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看法: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太极”和“拳”

原创:雪之华英 2021.02.07.

最近,有关注者在阅读我写的一篇短文后发了一个评论性提问:如何是无极?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高水平的评论性提问,它直指太极拳习练过程中原理和体用的结合盲点,所以我觉得:不管毁誉如何,都应该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于是就有了现在这篇短文的题目。可以说,这是一篇被关注者高水平评论性提问逼出来的应用性短文。

01,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太极”?

我接触太极拳的时候,只知道:那种慢悠悠的拳架套路就是太极拳。大约在两年多前的一次和拳友的交谈中,才知道还有“一人一太极”的说法。至于“太极舞”、“太极操”的说法,更是说不清、理还乱。想来,普通太极拳爱好者,也有这样、那样的疑惑!

那么,太极拳的爱好者和习练者,应该怎样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体用“太极”呢?我原来以为,我写了若干篇短文,大致上已经把个人习练传统太极拳的一些重要体验和感悟都说清楚了,现在才知道,在原理和体用链条上,还存在一个逻辑环节上的缺失: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太极”?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答案一定会是众说纷纭的;而且,我不是太极拳研究的权威,但是我毕竟练出了内劲。所以,准备就这个绕不开的话题谈点个人体用上的看法,以便引出更多有益的思考和讨论!

从习拳练拳体用角度而言,我对“太极”的看法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原理认知层面;另一个是:把原理结合到练功练拳过程中的体用层面。

先说原理认知层面。前辈太极拳高人王宗岳在他的《太极拳论》中,开篇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由此可见,不先解决“无极”的问题,根本就无法去认知和解决传统太极拳中的“太极”问题。那么,什么是“无极”;在练功练拳的体用过程中,又如何是“无极”呢?

其实,“无极”是古人对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一种世界观。通俗讲就是:那是关于“我们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的终极哲学思考。老子在其名著《道德经》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什么意思呢?通俗讲就是:我们认知天地起源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无”;我们认知万物生化演变的源头,这个万物生化演变的母体就是“有”。

说了上面的道理以后,我们再来说“太极”。从字面上看,“太”字由一个“大”字和一个“、”构成;大之极是无限大,点之极是无限小。这个“太极”中包含的“无限大”和“无限小”是从哪里来的呢?古人认为:是从“无极”中生化出来的。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所揭示的,正是这种“极小”和“极大”的循环演化过程。“黑洞”和基本粒子是自然界里“极小”的代表;太阳和宇宙是自然界里“极大”的代表。前者是能量在塌缩,为阴;后者是能量在膨胀,为阳。塌缩和膨胀又是循环演化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中描述的东西,很多已经被人类用天文望远镜去观察到和验证过了;是一种相对真理。而人体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其体内构造和机制也应该会内藏自然界的这种基本演化规律;也会有体现出“无极”而“太极”的生化结构和机制,只是我们现有的科学知识水平还达不到能清楚揭示其过程罢了。所以说人体内部自然构造和运行机制中因“无”而生化出来的“有”就是太极。

传统太极拳的习练者,当你知道了上面的基本道理以后,你应该可以知道:古人在易学中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你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又不是为了当研究专家,其实研究专家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例如:《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现代人应该怎样去断句阅读呢?这已经把研究专家搞得人仰马翻了;而断句后才进行阅读是现代白话文的产物,据说是由新文化干将、学问家胡适整出来的。阅读者和关注者,你自己觉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还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或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哪种断句,才符合古人写作的真实原意呢?

所以,普通太极拳的爱好者和习练者,你若不知道上述道理,你在习练传统太极拳的过程中,就很容易会迷失方向,甚至体用不了“太极者,无极而生”以及“如何是太极”的古人智慧了;你若过分解读,你就很有可能在习练传统太极拳的过程中钻入牛角尖,甚至把自己搞成了所谓的“砖家”。

要体用好古人的“太极”理论,我的基本经验和看法就是:要像那些已经明白的太极拳前辈那样,把自己的人体看成是“小自然”就可以了(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体内一定会藏有那些属于自然界演化的基本规律——道,不管你是否已经认知)。以上是在原理层面上的认知。

再说把原理结合到练功练拳过程中的体用层面。体用就是把对原理的认知,具体落实到太极拳练习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即: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太极”?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需要浮想联翩;浮想联翩对练功练拳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才是人体这个小自然最接近无极的状态;我们应如何才能进入到人体这个小自然最靠近无极的状态中?这才是练出传统太极拳之“太极”的关键所在。

我的看法是:初生婴儿应该是人体最接近自然状态的形体;传统太极拳的习练者练功练拳时进入“无极”状态,就应该像婴儿那般无忧无虑,让人体的自然构造和机制充分发挥其原始能力。而成年人与婴儿最大的区别就是心智太过社会化、太过功利化,这明显干预了人体的自然运化过程。古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里的一段话,很好地说明了这种干预所产生的后果。(《黄帝内经》素问)里是这样说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为了更好地与时俱进,我在《经验之谈:怎样才能练出太极拳的内劲》一文中,用合力为零的分子“布朗运动”和能量巨大的“泥石流”之背后的科学原理,解释、比喻了“自然态”和“社会态”两者之间存在的明显功效差别。所以我的看法和做法是:传统太极拳习练者在练功练拳过程中,体用人体小自然的原理,解决“如何是无极”;然后再“如何是太极”等问题,就必须回归到婴儿的那种无忧无虑的自然心、即修行“心无为”;并通过修行“心无为”来激发出人体内部运行机制中潜藏着的巨大原始能量和能力。

有人可能会怀疑,上面的说法靠不靠谱!其实,我们人类对自己身体内部的能量传输机制又有多少了解呢?例如:人发烧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到全身无力;身体休息好了,会感到精力充沛呢?而人体的上述能量调配机制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我在练出太极拳内劲时,就感知体内的流体是纵向、横向全身性螺旋旋动的。这种全身性流体螺旋旋动的内动拉筋功效、易筋换骨功效不是一般人能说清楚的;它也不是现代人说的“气”那么简单,它应该是一种类似“稀清鼻涕”那样的能量流体;古人说是:炁。由“无”和无中生化出来的“有”(那一“点”)、以及炼煮的“水”去构成。前人说过,练出太极拳的人会有身备“五弓”的情况出现,而我在练出丹田混元气、但是还没贯通大椎穴时,就开始明显体验到了“腿弓”是怎样一回事;到了慢慢贯通颈后大椎穴时,“手弓”和“身弓”就都陆续出现了(我现在还没有体验到左手和左腿、右手和右腿这两弓)。所以,人体内部能量传输机制的奥秘和原始潜能的爆发,这些都需要和有待科学家去进一步考证。我能做的仅仅是,在《经验之谈:怎样才能练出太极拳的内劲》一文中,尽量用与时俱进的科学原理去解释“内劲”是怎样产生的。

至于修行“心无为”的心法,我已经留在我写的短文的评论区里面了。有兴趣的有缘人自己可以去翻看。以上是关于“如何是太极”在体用层面上的认知。

02,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拳”?

要讲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拳”,我的条件太差了。凡是看过我写的短文《练出内劲的太极拳能不能打》一文的阅读者和关注者都会知道,我没有跟明师习练过传统太极拳的技击技能。但是,太极拳既然叫做“拳”,其技击能力和技击价值就是一个根本回避不了的问题。所以,我想仅从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角度谈一谈这个问题。

在讨论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拳”这个敏感问题时,若我们离开了“太极”或“拳”,孤立去谈则一点意义都没有;传统太极拳就是运用太极原理创化出来的内家传统武术。这个内家传统武术应该是有很强的技击能力和技击价值的。

但是,现在太极拳为什么会被社会大众戏称为“太极舞”或者是“太极操”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想先来介绍一下王宗岳在《太极拳论》里写的一段话,这段话就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伟人从“增强人民体质”的角度,号召大家“打打太极拳”之后,太极拳便风靡祖国的大江南北。于是,就有“权威人士”认为:“着”字是错别字,并大笔一挥把“着”字改成了“招”字。为此,我国大江南北开始把传统太极拳,由练“着熟”转变成了练“招熟”。

那么,练“着熟”和练“招熟”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着”,《新华字典》里的其中一个解释是:放,搁进去。要把什么搁进去哪里呢?我的理解是:要把练出来的“太极”内劲“搁进去”技击的拳招里。所以,一代宗师王宗岳《太极拳论》里关于“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这段话的意思是:练习传统太极拳的人,需要有耐心把拳劲搁进到拳招里,让拳劲和拳招慢慢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无缝的整体,这样才能明白“劲”的使用;明白了“劲”的使用以后,就可以进一步让“劲”的使用再向“阶及神明”的阶段转化了。

再说练“招熟”。一字之改,那么一代宗师王宗岳《太极拳论》里的那段话,话语里面的意思就被变更成了:先把招式练纯熟,把招式练纯熟以后,练的人才会慢慢懂劲;而懂劲以后就自然可以再向“阶及神明”的阶段过渡了。你觉得是这样吗?

在对比了太极拳练“着熟”和练“招熟”的本质区别以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和习练者,你们应当对: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拳”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练“着熟”是前人的做法,练“招熟”是当代人的做法;而你见过有几个练“招熟”的人能练出太极拳的内劲的?

当传统太极拳被练成了没有“太极”内劲做支撑的花架子,你觉得这样的花架子有技击能力和技击价值吗?所以,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拳”,我们理应回归到练出有“太极”内劲做内在支撑的“拳”上。关心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拳”的人,难道你不应该补上缺“太极”内劲这个短板的缺陷吗?

为了更好地区别练“着熟”和练“招熟”的本质差别,我把我写的《练出内劲的太极拳能不能打》一文中的两段话也搬到这里来,这两段话的内容如下:

拳圈里有“从大圈到小圈再到无圈”的说法。如果你练“招熟”,这可能很难理解、甚至永远也理解不了其含义;如果你练“着熟”,当你练出太极拳的内劲时,你自然就知道太极拳的内劲与太极拳的招式有一个“从大圈到小圈再到无圈”的逐渐吻合的过程(这是体内筋、膜、骨各层渐次贯通的必然过程)。例如:发劲。我在明师那里听到的是:粗筋发劲。我现在的功感也是:粗筋发劲。其实,当你练拳进入到:把太极拳内劲与太极拳招式渐进融合的“从大圈到小圈再到无圈”的阶段,你自然明白什么是“粗筋发劲”了!

“粗筋发劲”是带着功感来说“发劲”的。而当下拳界,大家恐怕连太极拳的这些老话都可能不知道了,你能说传统的太极拳、有技击能力和技击价值的太极拳不是在消亡的过程中吗?

上述两段话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拳”之无奈,谁有能力去改变太极拳受众喜爱“招熟”太极拳的狂热呢?所以说,如何是传统太极拳的“拳”将慢慢成为一个逝去的话题。我在习练传统太极拳上获益良多,我自然不希望传统太极拳消亡;我甚至对“太极舞”和“太极操”的说法也很反感——这些“舞”和“操”有“太极”内劲吗?没有内家的太极内劲,它又凭什么被叫做“太极舞”和“太极操”呢?这是对内家“太极”功夫的无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