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纪行(中)
在茱萸峰下的停车场,导游小范给出了集合的时间。从停车场出发,可游览两个方向,一是玻璃栈道,一是茱萸峰顶。要是两个地方都走,恐时间不及、体力不支。去玻璃栈道的路虽较为平缓,可玻璃栈道哪儿都有;而茱萸峰为云台极顶,虽山势险峻,可登高临远,一览无限风光。遂决定挑战茱萸峰去!
茱萸峰是历代文人墨客、僧道修行的圣地,药王孙思邈也曾在此处采药炼丹,并留下药王洞等遗迹。这里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有千年名树红豆杉、五角枫树、太行花,森林覆盖率高达93%,有“天然氧吧”之美誉。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应有见群山连绵、峰涌云动,使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慨。
沿途,背阴处,积雪未消。
山高林密,路上有几处憩亭。这里的山林与江南大不一样,满目苍凉,枯黄的树枝像是大火燎过一般,了无生气。
登山就是这样,眼看山顶就在眼前,可紧走慢走就是到不了。一路台阶,已是汗流浃背,好不容易有个亭子歇歇脚,有点想打退堂鼓了。
坐下来细细观赏茱萸峰,这云台山的主峰,孤峦秀矗,其形貌似一口大锅倒扣在群峰之上,难怪云台山古时候称为“覆釜山”呢。为何现名茱萸峰?因峰上遍生茱萸而得名。“茱萸”本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在古代重阳节又有茱萸节、茱萸会的说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重阳登高也让云台山的茱萸峰而名声在外。
茱萸峰山势突兀,相传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去,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渐渐地,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们祷告时的祈求,好再让人们来此烧香还愿。于是有了“烧高篝”的说法,如果谁家的子孙发达了或是添丁了,那一定是他们家的老人们早年在这里烧了”高香”求来的。
顶峰越来越近,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等看得清清楚楚。
相传,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隹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
就在望峰兴叹、望路生畏之时,山道石阶上,迎面下来一位少妇,一手抱娃,一手拎包,轻盈而至,又飘然而去,不由心生惭愧。
峰腰有药王洞,药王洞口有古红豆杉一株,高约20米,树干粗达三人合抱,枝繁叶茂,树龄在千年左右,是国内名木。
洞深30米,高宽约10米,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
过了药王洞,山势更加陡峭岭,石阶直上直下。
好不容易爬上来了,回望岭下,连绵群山尽收眼底。
岭上是一座不大的关帝庙。
关帝庙前览胜。右为茱萸峰顶,茱萸峰下,群山若大海浪涌。今连日晴天,极目远眺,隐约可见黄河如链。若夫雨后初晴,山顶气候多变,倏忽间风起云生,白雾从山间咕嘟嘟地涌出,红日随即隐去,山峰在云雾中出没,云腾山浮,如临仙界。可惜今天不曾见到,呵呵。
由关帝庙上茱萸峰顶,只需过会仙桥,登百级石阶。
一鼓作气,登至云台极顶玄帝宫下。回望来路,甚是欣慰。
上得峰来,首先看到的是碑亭——重修云台山玄帝宫并仙人洞碑。此亭从亭檐到底座,石雕极为精细,难得一见。
玄帝宫位于云台山主峰茱萸峰顶。此处被道教信徒称为“北顶”,也是与武当山称为“南顶”相对应。这又是一说。
鼓楼。
道教传说真武大帝在云台山修成神仙,成仙后被封镇守武当山,而云台山的玄帝宫则成为其行宫,每年都要回云台山驻锡、显灵,所以此宫历来香火极盛。该宫初建于唐代,时称“玄元庙”,经历代扩修复建,形成今天玄帝宫的恢宏气势。
宫内的真武大帝铜像身高3.45米,是全国最高大的真武大帝铜像。
古时,在这么陡峭的巅峰营造庙宇,其砖木建材靠什么运上来?据说,是山羊驼上来的。
玄帝宫东侧平台上有石碑——云台之巅。
玄帝宫西侧平台上,有焦作市政府所立的云台山主峰——茱萸峰高程石碑,以及测量标志。石碑的背面刻有云台山简介。
离开山顶,由另一侧下山。这里本没有路,一条架在山上的千级云梯栈道便成了路。
从云梯栈道往下看,盘山路、叠彩洞、停车场尽在脚下。
(2017年3月,SONY相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