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吃面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吃面

王慧敏

山西人爱吃面,家家户户餐桌上都离不了各种面食。人们见面打招呼的最常见方式就是:“吃了么?”“吃的啥?”要是没吃,就会问:“今天吃什么饭啊?”南方人就会很不解:“吃什么饭?饭不就是饭么?还能有什么饭?”

南方人吃饭,以米饭为主,所以饭就是大米,一日三餐,餐餐如此。北方人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山西这样的内陆地区,历来新鲜蔬菜是比较匮乏的,人们没法从菜肴上变换花样,就用尽心思在主食上下功夫。一样面食百样吃,一团白面经过巧手主妇们的精心塑造,可以变换百般花样。今天面和软了,可以做成揪片儿,明天要是和硬了,那就适合刀削。小孩子不会拿筷,可以搓成猫耳朵。要是不爱吃菜,还可以把菜叶剁碎了掺进面粉里,做成菜疙瘩。早晨时间紧张,一小碗面粉掺水一拨,煮进锅里,配点小菜就是一碗拌汤。晚上要是想喝点稀的,那就来一碗连汤面,或者小米稀饭煮两根柳叶面,胡麻油一烹,就是香喷喷的和子饭,诱人的很。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是一位海外留学的山西人写的。说山西人吃面,有着种种奇怪的习惯,对于午饭的正餐,几乎不吃连汤的面。这大概是真的。当一碗面从锅里煮熟、捞出,这面就算完成了,至于往面里拌什么,怎么拌,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所以山西人把面加工成各种形态,其实吃的时候和米饭无异。这我倒不能同意。

且不说每一种形态的面条都有着独特的口感和固定的搭配,单是面条的加工技艺,就不是米饭可以比拟的。即使是最为家常的面条,没有几年手上的功夫,单是和面这关就过不了。手光、面光、盆光,这是和面的最高境界。而一团面,揉到绵软,醒到时宜,才能让煮出的面条爽滑劲道。刀削面做好了,柳叶状,三棱形,条条如英俊小伙儿。晋中人喜爱的剔尖就不一样,稀溜的面糊滑进锅中,立刻成形,煮好后晶莹剔透,如可爱的娃娃。至于面上的浇头,最常见的大概是西红柿酱和肉酱两种,既简单,也百搭。然而稍讲究点的吃法,似乎是有着约定俗成的搭配。莜面栲栳栳,一定要浇上羊肉台蘑的卤才好吃,牛肉丸子面,必须要配上葱花和香菜才够味。倘若搭配不当,就像一个妙龄的姑娘错穿了妈妈的裙子,怎么也不是味道。

山西是个穷地方,似乎人所共识。大学毕业那一年,我在柳林顶岗支教,呆了大半年。至今仍记得,那段艰辛却也充满温情的岁月。柳林本是吕梁地区贫困县,每年都会有师范学校毕业生去中小学顶岗实习。从临汾到柳林,三个多小时的路程,穿过黄土高原沟壑纵渠,一路颠簸,在天色暗沉的时候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一所只有三五间教室的乡村小学。

时值二月,寒气还未褪尽,当晚的住所是校领导借给我们的一间窑洞,屋里只有一个泥火炉,可以勉强取暖。和衣修整一晚,第二天迎来的是新的挑战。我被分配到小学一年级带班,九个拖着鼻涕泡的小家伙,课堂上上蹿下跳,根本不理会你在说什么。还不容易挨到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我又一次被震惊了。一口大铁锅,白面条煮熟捞上桌,没有任何配菜,案板上有一些切碎的葱花和盐。做饭的阿姨示意我,自己抓点葱花拌着吃。虽然来之前心里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看着手里满满一大碗白面条,我还是抑制不住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学校生活虽然清苦,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吃法。然而看看身边人,大家都习以为常,各自端着碗,或盘腿坐在床铺上,或蹲在屋门口晒着太阳,三两扯着闲话,吃的很欢。好像有饱饭吃已经不易了,在这样的地方,还有什么好挑的?就这样待了下来,慢慢的也适应了。

五一放假,为了照顾我们几个支教的大学生,校长把我们安排在当地的老乡家。这家的主妇是做面食的高手,担心我们在学校吃不好,总是变着法子给我们精心准备三餐。饸饹、剔尖、刀拨面,还有此前我从没见过的包皮面,餐餐精细。包皮面,乡间也称金裹银,是用白面和高粱面两种揉制而成的。阿姨做饭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白面团上案板揉圆按扁,包入红面团揉圆,再按扁,擀面,切条。面条煮出来红白相间,似有夹心,口感既不像粗粮面之粗粝,又比白面条多了一丝情趣,妙得很。不得不感叹,那段简单岁月里的平凡美食,实在是为清苦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幸福感。

在山西,餐餐只吃面,换着花样吃,一个月都不会重复。人们习惯了家常面食带来的享受与满足,如果一连几天不吃面,恐怕胃也是不答应的。

我在大连读书的时候,一度吃不惯东北饭菜。东北大米是不错的,但东北人豪气,习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大盆杀猪菜,是宴客的佳肴,推杯换盏,满是欢乐的气氛,而我却实难融入其中。一个学期下来,我的胃开始疯狂思念家乡的味道,寻遍大街小巷,卖面的却是极少。好不容易学校旁边新开了一家面馆,却是西北风味,清汤牛肉面,炒拉条子,大盘鸡,浓重的调料味,咸、辣、腥,似乎更适合粗粝的汉子。我开始自己在宿舍拿电热杯煮点拌汤,或者揉个面团,煮几根刀削面,西红柿切碎,鸡蛋甩成蛋花,直接煮到汤里,几滴香油,少许盐,简单的一碗面条,胃里也舒服许多。

家乡的吃食,或许是对一个在外的游子最大的牵绊了。对食物的挑剔让我对家乡产生了依恋,毕业之后一定要回到山西,不为别的,只为身边还有一种熟悉的味道,对我来说,这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作者简介

  

王慧敏,笔名玥楠,山西五台人,80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诗歌爱好者,有作品刊登于《散文诗》《五台山》《忻州日报》等,2009年作品入选《山西青年诗人诗选》。现居山西晋中,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创意写作学院教师。散文作品散见于《原乡书院》《青年作家》《信院创意写作中心》等微平台。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原鄉書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泽|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0)

相关推荐

  • 一碗带豆沙味的面——竟然还有点好吃?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01 山西盛产面食--全中国人都知道. 不过公众号也好久没介绍过面试了,无他,经典的基本都说完了. 今儿就说说这没讲过,藏在缝隙里的漏网之鱼. 大同豆面. 美食 山西美食 02 ...

  • 【散文】李运和/奶奶的吃食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李运和 又是清明节.对奶奶的思念,犹如这个时令的花草一般,在心中不停地萌动乃至不可抑制地疯长. 37年前,奶奶罹患胰腺症.在经受数月病痛的折磨后 ...

  • 你信吗?有种面条,一碗只有一根,一根也能吃饱!

    山西人的一根面 如果你去山西朋友家做客,如果那天还正好是你的生日. 大概率你会收到山西朋友热情的招待--他们会请你吃:一根面 对,没听错,就是一根面 什么? 担心吃不饱? 来个图看看一根面究竟是何方神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 那时候,我们正是吃的年龄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

  • 王文钢:水云间 | 原乡文学奖征文(小说)

    水云间 王文钢 我叔本该是村里最风光的人,没想到后来,成了村里最潦倒的人. 当村里的老百姓一门心思侍弄几亩土坷垃的时候,我叔已经骑着他那辆稀里哗啦唱着杂乱调子的自行车,开始走东村窜西村.很多人的腰包都 ...

  • 王彤:栀子花开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王彤 栀子花开 一天放学后,我迎着炙热的电太阳走进了家.一进门,外婆就微笑着迎了上来,双手背在身后,很是神秘让我猜一猜她手里有什么好东西.就在这时,我嗅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就立即回答:"是栀 ...

  • 王永武:乡土记忆(外一首)| 原乡文学奖征文(诗歌)

    乡土记忆(外一首) --为故乡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荣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作 王永武 记忆中煴热的黄沙 被母亲从炒锅里盛起 装入土布做成的襁褓 缠绕进童年的无邪 深深沁入 ...

  • 王丰:戏里戏外 | 原乡文学奖征文(小小说)(散文)(诗歌)

    戏里戏外 王丰 "骂强人你太狠心,贪图富贵忘双亲,我母子为找你把苦受尽,妻室儿郎你都不认你比豺狼狠十分,枉读诗书忘根本,快快随我回转家门.", "仓 七 仓 七 仓 仓 ...

  • 王丰:油菜老了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油菜老了 王丰 每年五月,油菜就老了.老了的油菜呢,一节一节怀孕着油菜籽的荚子,挂满在油菜杆上,油菜杆呢,就有些低头耷脑起来,很谦虚的意思. 油菜一直都要老,老了就叫人们割起来,割起来的油菜挑到家门口 ...

  • 王文静:离书最近的地方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离书最近的地方 王文静 人生四十,回首往事,沧桑深处,来时之路,给我希望信心执着勇气的,除了性格中的努力进取,就是爱上读书. 我这个冀中乡间女子,一路十八桥史家桥王氏小村,我的王氏父母(母亲也姓王)给 ...

  • 王继颖:春种一场雪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春种一场雪 王继颖 入冬后,总在盼一场记忆中的雪.记忆中的雪,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漫天遍野,远非一个"大"字能够形容得了.雪花扑面,雪团在握,雪路前行,感觉都是冬天特有的冰凉.然而 ...

  • 大路白杨:我们一生吃过的糖果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我们一生吃过的糖果 大路白杨 题记:糖在人体吸收之后能马上转为能量,是维持生命必需的一种营养素.糖有单.双糖之分,我们常说的糖就是双糖--食用糖,如白糖.红糖及食物中转化的糖.糖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是它 ...

  • 王子群: 妈妈的毛衣| 原乡文学奖征文(小说)

    妈妈的毛衣 王子群 七岁的苗苗最近发现妈妈突然变得异乎寻常起来. 先是一向忙得顾不上打毛衣的妈妈不知从哪儿弄回一团又一团的毛线来,红的.绿的.黄的.紫的,花花绿绿的堆在一起十分的惹眼,也十分的好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