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尘道人,得道成仙的“七阶次”【一点资讯】
从开始修炼到最后得道成仙,司马承祯把修习“坐忘”分为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又被称为“七阶次”,具体是:
第一阶段:“敬信”
就是对大道必须要有虔诚的信仰,深信不疑,这是修道的基本前提。他说:“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如果“信道之心不足,乃有不信之祸及之,何道可望乎?”只有“敬仰尊重,决定无疑”的人,才能步入得道的“阶次”。所以他说:“如人闻坐忘之言,信是修道之要,敬仰尊重,决定无疑者,加之勤行,得道必矣。”因而在司马承祯看来,对于得道之事,诚则信,信就灵,所以他把“敬信”视为修道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断缘”
所谓断缘,就是要断绝俗世尘缘,不为世俗事务所累。放弃世俗间的事情,身体就会轻松;做到清静无为,内心就会安静。远离一步尘世,就接近一步大道。即使遇到必须做的事情,做事时也不可产生好恶之情,以免破坏平静的心境。断缘可以说是树立虔诚信仰后的第一个实际行动,即让自己的内心一步步远离这个污浊不堪、喧闹不已的世俗生活。所以要求修道的人要“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他说:“断缘者,断有为俗事之缘也。弃事,则行不劳,无为,则心自安。恬简日就,尘累日薄,迹弥远俗,心弥近道,至圣至神,熟不由此乎?”
第三阶段:“收心”
司马承祯认为,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因此,“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就是把心思从世俗生活中收敛回来,使它安宁平静,逐渐进入修道的状态。修道者不仅要收心,而且还要做到不执著于收心,如果时刻还要告诫自己应收心,那其实还是一种累。司马承祯还指出收心过程中的四种偏差:一是一无所思、大脑一片空白的“盲定”;二是任凭内心胡思乱想,丝毫不加节制;三是虽然明白善恶,但思绪四处飘荡,不能归依于大道;四是像世人一样无事不做,却大言自己内心一无所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清除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做到“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无事而不为,无时而不寂”。并且还指出,修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修炼下去,才能产生符合大道的智慧。
第四阶段:“简事”
所谓简事,就是要善于选择事务,换句话讲,就是修道者一定要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司马承祯明确指出,人生在世,不能不做事,但做事时一定要把握这样的原则:排除那些对修道养生没有作用的事物,如酒肉、罗绮、名位、财产等等。在司马承祯看来追求这些事物的世俗行为,将极大地伤害自己的生命,不利于修道。
第五阶段:“真观”
即善于观察,不为外物所迷。有了前四个阶段作铺垫,自然会逐渐产生高超的智慧,发现真理。具体讲,就是能够认识什么是祸福吉凶,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自己生命的安全,不为自己留下任何拖累,以便进一步修道。司马承祯提醒修道者要防微杜渐,要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祸福吉凶的缘由,还要知道世间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因而不值得自己去追求。
第六阶段:“泰定”
就是安详而心静。所谓的泰定,就是清除了一切世俗欲望,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勿须有意去追求静心,而心无时无刻不处寂静的状态。这一阶段的内容与“收心”相似,但收心讲的是一种要求,是一个修炼的过程,而泰定讲的则是收心过程的完成和实现。司马承祯认为,做到了泰定,就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而不使用,反过来再用这种智慧去护养安静的心境,做到静心与智慧相互养护,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就自然能够得道了。
第七阶段:“得道”
得道是修习坐忘的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坐忘的目的。简单的讲,就是得道成仙。得道者形神统一,修得长生不死的“真身”,隐显自如,就可以“散一身为万法,混万法为一身”,得道之人可以说是神通广大,智慧无边,这不仅是坐忘的目的,也是所有修道者的最终目的。
总观《坐忘论》的主旨,就是强调一个“心”。司马承祯认为,只要心中做到无物无我,一念不生,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觉其天地,与道冥一,万虑皆遗,就能够得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