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不回的报刊亭
7月26日,上海市一名初一学生寄给媒体的一封信——《关于恢复书报亭》, 在《中国青年报》显著版面刊登了出来,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后引来了很多网友的留言。
孩子在来信中,说出了城市中存在书报亭的好处,以及对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没有书报亭的遗憾。
另外,孩子还对书报亭如何存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街道上的绿化需要公共财政去负担,书报亭作为居民文化生活的绿洲,为什么不能获得财政补贴呢?”
虽然从这封信的整体阅读感来说,感觉孩子信中的语气有点成人化。
而且,从孩子在信中所列举的为什么要恢复书报亭的理由来看,说话口吻感觉与初一学生有点不符。
但是,不妨碍孩子的信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
我也是一个阅读爱好者。
以前有事没事喜欢到报刊亭逛一逛,看一看。
而且每一次去报刊亭几乎都不会落空。
93年至2000年前后,是《体坛周报》最鼎盛时期,每一次去报刊亭一定会来一份。
其它的,偶尔是《小说月刊》,或者是《杂文报》,或者是《小小说选刊》。
个人兴趣不同,自然阅读内容不同,有些同志喜欢看军事,有些人喜欢看娱乐八卦,还有些人喜欢看历史沉浮。
在我的记忆中,报刊亭里这些杂志报刊都有。
甚至有些杂志报刊由于长期卖不出去,封面已经泛黄洇漫,但不妨碍它们静静躺在报刊亭的一角滥竽充数着。
师专时代,衡阳市大街小巷都可见报刊亭,无论是买份报纸还是买瓶饮料,买根冰棒都是非常方便。
哪怕就是师专校内,时不时会有人来摆报刊书籍地摊,想要买份阅读,一点也不困难。
工作后,在观音滩这样的农村镇当然没有报刊亭。
不过,观音滩离祁阳县城特别近。
我们经常会去县城,我也就经常会去报刊亭。
去得最多的,自然是椒山停车场门口那一家。因为我们要坐的班车就是将椒山停车场当作回的起点和来的终点。
那家报刊亭的主人有点小残疾,当时二十五六岁左右。
每一次去,基本上都是看见他一个人在坚守。偶尔也会看到他的妻子和父亲。
我在当时的想法是,有点小残疾的人守着这个报刊亭不是最好的选择么?
除此之外,县城内还有老供销大厦和莲子塘老邮电局门口各有一个报刊亭。
其它地方可能也有。
总之,那时,在祁阳县城内想买份报纸阅读或者想买瓶冷饮还是非常方便的。
2000年左右,报刊亭又多了一项拨打公用电话的功能。这样,报刊亭的存在,更是为市民提供了不小的方便。
那些年,我去冷水滩或者零陵学习或出差,下车的第一件事,往往都是先瞄一下周围,哪个地方有个报刊亭。
时代的进步确实是瞬息万变。
手机的普及,使得公用电话日渐式微。
等智能手机的出现,电子阅读把纸质报刊踢出了万丈之远,报刊亭的存在感日渐削弱。
被拆除的命运就在所难免。
2016年新年伊始,上海把"补好短板"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旨在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
被誉为"上海大都市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的报刊亭,则被列为短板的一部分,开始集中拆除。
在北京,据《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宽度5米以下的人行道不应设置报刊亭;报亭占地不应大于6平方米;私搭乱建一律拆除,超范围经营将进行处罚。不少报刊亭、早餐车在为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却存在违规占道的现象。
于是,仿佛是所有城市的标配,它们安静地矗立在街头巷尾,散发出墨香,温暖着匆匆过客的书报亭已经变为了曾经。
人们对于报刊亭回归的呼唤,很时候还是基于那种纸质阅读情怀的需要。
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个初一学生呼唤回归报刊亭的理由:
纸媒的编辑们比较严谨,假新闻、错别字少,没有网络黑话;第二,纸媒方便保存,便于以后查找;第三,网络媒体的广告太多,干扰阅读,还经常跳出来少儿不宜的链接;第四,屏幕看久了伤眼睛、伤颈椎,阅读长篇幅的文章滚动屏幕也很累。
特别是后面那一句:现在的小视频太吸引人了。
不展开了。
7月24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文件正式出台。
正式落地在“双减”的背景下,一个城市有没有相当数量的书报亭,其影响只会更大。
这也是呼唤报刊亭回归的一个强有力的理由。
只是,呼唤挡不住趋势。
个人觉得,任凭你怎么呼唤,报刊亭的回归遥遥无期。
因为,经济利益的手掌真的太大了。
202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