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ara的这波操作,真有可能改变钻石行业
最
近业内不少人都在讨论加拿大矿企Lucara和瑞士切磨公司HB合作的事情。7月份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将两者的合作描述为“一段不可多得的缘分”。确实,能找到HB这样的“超级客户”,足以让Lucara在疫情期间挣扎的同行面前昂首阔步。
HB能一举买下Lucara今年所有大颗粒钻石(毛坯),这对于后者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虽说有之前双方联合LV一起合作为基础,但很少有公司能在疫情期间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双方的合作模式,会觉得很有意思:
一,成交价并不是正常的毛坯石销售价格,而是经过预估的成品钻销售价。
比如正常情况下,这批毛坯石会以1亿美元的价格从上游销售到中游,然后中游完成加工后,把成品钻以1.1亿的价格批发出去,其中的运营费用(包括加工成本等可预见支出)是0.05亿。
在这个case里,双方签订的合同价,并不是1亿,而是1.1亿-0.05亿=1.05亿。
当然,HB不是傻子,对于成品钻的估值当然会比较保守,也许不是1.1亿,而是1.06亿(所以此时合同价就是1.06-0.05=1.01亿)。
钻石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了,业内对于大颗粒价值的评判还是基本有共识的。另一方面,两家公司既然是奔着合作的目的,就不会肆意压价,否则合作就会崩。
不管怎么说,Lucara收到的钱,一般情况下不会低于普通的毛坯石批发额。这一点我们只能猜测,因为他们还没有公开相关的数据。另外,据说这里面没有账期,当石头分批送到HB的时候,HB的钱也就分批到账了。
二、成品钻卖出去之后,HB会再分给Lucara一些利益。
由于都是大颗粒钻石,所以相当一部分都会进入拍卖流程,而不是普通的批发。这样一来,HB就有很大机会以高于预估价的价格和客人成交。这个过程Lucara是可以监督的,所以动不了手脚(也没有必要偷奸耍滑)。
销售完成之后,Lucara会在差价中获得一部分回报。还是拿前面那个例子来讲,合同签了1.06亿的(成品钻)预估销售价,但实际营收1.2亿,这多出来的1400万里面,Lucara还能分一些钱。
问题来了:如果实际销售额低于预估总额怎么办?
HB的态度是:我们自己承担。
JCK前天发了一篇文章,针对这种“开创式”的合作进行了分析。JCK认为,收益最大的还是矿企Lucara,库存包销70%,还有可能多赚一笔。HB那边也不会吃亏,因为它能持续地从一个高品质的供应商那里获得“有保障的大颗粒产品”。
这里面有三个问题很重要:
供应商必须是高品质的。Lucara的Karowe矿位于博茨瓦纳,举世闻名,去年4月还产出了世界第二大钻Sewelo。所以“高品质”这一点没什么争议。
供应需要持续,最好是独家。这一点通过双方的合作模式也可以轻松实现。
对于“毛坯石->成品钻->批发商”这条价值链的估值必须足够“安全”。如果都是小颗粒钻石的话,要做到“安全”就不太容易。但是这个case涉及的都是大颗粒毛坯石,切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大颗粒成品钻。所以要做到安全估值相对容易些。
这种合作模式确实是开创性的,因为它把矿企捆绑到中游的层面,和中游一起面临批发商,甚至可能借用上游的优质资源和批发商博弈,以获得尽可能高的成交价。业内有人认为,这种“捆绑型”合作很可能会彻底改变钻石行业(上游->中游)的销售模式,尤其是大颗粒毛坯石。
相比起戴比尔斯(De Beers)长期使用的“看货会”制度而言,将上游和中游捆绑的模式,也许更加“符合新时代的需求”。
毕竟,让上游和中游互相照应、共享利润,不是一件坏事。
这种方式最终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Lucara和HB现在都信心满满地往前走,HB甚至还买下了一家新厂。这家厂原来的老板是AMC,是De Beers的看货商。
这次合作也许会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也许会灰溜溜地折回来。反正合同也就签了一年,大家就摸着石头过河试试。
在疫情肆虐、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任何尝试都是值得鼓励的。万一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