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盖碗还是紫砂壶?要不要洗茶?白茶冲泡的4个烦恼,一次性讲清楚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重温了一部老港片,里面有梁影帝主演,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哪部。

在港片里,茶餐厅原本就是标配元素。

饮茶对香港人来说,是种务实的生活态度。

然而,在警匪片里,“请茶”是件很有江湖气息的事。

在影片里,帮派老大邓伯在开社团大会时,一旁在冲茶给在场元老。

正当形势紧张,气氛正剑拔弩张时,邓伯一句风轻云淡地“请茶”就镇住了场面。

试想,如果将这样的画面,改成更有国际范的冲咖啡。

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时,递一杯手磨咖啡上去,瞬间会让人从黑帮警匪片,穿越到都市爱情剧!

聊回正题,又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泡茶独自享受或者请朋友一起喝茶。

居家休闲,“茶元素”的参与,再常见不过

不过,谈及“谁是你的那杯茶”这一经典话题,泡茶方式其实很重要。

要想尝到适口的茶味,除了要选对茶,更要做好泡茶细节。

冲泡老白茶时,遇到这4点让人纠结的选择,可不要再犹豫了!

《2》

茶具上,该选白瓷盖碗还是紫砂壶?

冲泡存放多年后的老白茶,茶圈里存在这样的观点,认为老茶要用紫砂壶泡更好喝。

理由是,紫砂壶能吸附老茶的仓味浊味,让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更温润……

但是村姑陈的立场,是建议大家选白瓷盖碗泡茶。

首先,紫砂壶具有“吸附性”这点不假。拥有“双气孔”结构的紫砂,会吸附茶叶的气味。

但是对于老白茶而言,规范包装,专业仓储,妥善保存多年的前提下,老白茶不会出现丝毫仓味与“浊味”。除非茶叶没存好,跑气串味受潮,才会让好茶产生出怪味道。

客观来看,优质的老白茶,茶香气息纯正,没有杂味。

相反是甘香悠扬,茶香馥郁,拥有包括药香、粽叶香、陈香、稻谷香在内的诸多香型。

紫砂壶“吸味”这个特点,反倒会干扰与破坏好茶的香气,并不适用。

其次,老白茶冲泡出来的茶汤,能否实现甘润、温润、醇厚、饱满等特点,与茶具选择无关,与茶叶品质有关。

从泡茶实用性看,白瓷盖碗泡茶的优势更明显。

因为白瓷材质细腻,不会吸附茶香,可以体现出一款好茶的原汁原味。

与紫砂壶相比,白瓷盖碗不易留茶渍,易清洗;倾倒出汤时,能实现“快出水”;从倒出茶汤效果看,盖碗更方便彻底沥干茶汤……

总而言之,在实用性能方面,盖碗的优势更明显。

最后,回到泡茶本质,泡茶喝茶,以茶味为重。

泡茶这件事,茶为君,器为臣。茶器本身是为了泡茶而服务。

能发挥出好茶本色的白瓷盖碗,显然要比容易吸附茶香的紫砂壶,更适合老白茶!

《3》

投茶时,该“看着来”还是用克秤?

很多茶客用盖碗泡茶时,每次泡茶该投茶多少,奉行“差不多先生”精神。

跟着感觉走,随手适量抓一把就行。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极易出现偏差。

好比白茶寿眉里的散茶与饼茶。梗叶舒展,叶片蓬松的寿眉散茶,随手取出一大捧。看着“干茶体积”虽然庞大,但实际份量却并没有多少。而经过压饼后的寿眉,体积紧结,模样规整,哪怕撬出来仅仅薄薄一片茶,但实际克重却有可能达到8、9克。

用盖碗冲泡寿眉饼,将撬出来的这些茶,一次性放在盖碗内冲泡。

干茶吸水舒展后,会像海藻般在盖碗里蔓延,显而易见,投茶数量太多。

不过等到注水冲泡后,再意识到投茶放太多,那可就晚了。这部分多出来的投茶量,不仅会带来茶汤滋味易泡浓的困扰,同时还会浪费好茶,显得不够“勤俭持家”。

明明是一大罐茶,按精准投茶来估算,可够自己喝上一个半月。而随手每次投茶多出2克、3克的量,积少成多,说不定还不到一个月,一整罐茶就会见了底。

为了泡好一杯茶,并且不浪费好茶,用克秤精准投茶很有必要。

从泡茶效果看,泡茶前用克秤称茶,按1:20的茶水比例,提前准备一次盖碗泡茶所需的投茶量。容量规格在100-110毫升的标准盖碗,冲泡老白茶时,每次投茶5克即可。

投茶量不多也不少,能泡出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喝茶体验更佳!

而且不论从喝茶的仪式感,或是从付出回报率看。在网上花小几十块买一把电子克秤,可比浪费动辄五年陈、七年陈的珍贵老白茶,来得更划算。

小投入,大回报。

从准备克秤这点小细节,能回馈到更尽善尽美的茶味,何乐而不为?

《4》

第一冲,该“洗茶”还是直接喝?

单刀直入概括,品质可靠的优质老白茶,可以不洗茶,直接喝。

茶圈里,很多茶客将用热水快速冲出来的第一道茶汤,倒掉不喝,视作为“洗茶”。

其实这个说法,很不科学。

因为这样做,又不像洗青菜洗衣服,会有反复多次搓洗等动作。将第一道倒掉不喝,仅仅算是“过一遍热水”,根本达不到“洗干净”这个效果。

对于产区环境好,制茶加工规范,后期仓储专业的优质老白茶而言,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身就十分洁净的好茶,怎么会有洗茶的必要?

再退一步看,要是一款茶的品质,当真恶劣不堪。那么“洗茶”这个步骤,最大的实用效果是心理安慰。因为劣质茶内会存在许多不溶于水的杂质。单是用热水快速冲洗一遍,压根徒劳无益。

简而言之,好茶不用洗,而劣质茶就算多次洗茶,也改变不了本质问题。

既如此,还不如在一开始选购老白茶时就多花点心思。平时多学多分辨,防止买茶踩坑,精心挑一款年份真实,品质出色的老白茶。

好茶在手,喝茶时更加省心。至少可以让你不用再纠结“洗茶”与否这个话题。

高品质的老白茶,第一冲泡出来的茶汤,完全可以放心喝。

并且,第一道茶汤内包含丰富的养分与风味物质,茶味浸出丰沛,茶氨酸等养分充足,品尝起来,别有一番爽口甘润的茶味。

这样代表着“初相遇”意味的好茶,若是平白以“洗茶”的名义倒掉不喝,着实可惜。

《5》

出汤时,该“快出水”还是闷一闷?

分情况,内质充足的好茶,当然是选快出水冲泡。

何为“快出水”?大家可以将其理解为,快速注水,快速倒出茶汤的盖碗泡茶方式。

在时间上分秒必争,尽量缩短老白茶与滚烫沸水之间的接触时间。

从注水开始,等到大部分茶汤从盖碗内倒出,泡茶过程用时以控制在7、8秒左右,方才符合“快出水”要求。

好茶在手,根本不用担心出汤速度太快,茶汤会不会太淡,喝起来没什么味道等诸多困扰。

相反,对内质充沛的老白茶而言,做到快出水泡茶很有必要。

一来,能确保茶味浓淡适宜,不会太浓;

二来,避免长期喝闷浓闷苦的茶,茶多酚咖啡碱等苦涩物质摄入过多,对健康没有益处;

三来,快出水泡茶能更好调节茶味浸出状态,以免因闷泡提前过多浸出茶味,导致不耐泡。

明明按“快出水”方式冲泡,能泡出十几冲口感甘润、汤感饱满的老白茶。换成“闷泡”的泡法,很可能在闷出5、6冲滋味感极重的茶汤后,茶味浸出后继乏力,泡不出什么味道。

茶叶在热水里浸泡时间的快与慢,不仅仅关系着茶味浓淡,还关系着一泡茶的冲泡次数多少!

泡好一杯茶,绝大多数时候,老白茶不需要闷一闷再喝。

除非是,遇到了下面的情况。

其一,一款老白茶已经被泡过七次、八次,茶味已经略淡,后几冲要适量闷一会,滋味浸出更丰富。

其二,受不良产区环境影响,原料内质先天积累不足的老白茶,泡茶时要适量多闷一会才有味道。

其三,制茶过程出纰漏,摊晾不及时,烘干温度过高等,导致内质损耗的老白茶。

其四,被人故意做旧做假,年份不真实,品质极差,内质寡淡的“做旧老白茶”。

其五,没有规范保存,已经跑气变味的老白茶,茶汤醇厚饱满度直线下降,只有闷泡才能勉力“榨出”零星茶味!

《6》

过年过节,少不了喝茶清心解腻。

当有客来访时,即便是街坊邻居过来串门,主人家为了不失礼数。

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也是先端上一碗热茶,以示欢迎。

在缕缕茶香之间,主宾之间的话匣子,慢慢打开。

茶在生活里,是一团和气的代表。

在不少传统礼节上,请茶与敬茶等,茶都在扮演着重要角色。

喝茶能清心解乏,舒缓身心,放松心情。

逢年过节,泡好一杯茶待客。

从茶器选择,再到出汤时间,点滴细节都不能错过。

泡好一杯茶,发挥好茶的香气风味优势,方才不算辜负好茶味!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