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成熟前的隐射事物隐语——刻符

符号是考察我国古代隐射事物隐语的重要资料之一。述事之前,先说明一下符号与隐语的关系。先秦时期,符号是重要的记事手段。某符号不是某事物的原型,但它在人的意识中代表某事物,有隐射事物的意义,因此就视这个符号为隐语符号。如果画一个人牵一头牛,向人介绍说“人牵着牛”,这是据实而言,不构成隐语。如果同样画一个人牵一头牛,向人介绍说“据画面说一个字”,这是隐射事物,成为隐语了,这就是现在能见到的画谜猜“件”字。明白了这个道理,记述符号是隐语的萌芽现象就很好理解了。

据近几十年考古发现,我国文字起源与陶文符号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在距今7000年至4000年的仰韶文化即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较多的陶文资料。重要者主要有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安徽双墩、湖北杨家湾和甘肃柳湾等遗址发现的陶文符号。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的氏族公社时期的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获得了极其丰富的实物资料。郑若葵著《解字说文:中国文字的起源》介绍说:“半坡遗址发现的陶文实例共113件,计27种。半坡遗址发现的陶文资料,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的成较大批量同时出土且内容丰富的属仰韶文化的符号资料。”

姜寨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之城北的姜寨村,20世纪70年代多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器,部分彩陶器上有与半坡遗址相似的图案花纹。据统计,姜寨陶文符号共有129例,计38种。

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双墩村,1982年到1992年经多次发掘,出土了一批7000年前的具有显著文化内涵的陶器,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介绍:“在发掘375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633件陶器上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有的是在一件器物上刻划一个符号,有的是一件器物上刻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符号。”这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或制陶人作的记号,或鱼、猪、鹿、太阳、植物、房屋、几何图形等符号,既有描绘事物,又有隐射事物。

杨家湾遗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辖区内,距今约6000年。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杨家湾遗址发现刻划符号的陶片74件,刻划符号的形体种类达70种之多,有的是陶器烧制前刻划的,有的是陶器烧成后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刻划的。杨家湾遗址发现的陶文符号更接近于文字。

在距今约4330年至4000年的马家窑文化中,陶文符号主要发现于青海省乐都县的柳湾墓地。20世纪70年代对柳湾墓地进行发掘,出土数量较大的土陶器和彩陶,发现陶文符号679件,符号种类130多种,主要可区分为几何形符号和动物形符号。柳湾陶文符号或是制陶者的一种特殊记号,也可能已具备原始图像文字的功能或作用。

20世纪60年代发现发掘的二里头遗址,是我国夏文化时期的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陶文符号24种,发掘者认为,这些陶文可能是一种原始的文字。

到殷商时代,在我国文字基本成熟的同时,也存在陶文符号,辛店文化陶文就是其一,发现于甘肃临洮、永靖等地,距今约3000年。当时,我国文字之大宗已经是甲骨文,陶文符号如果视为文字的话,应该只是民间流行的古汉字俗写体,或为另一支汉字的起源体,但其符号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

当你看到这样一些陶文符号,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时,“谜”就在这里自然产生了。陶文符号是以陶器为载体的文字前形式,代表汉字系统的奠基,自然包含隐射事物隐语的因素。《汉字的起源》是将这些陶符作为“认识原始汉字”来记录的。这些汉字虽然并不成熟,有明显的符号发展为文字的表象,但明显表现出用符号来隐射事物隐语的特点。

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了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在大墩子遗址墓发掘出太极纹彩陶钵。太极纹彩陶钵面世,再次刷新了对中国文字起源的认识和对隐语起源的认识。王显春著《汉字的起源》介绍:

大汶口文化彩陶图案,距今六千余年。原始太极图其含义之一是指原始社会时期泰山周围的部落布局图。阳为黄河,代表伏羲氏;阴为汶水,代表女娲氏;圆圈指的是泰山,为无极或太极。原始太极图以泰山为中心,黄河在泰山北面东流入海,汶水在泰山南面环泰山西流,形成一幅天然太极图。这是太极图的形。其二是指日环食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即日缺——日环——新日),阴为日缺,圆圈为日环,阳为新日。古人认为日月交媾是产生新的天体的条件,这是太极图的神。太极图的形是说太极图诞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这个自然环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球上只有一条黄河,一座泰山,一条汶水。太极图的神是说太极图诞生的独特的历史环境,这个独特的历史环境就是生殖崇拜空前繁荣期。这时,人类产生并学会使用抽象思维。

此处对原始太极图介绍,转换为从灯谜起源的视觉来认识,太极图的形即为描绘事物隐语,太极图的神则是隐射事物隐语,太极图的形与神的意义转换,就形成谜学概念上的意义转换所说的“回互其辞”。

灯谜是用字的艺术,汉字的起源自然是灯谜的基础。汉字第一字的产生,无疑是灯谜起源的第一块基石。《汉字的起源》将原始太极图视为华夏第一字。著者王显春认为,汉字造字的第一部分是发明,当古人发现宇宙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发现天地的来历之后,就用一套文明符号把它记录下来,这就是用发现发明法发明出的最初一批汉字。发现发明法是原始造字之法,太极即为其例。王显春说:

六千年前,大汶口人发现了宇宙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模式,并发明出一套文明符号把它记录下来。这套文明符号就是太极(混沌世界)、两仪(阴阳二气)、四象(四方和四季)、八卦(人类和万物)等。

太极图是一个特殊的文字(太极图在玛雅文里是一个字),是一个哲学概念。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原始的宇宙观。没有太极图就没有文字,没有太极图就没有人类现代文明。它的特殊性还在于在读音和笔画上又不受方块字的约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太极成为中国第一个文明符号的同时,也成为隐语由认记图影隐意向表意表音文字隐意发展的特殊的文字符号。

汉字第一字的太极图的演化,为我们带来了汉字的一字多义、多字同义,逐步形成灯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易经·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四象、八卦是一字多义、多字同义的。

最初的八卦,也是一种记事符号。《中国通史简编》说:

居住在东方的人统被称为“夷族”。太皞是其中一族的著名酋长。太皞姓风,神话里说他人头蛇身(一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一族。陈(河南淮阳县),相传是“太皞之墟”。春秋时期,山东还有任、宿、须句、颛臾四个小国,说是太皞的后裔。相传伏牺画八卦。按伏牺与太皞向来被当作同一个人的名号,事实上伏牺是指远古开始有畜牧业的一个时代,太皞则可能实有其人。如果八卦确是一种记事符号的话,按照传说,当是出于太皞或太皞族。八卦是“—”(阳性)“– –”(阴性)两种线形凑成(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个卦形,每一个卦代表当作同一属性的若干事物。如乾为天、父、玉、金,坤为地、母、布、釜,这种记事方法,比结绳进了一步。后来黄帝族发明象形文字,借它作卜筮的符号,失去了原来作为记事符号的意义。

用八卦符号记事,属于借代隐意,具有隐射事物隐语的基本特性。我国灯谜的义扣法则中,至今还保留着以八卦符号借代扣所隐射事物名的会意扣法。

(此文略有删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