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使,将

营:行为 

魄:主观意识。

抱一:一指道,指规律。抱一,指与道相合,合乎于规律的要求。

将行为和主观意识与客观规律相和谐,能做到丝毫都不背离吗?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抟气:摶气,专精守气。 指策略和行为,始终跟自己面对的客观条件相和谐。

婴儿,终日号而不嗄,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这是因为号与朘作的行为,跟婴儿自己的身体客观条件是相和谐的。这种和谐,即柔。婴儿这种和谐是纯下意识的与规律的和谐,不是算计出来的,所以是致柔。

行为与客观条件相和谐,能像婴儿一样,不需要思考,凭下意识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吗?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玄览:犹玄镜。指人心,主观意识

疵:疵瑕, 私心杂念

主观意识这面反应客观实际的镜子,能洗涤得没有一点瑕疵吗?这里是说,对规律的认识,能做到完全客观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无为:根据客观规律制定可行的策略,采取有效的行动。

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政策与行动都符合客观规律吗?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指人的心,主观意识

开阖:指权术和策略。

为雌:阴柔。完全与客观规律相吻合。

主观意识所发出来的意愿,能做到完全与客观规律相吻合吗?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无知:看问题客观、真实,不捎带任何主观上的偏见

对规律的认知,能做到客观、真实,不捎带任何主观上的偏见吗?

分析:

常道的核心,是虚静无为。所谓虚静无为,即主观意识与客观规律相统一,行为与目的相统一。那么,什么状态算是达到了虚静无为呢?本章阐述了达到虚静无为状态的六大标志。

举例:

张仪替秦国破坏合纵推行连横政策,对燕王说:“大王最亲近的诸侯莫过于赵国了。从前赵襄子把他的姐姐嫁给代君为妻,想要吞并代国,于是就跟代君约定在句注关塞会晤。他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个铁斗,把斗柄作得很长,使其可以用来打人。赵襄子在和代君喝酒之前,暗中告诉厨夫说:‘当酒喝得正高兴时,就送上热汤,那时就乘机掉过铁斗打死代君。’当时酒喝得正畅快,赵襄子要热汤,厨夫进来盛汤,趁机掉过铁斗打在代君的头上,代君脑浆流了一地。赵襄子的姐姐听说这件事后,用磨尖的金簪自杀了。因此至今还有摩笄山,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赵王凶狠暴戾,六亲不认,这是大王明明知道的。

难道您觉得赵王是可以亲近的吗?赵国曾发兵攻打燕国,围困燕都,威逼大王,大王割让十座城邑去谢罪,赵国才退兵。现在赵王已经到渑池去朝见秦王,献出河间而归顺秦国。如果大王不归顺秦国,秦发兵云中、九原,驱使赵军进攻燕国,那么易水和长城,就不归大王所有了。况且当前赵国对于秦国来说,就如同郡县一般,不敢妄自发兵去攻打别国。如果大王归顺秦国,秦王一定很高兴,赵国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如若那样,燕国西面有强大的秦国援助,南边没有了齐赵的侵扰,所以希望大王能深思熟虑。”

燕王说:“我身居野蛮僻远的地方,这里的人即使成年男子的智慧也仅像小孩一般,他们讲话不能有正确的看法,他们的智慧不能决断事情。如今有幸得到贵客的指教,我愿意献上燕国,归服秦国,并献出恒山西南的五个城邑。”

分析:

趋势:燕归服于秦

条件:

1、分析赵王人性和归秦现状,使燕王意识到赵国的威胁。

2、使燕王认识到,归秦后,南边没有了齐国赵国的侵扰。西面有强大的秦援助。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张仪主观上的愿望是使燕归服于秦。客观上准确地把握了使燕归秦的2个必然条件,主客观达到完全的统一。在行为上,张仪通过满足这两个条件,最终达成了目的,功成事遂,使燕王主动提出归服于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