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业须有节

读《古文观止》卷之四

唐雎不辱使命
老古话说的好:创业难,守业甚难。

战国时期,秦王要用五百里的地方,换安陵君的封邑,(安陵是魏国封地。)实际上是要吞并安陵。
秦王派人告诉安陵君说:"我想用五百里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该答应我的要求吧。"安陵君说:"大王施恩于我,用大的来换小的,真是太好了。虽说这是件好事,但是安陵这块土地是我从先王那里承受下来的,我愿始终守住这份祖业,不敢交换。"秦王很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老臣唐雎到秦国去。
秦王对唐雎说:"我已经灭掉了韩国、魏国,而安陵君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存留到现在,是因为我把它看做是忠厚长者,才没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请求扩大安陵君的底盘,可他竟违抗我的心意,这难道不是在轻视我吗?"唐雎答到:"不是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土地,并守住这份祖业,即使千里之地也不敢换,何况只是五百里呢!"

秦王大怒,对唐雎说:"你可曾听过天子动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说:"我没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能使百万尸首顿时横地,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可曾听过平民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平民百姓发怒,也不过是甩掉帽子,光着头赤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并不是有胆识的士人的发怒。
那专诸行刺吴王僚时,彗星光尾扫过月亮;聂政行刺韩傀时,一道白虹直穿太阳;要离行刺庆忌时,苍鹰在殿堂搏击。这三位都是普通的士人,他们满腔怒气还未迸发,上天就已降示预兆,如今连我在内将有四人了。布衣之士当真动怒的话,倒在地上的尸体只有两具,流血不过五步,可是天下的人都将穿起白色丧服。今天就要发生这样的事了!"说完,唐雎拔出佩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显的沮丧屈服的样子,直挺起身子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何必这样啊!我现在明白了,韩魏两国灭亡了,而安陵凭着五十里地能存留下来,只因为安陵有先生您的缘故啊!"
读这个故事,一直为安陵君决心要守住祖业的大义凛然赞叹不已!面对强大的秦王安陵君不惊不怖不畏,以一份虔敬的心直面遇见的非难,这份淡定和沉着,就如同南宋诗人敖陶孙评价曹操: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这强大的气场能让秦王折服,最终让步,最初一定是来自于安陵君要守住祖业这一泰山压顶的意念,老臣唐雎的助力也得益于安陵君的德行,促使这件事做成,的确应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一中国哲学智慧!

(感谢大同市著名书画家张永福老师为本文提供配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