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熵减的过程十分痛苦,但前途是光明的

 01 

2020年,华为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刻,在战略上作出重大调整。

全新的2021年,华为如何应对挑战呢?
1月22日,华为心声社区刊发了任正非的电邮讲话《星光不问赶路人》,为华为的发展指明方向。
电邮中,任正非引用了美军上将马丁·邓普西的话:
要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并强调:
“我们坚持自强与国际合作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同时,任正非指出要坚持全球战略不动摇:
我不赞成片面地提自主创新。
只有在那些非引领性、非前沿领域中,自力更生才是可能的;
在前沿领域的引领性尖端技术上,是没有被人验证的领域,根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没有全球共同的努力是不行的。”
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提升有贡献的员工,组成合成的生力军;加强主官、主管的末位淘汰……加强专家的纵向流动,使专家保持一种旺盛的进取能量。”
 02 
从这篇讲话稿,我们可以发现华为管理思想的精华。
谈到华为的管理,我们会想到华为基本法,“以奋斗者为本”。
究其本质,指导思想是熵减。
熵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概念,用来度量体系的混乱程度。
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一切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增的方向发展。
大爆炸理论告诉我们,宇宙缘起于一种低熵的状态,拥有不可思议的能量密度。
随着宇宙的扩散,一切事物都处于衰退之中,而且将一直持续下去,最终消散成飘浮于空间中的稀薄微粒。
量子物理学和现代生物学奠基人欧文·薛定谔指出,“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其生活中产生的正熵,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负熵为生。
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也揭示了这样一个过程,从创立开始,经历上升期、高峰期、平稳期和衰退期,最终走向消亡。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对抗熵增。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生命力才会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
 03 
那么,华为是如何对抗熵增的呢?答案是构建耗散结构。
第一条:开放。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熵减。
任正非旗帜鲜明地反对自主创新,因为自主创新会把华为变成一个封闭系统。
在2015年与杨林的花园谈话中,任正非指出,“热力学讲不开放就要死亡,因为封闭系统内部的力量一定是从高温流到低温,水一定从高处流到低处……需要加强能量的交换,吸收外来的优秀要素,推动内部的改革开放,增强势能。外来能量是什么呢?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先进的思想意识冲击。
从这个意义来讲,与其说任总反对自主创新,不如说是反对闭关锁国。
他主张的应该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反对封闭式研发,强调开放合作。
合作的方式也是采取合作伙伴模式,而非战略结盟,以便优胜劣汰、吐故纳新,长期保持与业界最优秀的伙伴进行合作。
这种方式有助于掌握主动权和选择权。
《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说,在黑天鹅频发的时代,选择权可以让你具有反脆弱性。
开放合作的基础是企业自身具备足够的竞争力,所以要保持开放,首先必须有强大的内部力量。
这就关系到第二条,远离平衡。任正非强调,要保持活力,必须远离平衡。
人的本性是贪婪懒惰和安逸享乐的,如何让人们长期艰苦奋斗,激发出生命活力?
华为的做法是用合理的价值分配,撬动更大的价值创造。
第一,100%员工持股是基础,让物质-能量-物质的转化损失最小,近年来华为推行的TUP制度避免了利益沉淀引起的熵死。
第二,把最佳时间、最佳角色、最佳贡献匹配起来,激发奋斗活力,通过及时提拔和破格提拔优秀者冲淡懈怠,即“给火车头加满油”。
除了组织中的人,华为也极度警惕管理过度和组织僵化。
比如“1130日落法”暂行规定,核心内容是“每增加一个流程节点,要减少两个流程节点;或每增加一个评审点,要减少两个评审点。
对外,引进前沿技术、管理理念和先进思想;对内,以奋斗者为本,向奋斗者倾斜,“给火车头加满油”。
这就是华为构建开放的,远离平衡的耗散结构的两大原则。
耗散,使华为保持活力,不断重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