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活精神

读《世说新语》
文学第四
一个晨露微润的早上,太阳公公如待出嫁的大姑娘羞答答迟迟不愿露出脑袋,让众人一睹它的真容。

那天,在那条我常路经的石板和水泥交错的街边小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大约有十六七岁的大男生和一位大约十岁左右的小男生,他们一前一后,穿着合体休闲的运动装,都挺起脊背,精神饱满,抬起脑袋,眼神笃定地看着前方,他们要跑的方向,双臂随着跑步的节奏自然摆动,两腿尤其小腿肚上的肌肉和骨骼的和谐配合,看上去是那么活力四射。
那一刻,我感觉到他们的双脚是走天下的双脚。
凌晨,路上行人不多,白天还没有接黑夜的班,整个地气还是有些湿重,再加上路上的车鸣嘈杂声该没有大规模的登场,周围还是那么静谧的时间,他们在同龄人可能因为晚上玩游戏到午夜,此刻正在补觉的时候,他俩就起床出来晨练了,开始养他们的精神气了。
他们跑步,没有惯常的有些年轻人,边跑步耳朵上别个耳机,看上去是一种放松,其实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个脚链,让你的双脚带着多余的干扰蹒跚,也难怪经常原地踏步甚至还倒退几步,不进则退呢!

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别,身心灵都没有差别,只是你的心愿意不愿意去起个早睡个早沐浴着晨露吮吸着如白檀般的气息,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去跑跑步呢,如果真愿意,你第二天早晨就早早起来了,因为你愿意,你从内心的愿意,相反,你不愿意早起早睡,不愿意早晨跑步,任何一个脆弱的借口就把你打到巴士底狱了。等醒来后,已经腿部抽筋膝盖无力了,更没有心思从巴士底狱中挣扎出来的心力了。
谢安年少的时候,向阮裕请教《白马论》,阮裕写了一篇论说给谢安看。当时谢安不能马上理解阮裕文章中的话,就反复询问以求全部理解。阮裕就赞叹到:"不仅能谈(《白马论》)的人难得,就是要求了解(《白马论》)的人也难得!"
谢安愿意往前走一步,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追根溯源,不仅明白它的头也要知道它的尾,把整个来龙去脉弄明白,才算作罢。

但生活中的我们常把"我太难了"挂在嘴边,"难"又如何舍得和你分道扬镳呢,你那么眷恋着它,那么念念不忘它,它怎么能抛下你不管不顾自己去逍遥呢!
若要想放手"难",先把"我太难了"这个时下流行的口头禅给它安置个适合它的龛,哪怕供起来也不要紧,记得搬它的时候一定别磕着碰着,以免留下碎碎念,还时不时地耀武扬威,招摇撞市。
精神是个让人着迷的范畴,而养活精神并不神秘,它却神圣,而让它登上大雅之堂就是从清晨迎着风,伴着静谧,聆听着晨露一前一后一起跑步开始的。

(感谢大同市书画家张永福老师为本文配图)
(0)

相关推荐

  • 看图识唐诗(170)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拾遗曾奏数行书,我担任拾遗时曾经给皇上写过一些奏章, 懒性从来水竹居.不过我疏懒成性从来只适合伴水竹而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奉命引领朝班斗胆骑过有名的沙苑马, ...

  • 灯下杂谈:走近书圣王羲之

    一人一城堡,一人一传奇.行人呓语<南麓漫谈之魏晋风流>,今天,我们来讲讲<世说新语>里书圣王羲之的故事.其中,不乏个人臆断,无考证,看过听过,权当茶余餐后谈资,博众人一笑. 王 ...

  • 魏晋人物谈|谢安之一:家族社会环境孕育的主体独立人格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魏晋人物谈(22) 谢安:士人独立主体人格精神的成功实践者 宁稼雨 按照我对中国文化"三段论"的划分,中国士人文 ...

  • 弟弟患有精神疾病,自己要养活他一辈子。李双林

    作者:李双林 案例:尊敬的李老师:你好,我是你的忠实读者,每天早上都会在8点左右看你发的文章,虽然看的不是太懂,但觉得你对读者很有耐心,并且分析的很透彻.你每天发表一篇文章,深深的被你的坚持所感动,你 ...

  • 垂直媒体永远不会消亡,但需专注的精神

    巨型传媒集团争抢新媒体Vice,包括传媒界的大人物默多克(Rupert Murdoch).过去,热门的数字媒体公司与大型媒体集团进行的谈判,结局通常不怎么美妙.2005年新闻集团曾以5.8亿美元收购M ...

  • 从五代到宋元中国画的水墨精神

    北宋山水画的布局代表了社会次序.高山堂堂,主山巍峨,象征着强有力的皇权.但到了南宋,却逐渐向"边角之境"发展,画风变得清淡. "五代.宋元是中国绘画确立典范风格.达到鼎盛 ...

  • 华人社会永恒不灭的精神图腾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有幅对联:"三教尽皈依,仰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下朗:九州隆享祀,祝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行." 这幅对联称颂关帝在华人社会所具有的崇高且广泛的影响力. 上联写关帝 ...

  • 【军旅抒怀】杨天吉||思想寄托·精神家园

    思想寄托·精神家园 杨天吉 梨花雨王倩作家说:"杨指导员真的让人佩服!他们那个时代,优秀的人基本上进了部队.能够在优秀的人堆里拼出来提干的人,更是优秀.通过与咱们团长接触,我得出一个结论:能 ...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明代奇案:女儿身亡,父亲疑心鸣冤,一场翁媳精神之恋,酿出悲剧

    永乐四年(1405年)七月间,一男子骑着快马,行色匆匆地来到洛阳县城东李家坡的李秀才家,报来一不幸的消息.李秀才的女儿 当时正值酷暑盛夏,尸体不宜在家中存放,诗晴的丈夫李秀才本就非常生气,王家态度又如 ...

  •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饿,是一种养生方法

    极 简 用肚子吃饭求温饱, 用嘴巴吃饭讲享受, 用脑子吃饭保健康: 能吃能喝不健康, 会吃会喝才健康, 胡吃胡喝要遭殃. 研究表明,在人类的长寿要素中,"饿",也是一种养生法,不仅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二)--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民俗

    ※ 民族精神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