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临床总结

一、伤寒临床总结
1
失眠辨证论治
1伴眩,用温胆汤;
2 伴胸腹动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3 伴胸满,烦,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4 伴腹痛,舌红,用黄连阿胶汤;
5 多疑,恍惚,皮肤干,用酸枣仁汤;
6 精神萎糜,归脾汤;
7 伴心慌,舌暗,用血府逐瘀汤。
以上几点,随症加减,灵活运用,失眠效宏!
2
呼吸系统
1 咽有异物感,半夏厚朴汤;
2 咽干,咽痛,嘶哑,桔梗汤;
3 无汗而喘,麻黄汤;
4 有汗而喘,有汗而喘,麻杏石甘汤;
5 痰,唾,涕,小青龙汤;
6 痰黏稠难咯,排脓散;
7 痰黄黏稠,胸痛,便秘,小陷胸汤;
8 咳逆,食欲不振,麦门冬汤;
9 咳递,心悸,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10 咳,烦,舌红,泻白散合青黛散。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用之得当,力专效宏!
3
疼痛
1 颈部强直,葛根汤;
2 腰重而冷,甘姜苓术汤;
3 关节肿大,桂枝芍药知母汤;
4 四肢痛,厥冷,当归四逆汤;
5 四肢麻,自汗,黄芪桂枝五物汤;
6 痛,腹胀,五积散;
7 痛,便秘,大黄附子汤;
8 痛,恶寒,精神萎糜,麻黄附子细辛汤;
9 痛,多汗,桂枝加附子汤;
10 痛,无汗而喘,麻黄汤。
疼痛病,寒湿瘀,症状多,仔细瞧,麻桂附,姜当芍,用好药,施方疗!
4
消化系统
1 利,烦,项强,葛根芩连汤;
2 利,痛,脉数,黄芩汤;
3 痞,烦,出血,泻心汤;
4 痛,烦,失眠,黄连阿胶汤;
5 痛,便秘,神昏,痞,大承气汤;
6 呕,利,烦,半夏泻心汤;
7 呕,利,烦,绞痛,厥冷,乌梅丸;
8 身痛,五积散;
9 痛,四肢冷,四逆汤;
10 呕,利,头痛,腹痛,吐涎沫,吴茱萸汤;
11 吐,利,食不化,理中丸;
12 慢性腹痛,消瘦,便干,小建中汤;
13 腹痛,腹胀,枳实芍药散。
胃肠病,对症疗,分寒热,辨虚实!
5
循环系统
1 悸,眩,苓桂术甘汤;
2 悸,眩,呕,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
3 气短,头昏,多汗,生脉散;
4 悸,贫血,脉结代,炙甘草汤;
5 悸,怕冷,参附汤;
6 胸痛,舌黯,血府逐瘀汤。
循环病,病疾多,实证痰饮瘀,虚证血阴阳
二、《伤寒论》方证治法感悟
《伤寒论》全书以条文397条形式撰写而成,言简意赅,集理论、经验和技术于一体。
其诊疗方法,对疾病的认识,全赖于临床的仔细观察,其方证植根于中医临床的土壤,有古今医家临证实践和经验的支撑,其显著的临床疗效亦令古今医家折服。
《伤寒论》是张仲景诊治疾病、阐述理论的原创性成果,是一个还不是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临床医学著作。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一个学科、一个理论基本成熟和定型并达到一定高度时,再要发展和创新就显得相对缓慢。诸如唐诗、宋词、清代的考据等等。
汉代的医学及《伤寒论》所形成的理法方药也是如此,很有特色,颇具长久的魅力,后世在某些方面近二千年难以超越,因为《伤寒论》本身就是一个原创性的成果。
所以,近二千年来对它的发展多是修修补补,注释整理,就其理论而言难以有大的突破。一部3万字医学著作历近二千年生生不息、一直应用而多不被淘汰,值得今人的深思和骄傲,值得今天的医家去含英咀华、认真汲取。
不因时间久远而视之为落后。成书时间及理论形成时代的久远不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
《伤寒论》方证治法是中医学的核心,是《伤寒论》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也是当代中医研究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只言方药,不看其证,就会背离《伤寒论》的精神。方证治法是《伤寒论》的精华和灵魂。
方证是《伤寒论》应用某一方剂的临床指征,反映了患者综合的、特异性的病理状态,它不是理论的推导,更不是现代医学所言某种疾病出现的专指症状,亦不是经动物实验所得的结果和数据,它所说的证,可以是一个病或多种病共见的症状,是一个宏观综合症状群,只要其证符合应用的方剂,就用之无疑。
方证治法经得起重复,经得起临床实验和历史的检验,历久不衰。证是张仲景及先贤在长期治病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自觉和他觉的客观和主观的综合病理状态,有与之相应的治疗方药。临床用时既要知常,又要识变,知变识变,动态辨证,方能运筹帷幄。
《伤寒论》方证治法是一个动态施治过程,直观易学,简便快捷,操作性强,有是证,用是药,随证治之,以法治之,无神秘玄奥之处。
但又不是刻舟求剑,按图索骥,对号入座,须融会贯通,学活用活。以桂枝汤为例,在其条文中有典型的适应证、主证、兼证、变证,以及适应证的病机、治法、禁忌、方药的加减变化。
《伤寒论》涉及桂枝汤证条文22条,涉及桂枝汤变证及加减方药的达19条。在《伤寒论》中桂枝汤的使用频率最高,也最能体现张仲景的辨证思想,桂枝汤用方加减变化,即有一定的原则性、规律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其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是桂枝汤的适应证,汗出、恶风是主证,兼证是在主证基础之上,没有主证,无从谈兼证。
应注意前后条文贯通,因条文中有以方测证,以证测方,以脉代证,以证代症,详略互用。学习时应执简驭繁,返朴归真。
《伤寒论》方证治法给人以规矩,给人以标准。现代医学在分析思维影响下,诊断疾病以定性、定量为标准,影像诊断的标准看得见,能用大小测量,各种检验的标准以数值来表达,心电图、脑电图等以图像来表达。《伤寒论》方证治法的应用,离开诊断标准,也无从用药。
《伤寒论》方证所言的证,也可称得上是古代诊断疾病的金标准,其标准是在宏观整体思维影响下形成的。
如桂枝汤应用的指征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小柴胡汤应用的指征是胸胁苦满、咽干、目眩、嘿嘿不欲饮食、寒热往来,白虎汤的应用指征是身大热、汗多烦渴引饮、脉洪大,四逆汤的应用指征是但欲寐、心烦、自利而渴、小便色白,乌梅丸应用指征为上热下寒所见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等等,这些都是诊断用方的标准,每方各有其证,每证各有其方,证变方变,方随证变。
医家临证需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只不过古今的标准表达视角不同。在临床应用《伤寒论》方药时,应以《伤寒论》所定标准为佳。
若用现代检测的各种数据标准及现代病名,选择用方,则无从入手,效果肯定差矣。因《伤寒论》看的是宏观的、综合的、整体的,动态变化的患病的人;
现代医学注重解剖分析及病因和病理变化讲微观的,追求局部的最佳或某一系统的变化,重视人的病。所以,不学习《伤寒论》的临床辨证论治,难以成为中医临床大家。
《伤寒论》方证治法是古代一种传统的治病方式,彰显的是一个医生面对一个病人的治病方式,面对病人出现的各种症状,选择对应的方药,和现代医学面对局部器官或一个系统,若干专科医生面对一个病人,采取逐个排出法,方能明确诊断,选择用药则大不相同。
人体是复杂的,生命活动是变化的,医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治疗方法应是多元的,中医各学派、中西医并存互补,有益无害。
三、学用《伤寒论》浅识
总结《伤寒论》的学习过程,主要经历初期朦胧、学以致用、逐步融会贯通三个阶段,在此略谈经验教训,愿与学者共勉。
初学《伤寒论》,首先学习张仲景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其内容不能理解的部分作为存疑,很多内容只能是单纯字面理解,因为有些理论临床知识只有通过临证才能逐渐理解。
如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以“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覆盖伤寒、中风共同表现。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仅一句“舌上白苔”,提示与大柴胡汤证、承气汤证等相鉴别;
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用“反”字、“脉沉”,以表明不同于太阳表证。
如此,比比皆是,必须逐字逐句地认真地学习,学习《伤寒论》选读后,最好尽早反复通读全篇,并尽可能地背诵,背诵的内容越多越好,将为进一步理解、学习、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有了一定临床实践经验后,《伤寒论》方证等内容的学习应用也并不是孤立的,与中医诊疗整体水平相辅相成,在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交互运用基础上,结合具体病例,从《伤寒论》全篇前后纵横等方面反复研讨学习。
在临床应用时,方证对应是基本的方法,进一步应用病机辨证、体质辨证等方法,反复实践、反复学习,结合前辈的经验,加上自己的体会而生顿悟。
方证对应在此仅例举原文第12条、13条、62条、181条,以示其他。“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瑟瑟恶寒,淅淅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伤寒,脉浮滑,此表里俱热,白虎汤主之。”方证对应,师其法,泥其方,临证过程渐贯通。
临床上什么时候用麻黄石膏、什么时候用知母石膏,要注意临床表现与药物相对的必然联系,临床表现与药物治疗之间没有客观可见的媒介,而是由病机和治法作为桥梁,同是清热法,麻黄石膏或知母石膏的选择有别。
中医学术精华的某些可贵部分是以经验的形式保留在老中医手中的,故既要师其法,又要泥其方。在临证经验相当丰富后,融会贯通,有了达到临床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法,才能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继承而创新。
要学懂《伤寒论》,临床实践和跟师学习必不可少。针对病机体质辨证,是在方证对应基础上的认识深化,如第53、277、101条等,“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与愈,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方证应用范围不局限于条文本身,营卫不调证候用桂枝汤;脾肾阳虚证候用四逆辈;邪郁少阳枢机不利证候用小柴胡汤。
以《伤寒论临证指要》为例,刘渡舟教授论苓桂术甘汤证,在理论临床上达到融会贯通境界,苓桂术甘汤证功效为甘淡利水,养心安神,行肺之治节,补脾厚土。
四味药配伍精当,大有千军万马之声势,临床疗效惊人。苓桂术甘汤证临床应用特征,第一是水色,面部黧黑,或是水斑,面部有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
第二是水舌,舌苔水滑欲滴;第三是脉象,脉沉弦、或只弦、或只沉、或结。个人在临床上,对某些慢性疾病中见有上述特征者,也屡用屡效。
自己曾在背诵《伤寒论》某些条文时,自作主张作只背诵方证内容,“段章取义”。如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擅自去掉“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字句,表面上的学习,忽略了深层次的相互关联的内容。学习刘渡舟《伤寒论临证指要》后,才豁然明白。刘渡舟教授以气化学说解释,太阳为寒水之经,本寒而标热,中见少阴之热化,古人认为太阳标本气异,故从本、从标两从之。
然而,寒水虽为太阳之本,但它能发生标阳之热,因为太阳的中气是少阴,少阴之气为热,而与太阳膀胱相通,所以它能温化寒水变为气,则外出太阳,达于体表,布于全身,而起到固表抗邪的作用,可以说气从水生,水由气化,两者相互为用,达成阴阳表里之关系,亦见太阳几赖中气的气化功能而成生理作用。
为此,在太阳病中也出现较多的少阴寒证,如第29条的四逆汤证、第61条的干姜附子汤证、第82条的真武汤证等,这和太阳的中气少阴阳虚气化不及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要了解标本中气含义,就要学习《内经》的相关内容。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不标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借禅宗唯信大师语比喻学习《伤寒论》境界:“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即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学习《伤寒论》,初学阶段重点在背诵,临床上以应用《伤寒论》方为中心,读经典,广博诸家,跟师学习,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不断积累临证经验,才能学懂《伤寒论》,并逐步地融会贯通。
四、《伤寒论》双结果条件句分析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记载着这样的一些“治疗方法有先后缓急之分”的条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这样的句子称为双结果条件句。
双结果条件句用A≥BC表示,其直观意义是“在条件A下,决策者a会优先考虑C而不是B”。这样的句子是模态句。A≥BC也可以理解为描述了一种条件偏好。
1
《伤寒论》优先原则
如果对张仲景规定的优先原则作一概括,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急为先原则。这是优先原则中最基本的原则;其二,表里同病以表为先原则;其三,以易为先原则。
此三项中以急为先是最基本、最优先的原则。三项原则可以呈以下递减趋势:以急为先先表后里以易为先。
如“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此本为“表里同病”,若仅考虑表里同病,应以先解其表次治里原则,选用桂枝汤。
但因在表里同病存在的同时,又有“缓急”之分,故从“以急为先”原则,选用四逆汤急治其里。
2
《伤寒论》优先原则的医学原理
要探讨“在条件A下,决策者a会优先考虑C而不是B”的原因,必须要从医学原理的角度予以探讨。
因为这一条件偏好的形式系统中,并不能解决“为什么会优先考虑C而不是B”的问题。
它要涉及到该形式系统的原定理,在形式系统内不能解决,只能从医学理论或者从医学经验中去寻求。可以认为:这一条件偏好的形式系统虽然属于一种模态并近似于规范,但其规范一定有其客观的或者事实的依据,而这一依据只能是诉诸我们的经验或者是某种信念。
《伤寒论》中有关治疗先后的信念可归诸于《内经》,这是因《伤寒论》“撰用《素问》、《九卷》”。
“在条件A下,为什么会优先考虑C 而不是B”这一问题可以转换为“在条件A下,如果不优先考虑C而考虑B,将会怎么样?”
查看条文,《伤寒论》对治疗不循“先后”之法者多称之为“逆”,若“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
我们先通过下列几条原文说明“以急为先”的原则。“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此两条皆为太阳蓄血兼有表证,但一则“先解其表”,另则“先攻其里”。这本来是矛盾的,即在一个系统中不应该存在既可先解其表又可先攻其里。
实则不然,表里同病时“先解其表”的优先原则从属于“以急为先”原则。可以认为抵挡汤证较桃核承气汤证为急,两条文的对比中体现的是“以急为先”原则,但并未说明不这样做可能引发什么后果。
茯苓甘草汤证则论述了不遵循“以急为先”原则所产生的后果。原文称:“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即先治其水,次治其厥。
次讨论“先表后里”的原则。“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忄农,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这两条从某些角度说明了表里同病时“先解其表”的优先原则。并讨论了不遵循此原则而引起的后果。前一条论述表证未解早下而成结胸,后一条论述外证未解误下而成协热利。
再讨论“以易为先”的原则。在《伤寒论》中很难找到“以易为先”原则的原文,因而只能讨论《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并引用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以为证,“卒病易除,故当先治;痼疾难拔,故宜缓图。”
3
“以急为先”原则中“急”的含义
“急”乃急迫、急剧之意。用以形容疾病是指那些发病迅速,极易传变,或能迅速危及患者生命的病证。一般而言,所谓的“急”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能够称之为“急”的病证在发病时间上相对于并存的病证常常具有“后发”的特征,这需要排除那种“同一时间”罹患多种疾病的特例。
否则就没有“以急为先”原则的提出。设想先行罹患了某单一急证,我们自然要立即治疗,因只患一种病证的治疗则无优先可言。
被称之为“急”的病证在发病或传变过程中与其他并存病证相比常具有更易损伤人体正气的特征。如“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此条虽然是论表里同病,但亦寓有“急缓”之意。此条即是“里证为急”,因“下利清谷不止”的里证比“身疼痛”表证,更易损伤人体的正气,不先治疗此证不仅不利于机体的康复还可以影响到其他疾病的治疗。
被称之为“急”的病证有时是指那种继发的病证,即在原发病的基础上派生出的新病证。继发的病证表现得又较原发病证为急。如前言之“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被称之为“急”的病证有时是指那种刚刚发生的病证,即我们称之为“新病”或“卒病”的那一类病证。此时的“急”只是指发病时间短,治疗相对容易,这一点和“以易为先”原则是重叠的。
如果我们将这种“发病时间短,治疗相对容易”的病证也称之为急的话,那么上述的三个“优先原则”则可以简化为两大原则。
五、仲景论痉
痉,指痉挛抽搐性病症。仲景对其论述共有28条。其中《金匮要略·痉湿暍》(以下简称《痉》)专篇中计13条,《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1条;
《伤寒论》(以下简称《伤》)除第87条与之重复外,另有14条论目闰动、动惕、振摇、强直等均与痉病相关。兹据其论述,探讨其病机证治规律,以揭示其理法方药特点。
痉病命名
《痉》7条:“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金匮直解》、《金匮心典》等均认为本条是外感痉病的表现。
《医宗金鉴》则认为本条是“痉病之最备者,宜冠诸首。”论有据而甚洽,当从之。第13条更要点地给予揭示:“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对本病的命名,简要地予以定义。
病因病机
1 外邪壅阻经隧风寒湿等六淫之邪,郁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被遏,拘急为痉。《痉》12条、《伤》31等条均以“太阳病”冠其首,寓意本病的外邪入侵病机。
2 阳明热盛灼筋邪热内传,里热炽盛,劫烁津液,筋脉失养。《痉》7、13条等,都以邪热壅实诸症,阐明里热成痉的机理。
3 肝气郁阻经脉弦脉为肝之主脉,仲景以之谕示病机,《痉》8条:“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腹胀是肝郁气滞的表现之一。
如果脉象不弦,或由弦而转为正常脉象(如故),是病情缓解象征;如果腹暴胀而又脉沉(伏)弦,是因肝气郁阻,经脉失其舒缓之候,故发为痉,所谓弦应肝胆、沉则谓气,正指此谓。9条更为其强调:“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4 气血失濡筋脉气虚不能呴之、血虚不能濡之、津伤不能润之、液劫不能充之,都可使筋脉失养,拘挛而为痉病。《痉》4条:“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过汗耗津劫液,筋失其濡。5条:“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汗下重夺气津,筋失滋濡。6条及《伤》87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久疮气血津液均已虚衰,再加发汗,虚损更甚而筋脉无资,因发经脉挛急。《伤》6条也从热盛伤津角度,论述与痉相关的表现:“风温为病……若被火者……剧则如惊痫,时瘛疭。”抽搐、挛缩,自是痉病特点之一。
诊断分类
痉病的诊断并不困难。据定义(《痉》7、13条)可知,主要特征为项背强急、口噤难言、四肢拘急、甚则角弓反张。临症时,主张以汗出的有无,以分别刚痉、柔痉之所属,辨析外感致痉的表气虚实程度。
《痉》1条:“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为表邪较盛;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为卫表虽有邪郁,但表气已有伤及。
至于虚损所致痉病,因有阴阳、气血、津液以及热盛动风、阴亏风动等不同,在证治条文中各有挟叙。
证治方药
1 风寒郁遏,经输不利《伤》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痉》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风寒客于太阳经输,故以葛根汤解除外邪。方用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解肌发汗、散邪舒筋,直解经输之闭郁。
2 风邪化燥,津液略伤《痉》11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风寒郁遏太阳,所谓“其证备”,但又见身体不柔和而脉沉迟,是为筋脉失却津液濡润之象,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解太阳风邪,栝蒌根清热生津而滋养筋脉。
用天花粉之养阴生津作用治疗痉病,被后世温病学家推而广之,总结出温邪灼津而传变为阴亏风动诸证者,足证本条之实用价值。 
3 热炽阳明,腑实动风《痉》13条:“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邪传阳明,热盛灼津,热与实结,动风烁筋,法当急下存阴。
大承气汤泻热通腑,俾热清阴存则其痉自解。后世瘟病学派所创心营热盛引动肝风、阳明热盛引动肝风、肝经热盛动风诸证,皆与本条之启发不无关联。
此外,仲景还对痉病的预后作了揭示,如《痉》3条:“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10条:“痉病有灸疮,难治。”《脏腑经络先后》3条:“其目正圆者,痉,不治。”都为判析痉病的转归等,都有重要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