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学习革命现代京剧《海港》艺术处理的一点启示

舞台艺术是通过舞台上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生动的戏剧情节达到其教育效果的。因此,如何根据舞台艺术的特点,正确处理幕前与幕后的关系,做到虚实结合,把那些最能揭示矛盾冲突的本质、最能展示英雄人物典型性格的生动情节,推到幕前来,去直接感染人、教育人,这是戏剧创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革命现代京剧《海港》,在这一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处理,诸如哪些该实写,哪些该虚写,哪些要推到幕前,哪些要放到幕后,哪些要着重渲染,哪些要省俭笔墨……,所有这一些,都要为塑造英雄人物服务。《海港》在情节的安排、场面的处理上,紧紧把握了这个原则。它把海港码头日常的生产过程和技术细节,或则作为气氛的烘托精炼地勾画几笔,或则作为背景材料放到幕后,而将那些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矛盾冲突,最能展示方海珍这个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典型性格的生动情节,一幕紧扣一幕地展现在舞台上。

雨猛青松挺,这样,使方海珍在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充分展示了她的英雄本色。特别是方海珍与钱守维三次面对面的交锋,更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第一次是围绕仓库钥匙的斗争。方海珍为了查清散包,决定封仓查库;而老奸巨猾的钱守维,则以“清点数字”为名,妄图开仓进库,混水摸鱼,达到其破坏的目的。这里,把钱守维与工人们为了争夺钥匙的争吵过程放到了幕后,而将矛盾直接摆到方海珍的面前,让方海珍和钱守维在舞台上展开正面交锋,在斗争中突出了方海珍心明眼亮、沉着果断的英雄性格。

第二次是围绕着争夺韩小强的斗争。这次交锋,双方一言未发,钱守维一闪而过,方海珍侧目注视。然而这一“闪”一“视”,却是无声的战斗,突出了方海珍敏锐、机警的英雄性格和钱守维的反动虚弱本质。第三次交锋更为激烈。钱守维以参加翻仓为名,偷偷运出稻种包,妄图瞒天过海逃脱罪责。这是个关键时刻。在这里,钱守维进仓寻找散包的过程放到了幕后,作为暗场交代,而让方海珍与钱守维在幕前的稻种包旁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方海珍旁敲侧击,步步紧逼;钱守维惊惶失措,破绽百出。最后,当钱守维计穷力竭、狼狈不堪地推车欲走时,方海珍笑着说:“回家去休息吧!”这几个字,一语双关,着力千斤,表明了无产阶级的胜利,宣告了钱守维反革命阴谋活动的彻底破产。

这三次交锋,环环紧扣,步步深化,真实而又生动地展示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阶级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通过这些斗争,使方海珍的英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格外光彩照人。

鲁迅先生说得好:“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海港》正具有这种画人点“睛”的笔力。但是,我们看到有些戏剧作品却与此相反,抓住了“全发”,丢掉了“眼睛”,把许多最生动、最能展示英雄人物典型性格的斗争场面和尖锐曲折的动人情节放在幕后,留在幕前的却是一般具体的生产过程、技术细节的描写和英雄人物口头上的“豪言壮语”。这就使矛盾冲突平淡,英雄人物干瘪无力,只有骨架而无血肉,只有抽象概念而无生动形象,大大减弱了戏剧的感染力。

让我们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在社会主义文艺舞台上创造更多的好戏!

作者:金华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