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人物与相关诗词介绍
红楼人物与相关诗词介绍(提纲)
主讲人 刘海梅(绿衣)
图片 富乐诗社科学城分会
一、红楼概述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两句诗出自嘉庆年间京师竹枝词,可见成书于乾隆中期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在当时影响之大。这里的“说”既可以理解为鼓书之类,更可以理解为评说,因为《红楼梦》在创作过程中就已经有人在评说了。这在中国古典文艺作品中恐怕找不出第二例来。200多年来,对《红楼梦》的评说其文字量超出小说本身无数倍,以至于形成了一门学科——红学,这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大约也找不出第二例来。
《红楼梦》可以研究的内容特别多,是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目前涉及到的研究范围有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园林艺术、中医中药、南北民俗、官场市井、工艺美术、美食、礼仪等等,从个人角度看,除了以上那些传统方面的研究,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职场相处都可以从小说中得到启示,比如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贾府的教育,从各色人物上学到职场的技巧……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是一本诗化的小说,汇聚了众多体裁的诗文佳作。人们通常所说的“红楼梦诗词”已是“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略称,其中还包括“诗词曲赋”以外的各种韵文体裁,广义上有诗、词、歌、谣、赋、谚、赞、诔以及联额等;狭义上则单纯指的是诗和词。本文论题为讨论方便,锁定为狭义上的诗词。
二、人物与菊花诗
1、拟题看性格
我们通常讲,一座大桥要有好的引桥,一场大戏要有好的开锣。红楼文本中“诗会”极多,每每花样翻新——有的是“灯谜诗会”,有的是“遵命诗会”、有的是“特邀诗会”,有的是“抢答诗会”,有的是“预订诗会”,还有“二人偶遇诗会”、“个人专辑发布会”等等。
湘云是在冲动下发起的诗社,作者是为了弥补红楼内容潜藏的一个重大“局限”——即“只能写这一大院中的事”,因此在笔墨舒扩上造成相对窘促。湘云本是宝玉在袭人启发下想起邀她参加海棠诗社的,可她一来就“让我先邀一社”——这种敢为人先的大器,符合史湘云性格。湘云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有种种不便之处,首先请客是一定要掏用腰包的,而她本身是没有多少分例钱的,再加上到贾府是做客,也无法及时回史家去要钱。
于是才有了宝钗出手相助,才有了这次“菊花诗会”的盛况,比前面的“遵命诗会”“海棠诗会”更有情趣,于是出现了小说第38回红楼女儿做菊花诗。
海棠诗那回迎春出题限韵,先说拈阄儿,再走到书架前随手拿一本书,随手一翻,定了七律,又让门口丫头随口说一字,定了十三元,最后让那丫头随手拿几块韵牌,好几个“随”,让人想到她在人生浮沉中的软弱和不争,写得非常好。
第38回的菊花诗会不一样,湘云虽是主事者,但是宝钗才是实际的掌舵人,宝钗的行事原则是“自己便宜、不得罪人、大家有趣”。
为达到此目的,湘云和宝钗对这次菊花诗作了细致的题目推敲、限韵予否的定夺,命题与个人自由的契合,场面如何安排、吃什么、请谁来,都搞得有板有眼,条条是道,这在所有诗会中尚属首例;且曹氏对这里每一步骤的描述又笔墨细腻、关怀备至,有突出有概述,条理得很。
宝钗说了拟题原则后来番诗论“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哪)里有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
此论极到位,说明诗之道非一味示新而失去了生活,韵险虽能显示学识但易流于拼凑,不容易写出好诗,只要诗的立意好,话直白一点其实关系不大。这段话说出了诗的真谛,看哪些耳熟能详的诗无一不具备通俗易懂却又诗韵盎然的特点,比如《登鹳雀楼》,又比如李白的《静夜诗》、杜牧的《清明》等,明白如口语,但是细思却有深意,有美感。
总体上看这次拟题体现了宝钗不喜限韵,也不爱巧题险韵,而是从前人写滥了的菊花上面得新意,规则出得灵活周全,充分显示了她沉稳自持又圆融大气的性格。
2、诗词争夺赛
菊花与梅、兰、竹并列为四君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的挚爱。自屈原吟出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就与文人缘定三生。历代名家咏菊名作不少。
曹雪芹先生也有菊花情结,一气让五位重要人物写了12首菊花诗,这四位女性对宝玉来说是极为亲密的,在宝玉的生命里有着特殊地位。
作者4女一男参与菊花诗的写作可与另一次四男一女行酒令对照看,很有意思。
黛玉:《咏菊》、《问菊》、《菊梦》;
宝钗:《忆菊》、《画菊》;
湘云:《对菊》、《供菊》《菊影》;
探春:《簪菊》《残菊》;
宝玉:《访菊》、《种菊》。
最后顺序分别是:
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梦菊、残菊。
在李纨的判定下,最后排出了名次:
·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人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後《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
3、从诗词看人物性格
黛玉:自怜、真实、淡泊、敏感、自尊、悲戚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里面最重要最传神的是“自怜”,是黛玉的性格。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首诗十分切合小说中所写黛玉之性格——第五回所谓“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同时关合了黛玉“眼泪还债”的寂寞之苦境。
湘云:娇憨、洒脱不羁、有魏晋之风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陰。
湘云笔下的菊花和自己一样泼泼洒洒,无论色彩深深浅浅都能笑傲秋风,又可以袅袅风姿点缀书案,符合她这样一个性格开朗、豪放的女性,既有男儿气,又有女儿情,妩媚动人,风韵无限。
探春:大方、开朗、凭自己喜好处事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一个少女,以男子的声口、情怀和语言,抒写男子重阳簪菊的种种举动、心理,生动地透露了探春不作女儿之态和蔑视流俗的性格特征。
宝钗:沉稳、圆融、大气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宝钗虽青春年华,却素衣淡裙,不爱胭脂,不喜妆容,文静娴淑,博览群书,却把吟诗作赋做为生活点缀,短词小句聊度闲暇。诗馀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闲来画菊、几笔勾抹,浓淡相宜,几持霜痕秋意浸染。清朗秋色在她眼里净然疏旷,别有情致。符合她沉稳大气性格。
宝玉的诗总是稳居第一,倒着数的第一!
宝玉:闺阁良友、护花使者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第五回书中,警幻仙子曾赞宝玉是闺阁中的良友,并且说他可为闺阁增光。这是说宝玉喜欢女孩子同那些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不同,他尊重女性、关心女性、保护女性,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小家碧玉,也不论是奴婢还是戏子,他都把她们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平等对待。如果以花喻女孩子,那么这首种菊里种菊、灌菊、护菊,就正表现了他对女孩子欣赏、爱护的态度。
只是“此花开尽更无花”、“我花开罢百花杀”,更是现实的残酷。是啊,西风飒飒,再美的菊花也将枯老枝头,凋零一地。。大观园的女孩子们和秋天绚丽的菊花何其相似,一样美丽绽放却生不逢时。
秋天的菊花正对应着末世的女子。秋风吹冷菊花,纵然菊花五彩缤纷;红楼里的姑娘们也尽力呈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上演一幕幕故事,如同秋风中摇曳的菊花,无限风情、无比凄怆。一声抄检大观园,姑娘们死的死,散的散,曾经的多姿多彩最终掩埋在大雪茫茫中。
后记:
每次去九院给退休的哥哥姐姐们讲座交流,总是特别开心。
以前认为研究高科技的九院人非常神秘,接触后发现他们确实有异于常的人地方,那就是对生活的热情,对学习的执著,做事时的专注度超出了一般人,他们辛苦研究科技多年后捡起喜好,一如做科研时的认真,那些画那些字那些诗就是明证,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有文化气息。
当然更让人感动的是自己做为一个后生晚辈,却受到他们的尊重以及喜爱,真让人悟出越是层面高的人胸怀越宽广越谦逊,越愿意学习越愿意相互扶持!
参与展出字画的人员是王昌武,杨家国,李振坤,袁代鳌,刘本志,李银果等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