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一个动词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实用主义让我们在未知的世界里航行,而不至于在绝对真理的荒岛上搁浅。
【每日一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德经·独顽似鄙》
在哲学领域,有一位深刻的思考者,那就是维根斯坦。
维根斯坦是一名奥地利的哲学家,主要研究逻辑、数学哲学、思考的哲学和语言哲学。
这是一位非凡的哲学家和作家。
虽然其一生只发表过一篇读书报告、一篇文章、一部儿童字典和一本非常简短的书。
他唯一的一本只有75页的《逻辑哲学论》,是希望用以定义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而之后的二十多年,他都在反思自己的这个做法。
在书中,他一直想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思想连成一个整体。
但后来他发现,这样下去将不会成功。
因为如果将思维集中在一个单一的方向,而不是遵从发散的本性,那就无法思考。
所以他逐渐相信,词语的意义是由语言所行使的功能建构的。
世界存在一些无所不包的、分离的逻辑的思想。
人类的世界是由人类选择的词语定义并赋予其意义的。
我们怎么看世界,世界就是怎样。
《人类简史》中说,人的一大能力就是八卦和想象。
这看来确实是人类的特点。
首先,人类会用语言和文字对世界进行描述。
其次,人类用选择的语言赋予观察到的事物意义。
再者,为了进一步解释或捍卫自己的描述,人类会创造一个自己认为是真实的故事。
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的神话传说。
实际上,这是在人类世界传播信息的最有效方法。
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我们与人交流就是基于一系列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受限制,是形而上学的,而不是固定的。
换句话说,人类的思考和行动,本质上是用比喻进行的。
而今,科学家和哲学家都用叙事代替了说故事。
叙述知识成为了用认知、象征、有效的方法来理解故事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工具。
其他的职业也是一样,政治家、记者、投资者,都是用陈述来代替故事的。
在表达层级上,以及清晰度上,叙述是一种高于故事的工具。
但是,作为人类世界中的交流工具来说,叙述的力量远弱于故事。
而且,人类非常善于讲故事、记住故事、传播故事,却不善于运用统计学、进行高级计算。
人们比较善于引用统计结果,但很少能将统计的启示写成恰当的文字。
于是很容易形成两类错误。
一是当人们观察到一些并不存在的事物时。
二是当人们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的事物时。
7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主流思潮,实用主义。
与其说这是一种哲学,不如说这是如何使用哲学。
实用主义的提出者是加州伯克利的威廉·詹姆斯提出来的,皮尔斯从中提炼了自己的理论。
他认为,通过思考解决困惑,形成自己的信仰,而这些信仰最终形成的行为养成了习惯。
所以追求信仰真实定义的人,不仅要看到信仰,还要看到信仰带来的行动结果。
这就是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想要解决的是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他们认为,哲学家花了太多时间争辩抽象的概念性的原则,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
其实他们应该问的是,持有某些哲学思想会产生怎样的实际效果。
而只有重视实际问题,才能让思想变得清晰。
实用主义认为,真理,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不断进化的。
达尔文笑了。
实用主义清晰地与经典哲学思想划清了界限。
在他们的理论当中,“真理”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
新的思想在被接纳的时候,旧的真理在最大程度的不被破坏。
而新的真理,只是一个帮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中间人和调和者。
所以,实用主义是没有偏见、教条或者刻板的条例的。
当然,我们一定要将其区分于“不论什么方法,就算是坏的方法,只要能给出满意的结果就行”的投机主义。
实用主义提倡用哲学的方法获得更好的生活,造福后代和人类居住的环境。
只是它拒绝清规戒律,欢迎新的思想。
它坚信所有的可能都应该被考虑,拒绝偏见。
这是建立和运用格栅思维模型的最佳哲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当你认为事情不再前进时,它的轨迹就加速了。
在这样的世界里,成功的表现需要灵活的思想。
所以实用主义值得考虑。
它所依赖的不是绝对的标准和概念,而是结果。
结果就是那些能够起到作用,帮助你实现目标的事情。
你看到的事情会更多,理解的事情会更多。
这样,你才可以发现各种模式,不再害怕突变。
实用主义让我们在未知的世界里航行,而不至于在绝对真理的荒岛上搁浅。
▼ 最简单,也是最复杂。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