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的过去与现在
查令十字街是伦敦核心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这条街上聚集了很多旧书店,是伦敦旧书业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在当时的伦敦,还有两个旧书店比较集中的地方:一个是沿查令十字街北行不远处的大英博物馆附近,另一个是距查令十字街南端终点查令十字地铁站只有一里之遥的滑铁卢桥下。对于这三个地方的优劣、高下,伦敦人似乎没有什么定评。不过,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一本名为《查令十字街84号》通信集的出版和热销,这种混沌未分的状态被打破了:像北京的琉璃厂、东京的神保町、巴黎的塞纳河畔一样,查令十字街一下子成了英国旧书业的代名词。可实际上,从七十年代开始,查令十字街上的旧书店就不断减少,酒吧、餐馆日益增多,以至今天更多地成了美食一条街。不过,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英国久负盛名的旧书业彻底衰落了。因为在今日之英国,网络成为旧书交易的主要平台。换言之,查令十字街如今迁移到互联网上了。
《查令十字街84号》中的旧书店
海莲·汉芙是美国纽约一位算不上成功的单身女自由撰稿人。她为人爽朗、幽默,虽然长期蛰居陋室,但却始终不改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英国文学的热爱。她爱读书,尤其爱读版本精良的书。事实上,她需要的书都算不上“珍本”、“孤本”。只不过在纽约这个文脉不够深厚的新兴国际大都市中,它们存量稀少因而价格昂贵罢了。所以,当纽约一家旧书店的职员神情傲倨地告诉她,只有启动价格不菲的特别服务才可能搞到她书单上那些“这年头没有人读的英国佬写的英文书”后,她愤然离去。随后,她不经意地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看到一个广告,知道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有一家“专营绝版书”的旧书店。直觉告诉她,这个书店肯定会有她需要的书,而且价钱一定会比纽约便宜。于是,她于1949年10月5日寄出了一封要求购书的商业信函。
汉芙求助的旧书店名叫马克斯和柯亨书店。它的创始人本·马克斯和马克·柯亨原来都是一家著名图书公司的学徒。学成之后,他们自立门户,在查令十字街附近比较偏僻的旧坎普顿街上开办了自己的生意。由于经营有方,他们的生意很快就变得有声有色,在伦敦的旧书业界站稳了脚跟。20世纪二十年代,他们将店子搬到了繁华的查令十字街。在108号和106号这两个相对较小的铺面过渡了几年后,1929年,他们将店子迁到了气派敞亮的84号。新店址有六层楼面:底层和地下室用于陈列,供普通顾客浏览之用;二层至五层用于存储,只有职员和特许的老顾客才能进入。这足以说明该店是一家买卖兴隆的大公司,而当时查令十字街上旧书业之兴旺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接到汉芙的求购信后,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没费吹灰之力就解除了汉芙“三分之二的困扰”,并告诉汉芙:剩下的困扰过几日也可解决。在纽约花重金也未必能够轻易办成的事,现在居然这么轻松就解决了,而且所费低廉!这个结局自然让汉芙大喜过望。她立刻再次致信,一方面表示感谢,另一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在这种信件往来过程中,她与德尔等书店员工超越单纯的商业关系,建立了持久而深厚的个人友谊。双方的通信联系持续了二十年之久。1969年初,汉芙获悉德尔和书店老板马克斯均已去世,不禁怅然若失。在征求了德尔家族的意见后,她将二十年来的通信以《查令十字街84号》之名付梓出版。结果大受好评,不仅先后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而且还被搬上广播、舞台和银幕。就这样,查令十字街这个名字不胫而走,最终成了英国旧书业的代名词。
我读《查令十字街84号》,不仅对汉芙和德尔那种悠长的书缘、情缘心生感慨,也对当时英国旧书业的服务水平留下了深刻印象。汉芙为什么会对隔洋相望的这家旧书店心有独钟,进而与从未谋面的德尔日久生情、产生了一种超越性的精神之恋?除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缘和合外,德尔所提供的高水平服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试想,如果德尔不是一个业务精通的行家,从而不能为汉芙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以及中肯可行的专业建议,那种商业关系能够维持到足以滋生出爱情来的长度吗?所谓管中窥豹,从德尔身上我对当时英国旧书店的业务和服务水平多少有了些了解,而这些是我在国内的旧书店中从未领略过的。
偶过查令十字街
以前读《查令十字街84号》时,我也和很多读者一样,萌生过到查令十字街“膜拜”的念头。不过,真的抵达英国后,我并没有打算去落实这个念头。毕竟我拖家带口地居住在离伦敦一百五十英里之遥的谢菲尔德,去伦敦的机会不多,既是去了也肯定要优先考虑那些更著名的名胜地。不料,我最终还是在误打误撞中来到了查令十字街。
那天下午,我去一家旅行社咨询。这家旅行社其实就在查令十字街上的中国城里面,不过当时我并不清楚这一点。一出莱斯特地铁站,我着实吃了一惊:街道两边人头攒动,那个热闹的劲头仿佛回到了国内。我向一个街头小贩问路,他表示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于是我决定自己先找找再说。我沿着查令十字街向北走了二三百米,发现路两边美食飘香,大多是一些餐馆、酒吧。再没走多远,我突然发现自己来到了国立美术馆的主入口处,而附近的建筑都高大、堂皇,显然是剧院之类的公共设施。我意识到自己走错了,于是折返回头,最终在距莱斯特地铁站南面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找到了那家旅行社。等我从旅行社出来,太阳已经落山。暮色中,我在马路对面看见一连串的旧书店。我猛然醒悟:这不就是查令十字街嘛!因为接下来还有别的安排,我在最近的两家旧书店扫了几眼后就匆匆离开,决意次日下午再专门来看看。
第二天下午,我再访查令十字街,按照前日的路线又逛了一遍,发觉查令十字街上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家旧书店了,剩下来的那些主要集中在莱斯特地铁站以南的中国城附近,至于莱斯特地铁站以北即马克斯和柯亨书店旧址附近则基本没有了。我随意进几家店子逛了逛,发现店内的空间都比较局促,狭小的走道仅容一人进出。经过详细分类的旧书整齐地码放在高抵天花板的红褐色书架上,我猜那些应当就是传说中的老橡木书架。略加浏览我即察觉它们的专业性都比较强,或文史,或宗教,或艺术,绝不像国内的旧书店那样什么书都有,也什么书都不全。时至傍晚,街上的人流已经明显多了起来,但光顾这些旧书店的人并不多。听到老式的门铃响起后,店员只会简单地招呼一下客人,然后就任由客人随便浏览,既不会像防贼般地盯着你,更不会唠唠叨叨地向你兜售什么“好书”。通常,他们或静静地待在远处等着你来询问,或自顾自地埋头进行电脑操作。
尽管我知道84号早已物是人非,但我还是禁不住走到那里看看了。这家大约名为“地中海厨房”的酒吧的一楼门脸进行过彻底改造,变成了一面玻璃墙,全然没了老照片中的旧模样。和英国许多故居、遗址一样,它外立面的大理石装饰柱上钉了一块圆形金属牌,上面镌刻着:查令十字街84号是马克斯和柯亨书店的旧址,它通过海莲·汉芙的书而世界闻名。
互联网上的查令十字街
据说,鼎盛时英国曾有三千多家旧书店,而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一半,并且在继续减少。事实上,这种下降在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了。1968年书店老板马克斯去世后,他的后人无心经营旧书,准备关门大吉。即便1970年《查令十字街84号》的热卖也未能扭转这种颓势,最终84号成了一家唱片店,然后成了现在的酒吧。实力雄厚的大店况且如此,其他小店就更加难以为继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首先是因为文化氛围出现了明显改变。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旧书店总是和过去时代的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人们向往、追崇传统文化,旧书店自然就会兴旺发展。可如果人们不那么关心传统文化了,旧书店的存在与发展势必会出现困境。经过六十年代学生运动的洗礼,一向以保守著称的英国文化氛围出现了明显改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现实和未来,而不再将目光仅仅盯住过去。在这种氛围中,对旧书的需求自然萎缩了。其次是因为技术手段的发展。过去,如果人们想拥有已经绝版的图书,除了抄写,购买旧书是最省事的途径。可随着复印机、扫描仪、电子图书等的广泛使用和普及,图书其实已经无所谓绝版不绝版了。例如,英美一些图书馆将巨量的18、19世纪英文出版物制作成了电子书,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阅读。如此一来,人们干嘛非得去旧书店呢?最后是出现了具有某种优势的竞争者。传统的英国旧书店几乎全都是单体的。可近半个世纪以来,英国出现了一家名为奥克斯芬(Oxfam)的连锁旧书店,迄今已经开了一百多家分店。我光顾过谢菲尔德和曼彻斯特的三家奥克斯芬,感到它们和国内的旧书店很像:图书品种和数量都不大,专业性也不强,几乎各种类型的旧书都买,更有有意思的是它们还兼营旧服饰。后来我才知道,奥克斯芬是一家具有免税资格的慈善公司。因此,与同地区那些小旧书店相比,尽管它们的经营谈不上多有特色,但仅凭免税一条,它们就足以挤跨后者了。
旧书店的数量减少了这么多,是不是意味着英国的旧书业彻底衰落了呢?我的感受并非如此。刚到英国没多久,我就问我的合作者哪里能够找到比较好的、专营社科类学术书籍的旧书店,因为英国的新书价格对我这个中国教授来说实在是太贵了,尽管我知道按他的收入水平计算,它们的定价其实很合理。他略一思索就给我写了一个网址,让我到那里去看看。我上去一看,真是大开眼界。那是亚马逊旗下的一个专营图书的网站。它本质上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搭建了一个让各种卖家都可以在上面卖书的平台,其中既有新书也有旧书,但以旧书为主。它的核心是一个名为“图书发现者”的专业搜索引擎,能够对多达一百六十万种的图书资源进行方便的检索。检索结果包含价格、图书类型(新或旧)、供货商、运输方式及价格等信息,消费者可以据此货比三家。消费者一旦选定,就可以利用网络支付平台进行购买,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你有一张开通了网络支付功能的英国本地银行卡。然后,你安心等待即可:三四天后,如果邮差从开在房门上的信箱口中咚地塞进来一个邮包,那就是你买的书到了。
既然足不出户即可以买到心仪的旧书,那么,人们干嘛还要去旧书店呢?与此同时,既然在网上就可以将书卖出去,那么,书商们干嘛还要花房租和人工费去开设门店呢?正因为如此,所有旧书店都上了网,而门店反倒变得可有可无了。于是,查令十字街就这样从伦敦搬迁到互联网上了。——说到这里,网络查令十字街的旧书店老板们必须感谢一个名叫埃纳万·查特齐的美国人。1997年,正是这个当时年仅十九岁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学生创意并开发了“图书发现者”搜索引擎,从而使图书销售者与购买者空前紧密、便捷地联系在了一起。就此而言,包括我在内的全世界的爱书人也应当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