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课:勾话课文】三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一个字洞察课文魅力,五分钟丰富文学人生。勾话课文,与君细读。我是勾文君。今天和大家一起解读的文本,是统编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上第二课的郭沫若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原诗如下:

今天的课程,我们将结合上次课对《沁园春·长沙》的解读,通过三个问题走近《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为何要“立”?
2.为何要立在地球“边上”?
3.“立”之所见若何?
1.为何要“立”?——立之姿态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沁园春·长沙》一样,选取了“立”的姿态。在《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中,孙绍振先生曾建构“比较法”和“还原法”,作为进入文本的方法。在这里的微观分析中,我们可以将两位作者选取的姿态与他们本可以选取的其他姿态进行“比较”。比如,作者完全可以选取另一种姿态—— “坐”。
古典诗歌中有不少“坐着”的主人公——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李白《夜坐吟》)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向滈《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李贽《独坐》)
显然,“坐”这一姿势显得局促而私密,更适合抒发个体生命的孤独凄切之情、或者远离尘嚣之志。而“立”的姿态是相对开放的、自信的、大气的、豪迈的。本文讨论的两诗均为积极入世之作,借壮景写豪情,显然更适合采取“立”的姿态。
但是同样是站立的姿态,作者也可以选择“站”字,为何两位作者不约而同选择“立”呢?笔者认为,从发音上看,“站”的韵母是an,有一定的绵长感,不及“立”的韵母“i”读起来短促有力;从字形上看,“站”是左右结构,“立”是整体结构,“立”更能呈现顶天立地的感觉。
两位作者在选取观察姿态、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时候,不约而同地选取“立”字,这显示了诗歌形式对思想内容的绝佳呼应——这“立”字的背后,是一种卓然站立的姿态。
2.为何要立在地球“边上”?——立之位置
与“坐”、“站”相比,“立”更有一种顶天立地、卓然站立的豪情,这是从姿态的角度理解;而从站立的位置、抒情主人公观察世界的“视点”(point of view)来看,“立”字之内尚有乾坤。
我们先来看《沁园春·长沙》中的“立”字——
上节课我们分析过,将“独立”和“寒秋”对举,凸显了抒情主人公观秋景所站立的位置——独立于自然、独立于人群、独立于时代。因此,这个“独立”是卓然站立,也是抗世独立。任尔寒秋瑟瑟,我自抗世“独立”。这“独立”背后,是改天换日的豪气。
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在这一点上则更容易理解:抒情主人公是立在“地球边上”的——注意不是地球上,不是太平洋边上,而是“地球边上”。这便将“自我”与广阔无垠的地球分开了——站在地球之外,立于地球旁边,便可以有和大自然同样伟岸的精神,和宇宙星球平等的视角。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大气与自信,青年郭沫若才能写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样被称为“女神体”(陈毅语)的代表作品的诗篇。
抗世独立——这是诗人不约而同选择的“立”的位置,更是伟大的灵魂的精神高度。只有取得如此的精神高度和伫立视角,抒情主人公才能看见不同寻常的世界。
3.“立”之所见若何——立之所见
二诗中的“立”是卓然站立,是抗世独立,也是傲然挺立。获得了最广阔的视角的抒情主人公,有着睥睨万物的傲然豪情,他们又看到了什么呢?抒情主人公看到的景象,就是作者有意选取的意象
《沁园春·长沙》的上阙,作者选取的静景是“红遍”的“万山”、“碧透”的“漫江”、“尽染”的“层林”;选取的动景是“争流”的“百舸”、“击长空”的“鹰”、“翔浅底”的“鱼”……这些壮丽恢弘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壮美的湘江秋景图,作者凭壮景抒豪情,顺利开启了下阙的回忆。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也是如此,郭沫若尽可能地选取了宏大的意象——“无数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无限的太平洋”、“地球”、“滚滚的洪涛”( 注意,以上这些意象大都是非立于“地球边上”而不得见之景)。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一系列地球上最大、最壮观的意象的蓄积,才有了最后豪迈至极的情感的喷薄而出——
啊啊! 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 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 力哟! 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易·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孔颖达疏:“君子于哀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不管是《沁园春·长沙》中的青年毛泽东面对壮丽河山心中涌起的凌云壮志,还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青年郭沫若对力的放声歌颂,这份相似的豪情都在一开始就透过一个“立”字“立”住了。好一个卓然站立、傲然挺立、抗世独立——立住的是豪情满怀的诗作,更是崇高伟岸的诗魂和诗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