疟疾的毛主席由几个赤卫队员用担架抬着,从永定合溪一路武装护送到刚刚解放的上杭县城,在临江楼住下,一边继续疗养,一边工作,在此居住10余天。
我们步入大门,来到一楼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系列挂图,挂图展示了1929年—1933年五年间毛主席曾经九次来到上杭,领导革命工作,在上杭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我轻踏着步子登上二楼,便看见东西对望的两厢房间,东边的房间里面摆设极其简单:一张床和一床破旧的棉被,靠窗有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一盏油灯和一只碗,这就是毛主席当年的卧室,当年毛主席在这里带病为革命操劳。我凝视着这间陋室,我的思绪不由得飞向那个寒霜漫天的秋夜,面容憔悴的毛主席身穿朴素的灰布长衫,脚穿黑布鞋,在昏黄的灯光下,为着革命事业伏案工作到深夜。
我踱步来到二楼正厅阳台,当年适逢重阳节,毛主席曾伫立在这里,迎着深秋劲风,望着对岸漫山遍野盛开的菊花和淼淼汀江,联想到闽西土地革命如火如荼的景象,他心潮澎拜,抒写了豪情万丈的不朽诗篇《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从临江楼下来,我穿过楼前城墙下的“阳明门”来到江边码头的大榕树下,当年毛主席和朱德在这里共商国事,这棵曾经护佑伟人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我站在码头极目远眺,寥廓江天碧波浩淼,江面上皮划艇健儿正奋楫训练,沿江绿道菊花竞放、绿树成荫,游人如织,绿道旁的“长坝农耕”稻田金波荡漾,江上雄伟壮观的汀江斜拉索大桥和恢宏崭新的南门大桥遥相呼应,两岸高楼林立,远处工业园区标准厂房鳞次栉比……好一幅“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秋日画卷!
此情此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正是因为无数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民族的崛起独立;正因为无数仁人志士的鞠躬尽瘁、忘我工作,才有了伟大祖国的沧桑巨变。今天生活在这美好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胸怀一颗爱党爱国的心,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