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的重塑
罗素说:人有可能体验到的两种痛苦的情绪:一种叫懊悔,徒劳无益;一种叫忏悔,可以洗刷罪恶。
但这两种感受却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懊悔的人生会让自己处处有挫折感,懊悔就是在埋怨过去的自己。实际重要的不是懊悔,而是当下怎么做。之所以会懊悔就是在该努力的时候不努力,你没有努力过,也就没有发现机会的眼睛,当然也就抓不住机会。
惰性是人的本能,稍不注意就会被其控制。懊悔不努力的主要原因就是惰性。有的朋友说:佩服你的坚持。其实只要找到坚持背后的驱动力,就不会觉得坚持那么难。坚持不下去是因为给自己找了太多的借口,没时间,很忙。
借口只是惰性的外在表现。如果把时间拉长到整个人生,你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就知道了什么最重要。
像金维纯先生的说的:人生只有一件事,没有比“学怎么活”更重要的事了。要有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的人生观,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
让我想起了书中的一个故事: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一片。”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说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着。”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傅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跺脚。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傅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说:这下完了,草籽都被雨水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傅说:随缘!。
一周过去,光秃秃的地面上长出大片青翠的草苗,连没有撒种的角落也泛出绿意,小和尚高兴地直拍手,师傅点头说:随喜!。
当找到了方向,就有了动力,做就可以,结果已不是那么重要,每天完成一点,不需要列出宏伟的目标。
想跑步,如果写下1000公里的目标;想写作,如果写下100篇的目标,想要减肥,如果写下减掉多少斤的目标。目标遥不可及,惰性就会出来,从开始的激情变成枯燥,在枯燥中放弃。
目标太遥远,就会产生做不到的借口,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只会埋怨自己,形成常立志,常懊悔。也就失去了“学习怎么活的”初心。
学习怎么活,是让自己更加的宽容,接纳,臣服,从认为自己是对变成“你说的是对的。
当每天完成一点,比如跑步1公里,大约5分钟到7分钟的时间,这5分钟到7分钟的重复,就会找到人生的掌控感,你能掌控5分钟,就会掌控一天,你能掌控1天就能掌控人生,一天与一生都是有关联的。
到现在跑了297天,接近1000公里,但是每天跑的过程中,还是会浮起放弃的念头,通过关注呼吸化解这些念头,如果停留这样的念头里,越跑越会觉得累。
所以,累并不是身体的上,而是念头在身体上的投射。身体只会顺应念头给出相应的回应。
人人都可以在100天里重塑自己,每个人潜力都是无限的,你不能靠过去的认知和外在的评价定义自己。通过日日坚持一件有意义的小事,在100天里就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每天赞美自己也好,跑1公里也罢,早起,读书,写作,画画,书法都可以......一个行为就会生成一个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格会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