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暴严寒,两弹对接能否成功;无名英雄,如何托举核弹冲天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美国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面对西方的核讹诈,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们果断决策发展我们自己的导弹核武器。
两年后,经过各方面的不懈奋斗,“两弹结合”终于迎来了最后决战的日子。但就在导弹和原子弹转运前夕,发射场狂风大作,车队艰难前行。临射前,气温骤降,吊装、对接又面临巨大风险!
严峻考验下,导弹与原子弹能否实现历史性的结合?
天气突变 从来好事多磨难
1966年10月25日,深秋的北京已是寒气逼人,西郊机场,67岁的聂荣臻元帅登上飞往东风基地的飞机。在那里,身经百战的他,将指挥一场关乎中国未来国家命运的重大战役。
不久前,检验导弹安全自毁系统的“空爆试验”和装载模拟核弹头的“冷试验”相继成功。两弹结合“热试验”,也就是真正的导弹、原子弹结合飞行试验,即将实施。
按照计划,核弹头和导弹于26日下午向50号发射阵地转运。可让人们没有料到的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已悄然来临。
(聂荣臻元帅与基地代司令员李福泽在发射阵地指挥两弹对接)
25日晚上,天气突变,至车队起运时,发射场已是飞沙走石,狂风大作。
在呼啸的大风里,导弹和原子弹转运分队分别由基地代司令员李福泽、第一试验部政委高震亚带领,小心翼翼地向发射阵地前进。由于实在无法辨清方向,只好派人下车引路。
50多公里的路程,转运车队竟然用了3个多小时!恶劣的天气让每个人心里都惴惴不安,这样的大风,第二天能实施发射吗?
此时的发射阵地,风速达到了每秒20米左右,气温也在继续下降。在这种天气状况下进行吊装,还是头一遭。
气象专家很快就当时的状况做出分析。虽然26日场区有强寒流和大风,但到27日预定发射时间,风速可降至每秒5米以下,天气将逐步好转。
这就意味着,无论现在的天气条件多么恶劣,吊装等准备工作都必须环环相扣,按时完成。
大风之夜 不能忘记的贡献
“两弹结合”试验任务中的吊装指挥员李西川,2016年接受采访时已经83岁了,但他对几十年前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发射中队副中队长吊装指挥李西川进行吊装前动员)
当年,李西川镇定地在大风中下达着口令,顶着刺骨的寒风,人们齐心协力将导弹吊了起来。可刚刚吊离运输托架,导弹就悬在空中,不停地摇摆。
两个分队应急使用四根绳子拉着四个角,不让导弹来回摆动。
终于,在人们用尽全力连拉带拽之下,导弹一厘米一厘米地被吊到起竖托架上。吊装结束后,风速如预期的那样逐渐弱了下来,但气温也降得更低了。
此时,发射前最危险,也最为关键的原子弹头与导弹的对接工作开始了。承担弹头与导弹对接任务的操作手叫田现坤,一个入伍只有3年的四川籍战士。
为了精准操作,田现坤必须钻进导弹和原子弹头之间仅有的50公分缝隙!
狭窄的缝隙里,为了操作方便,田现坤只能把御寒的皮衣、工作服全脱下来,只穿着一件部队发的绒衣,钻进去开始对接工作。
将经过单独测试合格后的原子弹头与导弹弹体对接,是一项重中之重、险之又险的工作。要把密密麻麻的插头一个个精准的连接起来,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致。特别是连接引信时,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1966年10月26日,操作手田现坤正在进行导弹、原子弹对接)
两弹对接的时候,按令全体人员,无关人员一律撤离。但是聂荣臻、钱学森都不愿走开,一直在寒风天中,揪心地关注着田现坤的操作。
正常情况下,40分钟完成的操作,这一次,田现坤用了80分钟,精准完成了弹头引爆装置和调温系统的检测、安装,以及固定调温软管和信号电缆等上百个动作,中国自行研制的导弹和原子弹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结合!
田现坤完成操作以后,聂荣臻元帅亲自给他披上衣裳……
田现坤已于25年前因病去世,年仅49岁。
他的家人对当年他在东风基地的工作几乎一无所知。关于两弹结合试验的秘密任务,田现坤至离世时都只字未提。
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普通科研工作者和解放军官兵。
他们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
他们是“两弹一星”这座历史丰碑中沉甸甸的基石。
“两弹结合”后,飞行“热”试验进入了倒计时,试验工作还会遇到哪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