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汤武(二)谭鑫培

◆ ◆ ◆ ◆

梨园汤武(二)谭鑫培

刘新阳

◆ ◆ ◆ ◆

谭鑫培(1847—1917),本名谭金福,字鑫培,艺名小叫天,成名后堂号英秀堂,故也有谭英秀之称,湖北江夏(今武昌)人。谭鑫培出身梨园世家,十岁左右随父谭志道(艺名“叫天儿”,是与郝兰田同时代的京剧老旦演员)进京入金奎科班习艺,学文武老生。出科后搭永胜奎班。因“倒仓”改演武生,遂到京东通州、兴隆、遵化一带“跑帘外”,武生、老生、花脸、武丑无所不演。二十岁左右回到北京,搭三庆班,但因程长庚、杨月楼均为三庆班中的老生演员,故谭仍演武生戏为主,这也是我们在“同光十三绝”中看到谭鑫培的戏画是《恶虎村》武生应工的缘故。

谭鑫培拜师余三胜,宗法“汉派”老生,又由于他在三庆班搭班演出,使他对程长庚的演出有便利的观摩机会,这使他对程长庚的“徽派”老生艺术有了直接的了解,同时,他又广采博收,汲取卢胜奎、冯瑞祥、孙春恒等多方的艺术营养,在取法上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但是,三庆班的程长庚对谭的声腔艺术却不赞赏。相传,程在世时,一直反对谭鑫培演老生戏,而是坚持让他演武生戏,即便是在程长庚临终前,也没改变他的这一看法。钱辰公在《伶史》中记载,程在临终前曾对谭鑫培说过这样一段话:“惟子声太甘,近于柔靡,亡国音也。我死后,子必独步,然吾恐中国从此无雄风也。”程长庚在去世前,没有让谭鑫培掌管三庆班,而是把三庆班托付给了杨月楼,由此可间接看出程长庚对谭鑫培在艺术上的态度。

京剧小百科

跑帘外:又叫跑连外,指戏曲演员到县镇乡村等偏远地区演出,因基层地区演出条件差,演出场地往往都是临时搭建的,所以也叫“草台班子”或“野台子戏”。跑帘外收入微薄,生活艰苦,所以又把这种戏班组织称作“乡班”或“粥班”,前者是指在乡村演出的班社,后者的意思是收入仅够喝粥而已。

但是艺术和发展永远紧密相连,在程长庚去世的三四年后,谭鑫培已经成为了北京剧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新星。这时他在三庆班的地位仅在杨月楼之下,他在四喜班的演出中,已经与孙菊仙并列相互唱“大轴戏”。谭鑫培四十岁时自组同春班,与同时演出于四喜班的孙菊仙和春台班的汪桂芬齐名,被称为京剧“老生新(后)三鼎甲”。1890年,谭鑫培被选入升平署,改名金培(但在民间仍用原名)。入宫首演《翠屏山》一剧,唱念做舞无一不精,被慈禧太后赞为“单刀叫天”。

京剧小百科

大轴戏:又叫大轴子、压台戏,指过去在六七个剧目(也许更多)构成一整场京剧演出中的最后一个剧目。大轴戏多由戏班中的主演担任主角。大轴戏前面的剧目叫作压轴戏,也叫“倒二儿”。

京剧小百科

升平署: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始于康熙年间,初称为南府,隶属内务府,职能是为宫廷应承演出。乾隆时期,南府规模扩大。道光时期,进一步扩大,改南府为升平署,仍主持宫内演出事务。升平署的旧址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现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升平署的演员分为内学、外学、民籍教习等,内学是由宫内太监充任的演员,外学和民籍教习则是指民间戏班的职业演员。宫廷演出任务多由升平署通知“精忠庙”由其转告外学进宫承差。外学进宫出入宫廷需有腰牌作为通行证。还有人把外学、民籍教习称为“内廷供奉”,但从目前公开的档案资料看,升平署中无此称谓。1912年,随着宣统皇帝(溥仪)的退位,升平署也宣告解体。但升平署以及皇家、宫廷对京剧的发展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谭鑫培虽然成名较晚,但舞台生涯却很长,中晚年还多次去上海演出,以“名伶大王”、“剧界大王”驰名南北。五十岁后,尤显功力,技艺炉火纯青,在唱腔中更化入旦角、花脸以及昆曲、梆子和大鼓的旋律,巧妙地融于老生唱腔中,自成一家,世称“谭派”,并成为清末民初影响最大的京剧演员,继而把京剧老生的声腔艺术推向了程长庚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当时曾流传着“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的俗谚(王垿是光绪十五年己丑科的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清末民初的书法家)。

谭鑫培嗓音圆润甘甜,刚柔相济,演唱富于弹性,有“云遮月”的美誉。他以声调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取胜,与同时代影响较大的汪桂芬、孙菊仙实大声洪、满宫满调、直腔直调的演唱风格截然不同,从而确立并完成了京剧老生声腔艺术自谭鑫培始,从“气势派”向“韵味派”的转化与过渡。在唱念中,他主要继承了余三胜的“汉派”音韵及“花腔”,同时又掺入中州韵和京音,既使京剧的唱念富于韵律,又易于北京观众接受,更为日后乃至今天京剧音韵奠定了主要的基准和法则。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为谭鑫培拍摄了电影《定军山》的片段,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谭鑫培在艺术上文武昆乱不挡,能戏颇多,代表剧目有《空城计》、《洪羊洞》、《捉放曹》、《当锏卖马》、《击鼓骂曹》、《李陵碑》、《桑园寄子》、《四郎探母》、《定军山》、《战太平》、《连营寨》、《南阳关》、《珠帘寨》、《打渔杀家》、《八大锤》、《琼林宴》、《南天门》、《清风亭》、《战宛城》、《别母乱箭》等。同时,他对自己演出的剧目在剧词、表演艺术乃至服饰上都有所加工和改革,又能扬长避短。例如他演《空城计》的诸葛亮,把大段冗长的唱段删去改为“兵扎祁山地,要擒司马懿”的“上场对”;演《定军山》的黄忠,因面颊清瘦而不戴帅盔改戴扎巾;他还善于突破京剧传统的“二、二、三”和“三、三、四”的句式,运用衬字、虚字润腔,使其演唱精巧活泼,并能鲜明地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由于他善于体察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精神气质,因而演来无不形神毕肖。陈彦衡曾评论谭鑫培“演孔明有儒者气,演黄忠有老将风,《胭脂褶》之白槐居然公门老吏,《五人义》之周文元恰是市井顽民。流品迥殊而各具神似”。

谭鑫培传世的唱片真品有百代公司为他灌制的七张半唱片,计《卖马》、《四郎探母》、《托兆碰碑》、《捉放曹》、《桑园寄子》、《乌盆记》各一张,《洪羊洞》、《战太平》、《打渔杀家》各半张。此外,陈彦衡记谱整理的《谭鑫培唱腔集》(共三集,由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谭鑫培《空城计》、《武家坡》、《击鼓骂曹》、《桑园寄子》、《清风亭》等十个剧目唱段的唱词与简谱。

谭鑫培的弟子不多,有王月芳、贾洪林、刘喜春、李鑫甫、余叔岩五人,但私淑或受其艺术影响的京剧老生演员和票友却多如繁星,数不胜数。“无腔不学谭”的情况在清末民初相当普遍,就是在谭鑫培去世近百年后的今天,京剧舞台上老生艺术仍然没有超越谭鑫培开拓出的范畴,因此,谭鑫培不愧是京剧历史上继往开来和划时代并引领风尚的一代宗师。

谭鑫培之后的几代子孙: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均是京剧老生演员,而且均宗谭派。如果算上谭鑫培的父亲老旦演员谭志道,谭门七代均是京剧演员,即便在梨园世家中,像谭门七代从艺,六代同为一个行当,且又声名显赫,实属罕见。谭门一百多年的从艺史也承载着京剧有史以来的变迁,同为京剧发展史中的一个微观缩影。

(0)

相关推荐

  • 京剧原来如此美丽(五.一)

    伍 京剧的超级明星 一 说起京剧的超级明星,一定要提到"同光十三绝". 下页这幅由晚清画家沈容圃绘制的人物画,长有丈余,现收藏在梅兰芳纪念馆. 画上的十三个人,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

  • 梅兰芳对谭鑫培创新精神的继承和超越(邹元江)

          梅兰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表演艺术家,除了他自己艰苦努力之外,很重要的因素是他在刚刚踏入戏曲艺术的门槛之时就得到了当时在艺术上已经炉火纯青的谭鑫培.杨小楼.王瑶卿.陈德霖等一大批老一辈艺术家的 ...

  • 四海一人谭鑫培(一)

    戏曲艺术流派的产生,是戏曲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戏曲表演艺术走向成熟与鼎盛的标志.中国的戏曲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她具有艺术流派众彩纷呈.争奇斗艳的特点.从演员的表演体系中,这一点有着充分的 ...

  • 梨园汤武(三)王瑶卿

    ◆ ◆ ◆ ◆ 梨园汤武(三)王瑶卿 刘新阳 ◆ ◆ ◆ ◆ 王瑶卿(1881-1954),原名王瑞臻,字稚庭,号菊痴,晚号瑶青,斋名古瑁轩,祖籍江苏清江(今江苏淮安).王瑶卿出身梨园世家,他的父亲彩 ...

  • 梨园汤武(一)概述

    ◆ ◆ ◆ ◆ 梨园汤武(一)概述 刘新阳 ◆ ◆ ◆ ◆ 京剧在同治.光绪时期得到了空前和迅猛的发展,名演员数不胜数,与此同时,京剧音韵.唱腔.行当以及表演程式的形成与确立,使京剧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 ...

  • 利胆和胃汤 不同二方

    一. 利胆和胃汤 利胆和胃汤是一道药汤,若呕吐影响服药可改用少量频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柴胡1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白术克,郁金15克,虎杖15克,党参15克,乌贼骨(杵)15克,茵陈20 ...

  • 【黄元御】下气汤十二化裁方显神奇

    黄元御于1752年创制了著名的下气汤,载于其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此方功能清肺降胃,为"气滞在胸膈右肋者"而设.其组成为:茯苓.甘草.芍药.橘皮.杏仁.贝母.五味子 ...

  • 【张士舜:芪麦虎蜈汤、二生汤-肺癌晚期方】

    芪麦虎蜈汤 [组成]生黄芪30~60g,太子参30g,麦冬15g,石斛15g,蜈蚣2~4条,守宫2~4条,大枣10g,甘草10g. [用法]每日1剂.连续服用30剂为1个疗程. [方解]方中黄芪.麦冬 ...

  • 十年磨一剑 传武二十国 武山籍人士创办的兰州通备武学发展研究会举行十年庆典

    十年磨一剑 传武二十国 武山籍人士创办的兰州通备武学发展研究会举行十年庆典 每日甘肃网8月4日讯据天水日报报道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李雅春]兰州通备武学发展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8月1日在兰州举行.十 ...

  • 《淮南子》卷8本经训诗解7汤武革命至道不言

    <淮南子>卷8本经训诗解7汤武革命至道不言 题文诗:晚世之时,帝有桀纣,旋室瑶台,象廊玉床, 纣为肉圃,酒池燎焚,天下之财,疲苦民力, 刳直谏者,剔其孕妇,攘乱天下,虐待百姓, 于是汤以, ...

  • 【黄元御:下气汤十二化裁方】

    先师黄元御于1752年创制了著名的下气汤,载于其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此方功能清肺降胃,为"气滞在胸膈右肋者"而设.其组成为:茯苓.甘草.芍药.橘皮.杏仁.贝母.五 ...

  • 诸多内科杂病疑难重症,黄元御下气汤十二化裁方显神奇

    先师黄元御于1752年创制了著名的下气汤,载于其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此方功能清肺降胃,为"气滞在胸膈右肋者"而设.其组成为:茯苓.甘草.芍药.橘皮.杏仁.贝母.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