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考古新知 | 甘肃天水伯阳唐墓小考

2020年10月底网传S25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庄浪至天水段)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唐代墓葬。随后,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麦积区文旅局均派人亲赴现场对墓葬情况进行调查。但遗憾的是墓葬已遭破坏,所知资料甚少。现据网传视频及现场调查情况对墓葬情况做一简要介绍分析。

墓葬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伯阳村毛峪河南岸二级台地上,海拔高度1072米。

视频拍摄时仅残存墓葬一角,原墓室砖砌。据现场调查判断,墓葬原应为单室砖室墓,坐南面北,墓道或位于北侧。从壁画残破处可见用条砖平砌而成,顶部叠涩收分。壁与顶交接处砌一层砑子砖。视频资料为墓室残存的西壁和南壁部分。两壁壁面白粉打底,其上绘制壁画,四角绘红色条带。其中西壁绘有一男性人物形象,南壁有墨书题记、建筑、室内陈设、开芳宴等内容。

西壁绘一男性人物。头戴黑色幞头,身着褐色圆领宽袖长袍,腰间束带。立眉吊眼,圆鼻大嘴。长鬓角,唇上髭呈八字形,下颌络腮胡须。右手握左手于胸前,侧身面向南侧。人物高大,色彩艳丽。

点击加载图片

西壁人物

南壁中部绘制一建筑,屋内中间绘制家具陈设,右(东)侧连廊内似绘制居室。南壁西侧上部留有墨书题记。题记从东至西内容为:

乾符四年拾壹月廿柒日起手/

客人張簡璋建造塼堂壹所伏乞/

佳(往)來君子情不責抓乎 知委/

准價錢值絹壹佰匹/

憂(幽)宅(薨)錢叁拾阡/

点击加载图片

题记摹本

题记提供了极为准确的纪年,对于认识该墓的年代等十分重要。题记虽为买地券内容,但对于墓葬的建造年代、墓主人等均有记载。墓主人为张简璋,下葬年代为乾符四年。乾符为唐僖宗李儇年号,乾符四年为公元877年。

南壁中部绘一建筑,所见壁画较为模糊,从现有资料看,画工对透视关系表现不成熟,建筑结构等也有不合理之处。我们仅据壁画做一推测。

点击加载图片

南壁壁画

建筑似为歇山顶,两侧似绘制出连廊。壁画正面表现的是歇山建筑的山墙一面。歇山顶正脊上绘制出火珠,中间圆形宝珠,两侧火焰围绕。山墙面上部绘制出搏风板与悬鱼。其下绘制出屋檐。

悬鱼亦称垂鱼,是中国古建中的装饰构件,多位于歇山顶、悬山顶建筑的侧面山墙顶部搏风板下,因其多为鱼形,故称为悬鱼。悬鱼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为民间故事,即“羊续悬鱼”的故事;另一种认为鱼象征水,将鱼悬挂于屋顶,可使房屋免遭火灾,悬鱼则成为建筑上的一种防火标志。从现存的汉画像砖石中,我们见不到建筑中的悬鱼形象。但在石窟壁画中有所反映,麦积山石窟北魏140窟壁画中出现了悬鱼,莫高窟隋末唐代经变画中也常见。虽称为悬鱼,但其早期形制并非鱼形,而是卷云状。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卷七中有这样的记载:“造垂鱼、惹草之制:或用花瓣,或用云头造惹草施之于搏风版之下、搏水之外。”壁画中所绘与文献记载相符。

伯阳唐墓壁画歇山建筑正脊上绘火珠为圆形,外绕火焰。《营造法式》记:造佛道等帐上名件,中见火珠。由此看出,火珠多出现在宗教建筑上。敦煌莫高窟大量唐代的经变画中的角楼、殿堂上都绘制出宝珠或火珠。伯阳唐墓中建筑不仅反映了晚唐建筑形制,也说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南壁中绘制出室内陈设,出现大量的家具。主室内中心陈设有桌,两侧各1把椅子,桌椅前铺设地毯,地毯两角置两方形凳。在主室右(东)侧,绘制出塌(床),其后衣桁。总之壁画中所见家具有塌、衣桁、桌、椅、凳、地毯等。

壁画中塌(床)长方形,上面有面板,由两块木板组成,下四矮足撑起,四足安置在面板的四角下,内收较小,两侧足间有枨。塌(床)为坐卧兼用的家具,该墓中塌(床)后为衣桁,故此塌(床)应为卧具。

桁原本是指建筑中的檩木。《玉篇》载:“屋桁,屋横木也。”古代衣物多搭于架之上部的横木上,故得名衣桁。目前发现的唐代壁画中的衣桁都较为简单,两根立柱支撑上部的一根横木,立柱足部有木托等,木托形式不同。天水伯阳唐墓中衣桁上面横木两头略微昂起。在顶部横木下还加施一横枨,但足部情况不明。

中央建筑中心位置绘制一桌,长方形,只见桌面,其前黑色壸门样足,因透视关系表现得不好,前面的壸门与桌面分离。桌面带有边框,四条边框较宽,四角拼接的斜线表现得十分清楚。

壸门样桌两侧的椅子,有靠背,无扶手,搭脑横梁平直,两端出头并上卷。横向靠背板,较窄。靠背两侧立柱。座屉面板由一块整木构成。面板外有抹头。不见牙条或矮老。四足,两侧前后足间有赶枨。造型简洁大方,比例适度。桌上放置曲柄壶一对,左侧较为清晰,右侧仅见曲柄的一部分。扁平喙状流,细长颈,圆鼓腹,小底,长曲柄。颈肩部似有一些圆形装饰物。

壁画中还有一种四足方形具,共3件。方形面板,四足,前面两足间施枨。面板面积不大,与椅子面板大小类似。此具四足较高,与椅子的高度相近,似为垂足而坐的凳类。

地毯长方形,红色宽边缘,中间绘菱形格纹、三角纹。地毯在莫高窟唐、五代经变画中十分常见,胡旋舞、胡腾舞等舞者脚下多有地毯。另外,陕西地区发现的唐墓乐舞图中也多出现地毯,如韩休墓、苏思勖墓等。

目前所知开芳宴类构图在宋墓中十分常见,天水地区宋代砖室墓中就出现过。

从我国古代家具陈设来看,到魏晋南北朝末期,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受到外来新家具样式的冲击和影响,开始进入高坐与低坐家具并行混用的阶段。进入唐代后,新旧家具样式在交融之中并进发展。宋代改变了传统的以床榻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了以桌案椅类家具为中心的起居方式。天水伯阳唐墓正是这一转变的最好证明。

点击加载图片

出土墓砖

宿白先生将西安地区唐墓进行了分析,认为双室弧方形砖室墓,墓主均为受到皇帝殊宠的重臣和一品以上的皇室成员;单室方形或弧方形砖室墓,墓主多为一至五品的官员,可根据官品分两级,一至三品一级,四、五品一级。天水伯阳唐墓推测为单室方形砖墓,其墓主身份或为四、五品官员。

唐代对屋顶上装饰有严格的等级规定。“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通栿乳梁装饰。”这样看来其墓主人身份应不低于五品,与墓葬形制所属等级基本相符。

总之,该墓葬是天水地区截至目前发现的唯一唐代壁画墓,而准确的纪年题记更显示了其弥足珍贵的价值,为天水地区唐代墓葬形制、壁画内容、丧葬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另外,该墓壁画内容已出现了宋墓中流行的开芳宴的内容,为探索唐宋之际墓葬形制及风格的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

(作者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辑|张小筑

复审|郭晓蓉

终审|李 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