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浙商银行2020年年报点评

股东分析:
根据浙商银行的年报披露,前十大股东中三季报位列第八大股东的浙江日发控股集团退出前十大股东,浙江恒逸集团升至第十位。股东总数从3季报的35.49万户减少到年报的32.93万户,减少了2.56万户,到2月末股东人数进一步减少到31.09万户,2个月又减少了1.84万户。年报显示虽然最近半年浙商银行的走势不佳,但是持股的集中度正在慢慢提升,这说明有机构或者游资开始看好浙商银行在慢慢收集筹码。
营收分析:

营业收入477.03亿同比去年增长2.89%。其中净利息收入370.95亿,同比去年提高7.02%。年报非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42.5亿同比增速12.11%。其他非息收入63.58亿,同比去年增速-19.63%。减值损失201.66亿,同比增速6.69%。净利润123.09亿同比下降4.76%。更多的数据参考表1:
表1
浙商银行的利息收入全年增长7.02%,低于总资产规模的增速。主要是受到了净息差收窄的影响。在资产端,浙商银行的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6个基点,这是所有的上市银行都面临相同的问题。
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家要求银行对实体经济让利,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普遍降低。在负债端,浙商银行的存款占比较高,而且最近两年扩张迅速,所以揽储压力较大,存款成本同比上升11个基点。存款占比较高的负债结构使得浙商银行无法充分受益于2020年流动性宽松的政策。整体负债成本只下降了12个基点,造成净息差同比下降20个基点到2.19%。
这个净息差水平在股份行和大行中还算是中上水平。相信2021年让利政策逐步退出,资产端收益率上行的大环境下,浙商银行的负债结构有望使得净息差好转。
浙商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2.11%,其中承销及咨询服务大幅增长。至于,第四季度单季手续费营收大幅低于前几个季度。这块应该是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转为利息收入引起的报表重述所致。所以,不必过于在意。
其它非息收入同比负增长19.63%。这一块浙商银行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由浙商银行的资产结构决定的。浙商银行配置了大量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去年整个债市是熊市,下半年信用债暴雷,利率债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这些都对浙商银行的资产结构造成较大的冲击。但是,随着流动性波动趋稳,债市在2021年可能会给债券交易者更多的机会。在第四季度浙商银行的其它非息收入快速恢复20.88亿,高于去年第三和第二季度的水平。
从损益表看,浙商银行在2020年应该算是流年不利,资产和负债结构双双受损于2020年的疫情。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当政策调头,浙商的资产负债布局可能转为双双受益。
不良分析:
根据浙商银行的年报,不良余额170.45比三季报的167.74亿增加了2.71亿;不良率1.42%比三季报的1.44%降低了2个基点。不良覆盖率191%比中报的196%降低了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减值准备余额325.59亿比三季报的329.14亿减少了3.55亿。全年计提不良贷款减值98.77亿元,核销+转让91.34亿。不良余额全年增加28.98亿,所以全年新生成不良至少在120.34亿以上,通过中报和三季报按照类似算法计算出来的数据可以倒推出第四季单季新增不良43.9亿。
可以看到,第四季度浙商银行加速了不良的暴露。这个数据要如何理解,我在之前写的文章《综合分析信用风险信息》中曾经提过,银行家在面对不同情况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不良处置方式。当营收充足,而存量不良较多的时候,银行会选择加速暴露不良,比如:浙商银行2020年的第四季度,还有招行2016年的第四季度。当营收不足,而存量不良较多的时候,银行会选择减缓不良暴露,比如:浙商银行2020年的第三季度和兴业银行2017年的第二季度。
所以说,不良的分析是一个艺术活儿,静态不良余额到动态新生成不良,再到结合营收的不良暴露策略,需要综合分析。2020年营收受损,叠加前几年高速扩张碰上2020年疫情的突发事件,不良数据不好看是必然的,但是只要管理层能够正视问题,加快存量不良的处置,相信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毕竟,浙商银行的不良率在股份银行中还属于偏低的。
动态看,浙商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并非全都是坏消息。首先,关注贷款余额208.7亿,关注率1.74%,同比分别下降31.23亿和0.59个百分点。这显示,浙商银行正在处理存量不良。其次,浙商银行的正常贷款迁徙率从2019年4.09%下降到今年的3.45%,说明虽然2020年经济不景气,但是实际上资产质量并没有恶化。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浙商银行最近几年一直在推动的大平台业务,近2-3年平台化业务新增的不良率仅0.15%,远低于传统信贷业务。这说明浙商银行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剩下的就是要坚持走到底。
总结:
浙商银行的这份年报反映出来浙商银行在其追求成长的道路上遭遇到了百年疫情的冲击。浙商银行作为股份行中的后起之秀,成立时间晚,规模小,一直是它想要弥补的短板。毕竟,金融行业是一个重资本、规模效应较强的行业,一般金融企业都是追求先做大再做强。这几年,浙商银行借助A/H两地上市正在加速追赶规模。规模的超常规扩张势必带来一定的问题,包括负债成本的问题,资产结构的问题和资产质量的问题。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的阵痛,很难避免。
回顾2020,面对百年一遇的疫情,浙商银行前几年快速扩张若有问题必然集中暴露。应该说,问题的暴露有疫情诱发的偶然性,也有高速扩张的必然性。暴露问题不可怕,只要浙商银行的领导层能够正视问题,积极解决就能化危为机,比如:近几年深入推进的平台化服务战略充分证明了其生命力,那么如果能加速推进也是好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是不是积极介入的好时机尚难判断,虽然,四季度浙商银行加速了不良的暴露,但是很难保证这种风险暴露已经结束。所以,投资者需要关注2个信号同时出现:1.营收出现显著改善。2.不良暴露(新生成不良)开始下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