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陈明道:母亲的言传身教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17】

母亲的言传身教

河南南阳      乐悠悠

母亲生于1925年,2016年去世,享年92岁。

母亲的一生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经历过许许多多重大历史变故。她经受的坎坷、遭受的磨难太多太多。

父亲去世时,母亲年仅32岁。我刚满三岁,俩姐也很小,都还不懈事儿。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这个家庭的天就塌了,面临着即将解体的可能。悲痛欲绝的母亲,不屈不挠,擦干眼泪,坚强地撑起了这个家,扛起了家里的重担,执掌起家里的“门事”。是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幼小的姊妹仨领袖大;是母亲坚贞不渝,始终坚守着这个家、成全了这个家。母亲的伟大,我们心领神会。

母亲争刚要强,总怕日子过不好、过得不如人。为养活我们,她白天上地挣工分,晚上纺花织布,为我们缝缝补补,倍加操劳。即使正常年景,光靠年轻的母亲支撑这个家就很艰难。“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走后不久,正好赶上“吃食堂”和“三年自然灾害”,那年月谁也顾不了谁,人们的命,随时都有被饥饿夺走的可能。

我小时候,没吃没喝,营养极缺,身体虚弱,不是长疮就是害病,多灾多难。母亲整天提心吊胆,拉扯着我们姊妹仨,承受着饥荒与磨难的考验,一步步把我们从生与死的边沿带过来。她经受的坎坎坷坷,付出的辛酸苦辣,常人无法想象。她的功劳,她的大恩、大德,真可谓感天动地。

母亲的晚年因患慢性青光眼,眼底视力神经萎缩,致使双目失明。但她生活一直自理,仍然忙不闲。母亲一生勤劳、干净,爱整洁。即是眼不好使,还要常常帮我们刷碗、抹桌子、扫地。家里的东西她总要擦洗得干干净净,摆放得井井有条。她常说:“干净的家庭,就像是人的脸面。”“窝窝囊囊,外人笑话,还会生灾害病。”
母亲关心国家大事,眼好时爱看新闻,后来眼睛看不见了,但听声音,她就知道是国家哪个大领导在讲话。她听力很灵敏,只要是熟人,哪怕咳嗽声、脚步声,她就知道是谁。
母亲经常关注天气变化,天旱了、下雨了、下雪了,她总要与农事、收成联系起来。她说:“掏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风调雨顺好年成”。
母亲接受新生事物,有时她说的一些话让人不可思议。她常常对她的孙子、外孙和重孙们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考个好大学。”“读了本科,再读硕士、博士,不读研不行。”“你有知识,才能找好工作。”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四门不出、八九十岁农村老太太知道的事、说的话。有时家里来客人或朋友,不管是聊家常、说家务、谈农事、话形势,她都能插话侃侃而谈。有的朋友就问我,你妈是不是从教师岗位退休的?听她说话,很像个教授啊!
其实,母亲没上过一天学,没文化,不识字,是个地道的农民。
母亲记性很好,我小时候,听着她讲“瞎话儿”长大。如王二小砍柴、八百老虎闹北京、老猴精、牛郎织女等等。这些所谓的“瞎话儿”,实际都是来自民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民间故事。它教化人们善良、诚实;讲的是人情、伦理;称颂勤劳智慧,弘扬真善美。那些具有浓郁传奇色彩和通俗艺术魅力的“瞎话儿”,启动着我梦幻的心智,滋养着我幼小的心灵。
母亲还教会我很多民谣、儿歌、农谚、谜语等。如“小白鸡皮薄,杀俺不如杀个鹅……” “月奶奶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蛤蟆打哇哇,四十五天喝疙瘩。”“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小时青,长大黄;搐着腰,靠着墙(打一物:扫帚)”“红公鸡绿尾巴,一头钻进地底下(打一蔬菜:红萝卜)”“东边一头牛,西边一头牛,天天黑了来碰头(打一物:两扇门)”等等。这些生动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乡土文化,母亲会的很多,足能汇集成册。在她的启蒙下,增强了我的记忆,开发了我的智力,丰富了我的知识。
母亲没读过书,她不懂“孔孟之道”那些大道理,也不知“家风家训”,更没有“家法家规”。但她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能记着很多规范人性的、具有家庭教育的经典语录,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脱口而出,引用恰当得体,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这些朴实无华的道理,句句都是精华,句句诉尽世俗,句句醍醐灌顶。即是在工作中,有些情景亦常在脑海中浮现,成为我人生岁月的宝贵回放。
母亲非常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她常说:“穷不离猪,富不离书。”“有文化、有知识,才明理懂事。”在依靠工分吃饭的年代,一般家庭孩子长大后,就要帮助家里挣工分,养家糊口。女孩子更没上学的机会,与我姐们同龄的女孩子,当时上学的很少。而我们姊妹三都上高小毕业,在当时的农村,我们都属有文化人。后来我读了初中,又上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
母亲生活非常俭朴。她常对我们说:“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也会穷。”“仓口不省,仓底省,那就晚了。”“细水长流,吃穿不愁。”“勤俭才能持家”。她自己穿的旧衣服反复缝补,舍不得丢掉。我小时候的棉袄、棉裤,也是补丁摞补丁,但都很干净。家里除了柴米油盐等必需品,舍不得框外儿多花一分钱。吃饭时,桌子上掉的米粒、馍渣,母亲都要捡拾起来,拾掇干净,放进嘴里吃了。她说“一粥一饭,来之不易。”“饱孩不知饿孩饥”“扔了作孽,吃了不糟蹋。”
我在桐河完小读书时,每星期天回来,母亲总要将红萝卜切成很细的细丝,拌上盐,装满一个小油罐儿,然后星期日下午我返校时,到街上供销社门市部打二分钱醋,直接浇进菜罐儿里(那时家里没有吃过醋),这就是我一个星期的“菜”。虽然很艰苦,但别的同学们都很眼气,他们还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八十年代初,我刚到南阳时,一大家子人,我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十分拮据。母亲建议每年从老家买一两千斤小麦,我常常用大二八自行车,驮七八十斤重小麦,到几公里外的七里园等处找面粉机打面。家里又买了压面条机,蒸馍、面条、饺子等面食都是母亲亲手加工。母亲说:“萝卜、白菜便宜还养生。”我借来三轮车,常常到郊外菜市场去买批发菜、折价菜、特价菜,一买就是几百斤。一部分用沙储藏,一部分由母亲切成萝卜干、萝卜丝,或腌成咸菜,能吃到春上,常年不断菜。母亲说:“知足常乐”“过日子不要攀比,现在白米白面,比以前强多了。”那些年,虽然是粗茶淡饭,但生活亦有滋有味。这样算来,确实省了不少钱,渡过了难关。在母亲的影响下,我自然也养成了过日子的行家里手。
母亲非常重视人情事故。她常说:“宁叫穷死,不要怂(sǒng)死。”“人活一个脸,树活一张皮。”“不行清风,难下细雨。”“自己过俭,待人要厚。”在日常生活中,左邻右舍之间,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三灾八难,母亲总要让我提前过去看看,问个长短。送礼金时,母亲说,不能太“锁气”(小气),让人说咱家“出手”害。
母亲说:“不要想着沾人家的光,我一辈子没欠过谁家一分钱。”“吃亏人常在”“远亲不如近邻”。那时,农村吃面都是石磨面,有时“排磨号”赶不上趟儿,就有了“借面”的风俗。有的人家尖酸刻薄,当你借面时,用一只手一把一把往瓢里添,看着是满满一瓢,实际很虚,重量轻。而当别人来俺家借面时,母亲总是直接将面瓢插进面缸,挖出的是瓷瓷实实一满瓢。
那时,农家都是散养鸡,嬎错窝的“丢蛋老母鸡”时有发生,母亲知情后,总要亲手将鸡蛋给邻居送去。那年月,每当要饭的走上门,母亲送馍、送饭、送衣物,不让空手。母亲的这些行为,我从小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我影响很大。与人为善的母亲,不管是在农村,或是后来到城市,在左邻右舍间,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母亲还常说:“要天天防客,夜夜防贼。”“过日子要'存后’”。当年,小麦分的很少,“好面”是主贵物,有的人家时间不长就吃完了,而我们家,一年四季不断好面。头痛发热时,母亲总让我们能喝碗面疙瘩。家里来客人,总要烙个油旋馍。母亲说:“自己吃了填坑,外人吃了传名。”逢年过节,那些肉菜、过油菜及好面馍,母亲总要藏在“气死猫篓”里,高高挂起,等着待客。这种“利他”和“舍得”的高尚品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母亲与其他男劳力一样经常在外做工,挖河、修渠、筑路啥活都干,她曾到离家几十里外去修二渠,胳臂劳累伤损,不得已才找大队支书请假批条。母亲说:“宁叫使死牛,不叫打住车。”不管是干公活、私活,她从不惜力。
母亲与人约事或上工干活,从不延时、晚到。她说:“早了三光,晚了三慌。”有时我说明天早上要出差,母亲很早就给我做好饭,她说:“宁要咱等人,不要人等咱。”“要诚实、守信、守时。”母亲说:“说话要言而有信。”“凡事要有交代、有着落、有回音。”“做事要有始有终,说话要言而有信。”“为人要诚实、要厚道、要靠谱,不能失信。”
母亲八十岁那年,我带她去了趟北京,先后乘坐了火车、地铁,还有北京公交。游览了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王府井大街、军博馆、颐和园、天坛公园等名胜景观。每到一处,她总是不停地向她的孙子们念叨:“光看不要爪(zhǎo),这都是文物。”从这点滴的言语,可见母亲的思想境界和对公物的爱惜。这是母亲出的最远一次门,见过的最大世面,游过的最大景。母亲很开心。
母亲特别注意修身做人。她常对我说:“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事要先做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对恩人要“知恩图报”“做人要有良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给咱帮过一次忙、办过一件事、替咱说过一句话,都是恩人。”。
在交友方面,母亲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交友要交心,浇树要浇根。”“人敬咱一尺,咱敬人一仗。”“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要远离小人”。
在为人处世方面,母亲说:“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为人不干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身正不怕影子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纸里包不住火”“要得人不知,除非己不为。”
在人生成长方面,母亲常说:“从小看大,三岁至老。”“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跟着好人学好的,跟着坏人学坏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吃苦中苦,难熬人上人。”“要得人前贵,必须暗地受罪。”;“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有人用你,你才是有用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要得罪小人”……
这些俗语都是大实话,好像很平常,但在当时那穷乡僻壤的“老东乡”,没有读过书的母亲能传承并践行着那样的理念,让我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启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几十年来,母亲当时言传的一些名言俗语,常在我耳畔回响。她的言传身教,在我成长、进步的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万般珍贵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奠定了我处事的依据、做人的遵循和品格智慧的根基。这些传统的老规矩、俗语警句,规范着我的人生,约束着我的行为,让我一辈子受用不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