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止于至善
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在本周五转发的《方志远老师又上央视》(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读)文章中,方老师把王阳明的学生概括阳明学的主旨时,提到了三句话:“致良知”、“亲民”和“知行合一”。
我在研究王阳明的时候,包括在教授王阳明心学的时候,都只强调“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对于“亲民”这一点,认为是一种大家能够不言自晓的道理,往往主观上就忽略了,经方志远老师这样一点醒,我对于王阳明心学便有豁然贯通之感。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实则很容易理解。良知人皆有之,则每人皆可凭此成圣。然则,由于外在环境及自身不自信,导致能够成圣之人罕有,更有甚者,被物欲蒙蔽,作恶为非。故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指的是恢复良知。阳明先生跟学生讨论时打了一个比方,良知犹太阳,私欲如乌云。乌云蔽日,但日还在。故“致良知”简单来说即是“拨云见日”。
良知外现即:仁、义、礼、智,行为便是圣人所为。心念动处,即为行之始。知行本为一物。在我与万物之间,便有“万物一体之仁”。
以上,也是我自己修身所遵循的过程,然则,近两年来,个人成长很快,对于社会所做的贡献及挂念减少,便易产生虚骄、怠惰之情形。
方志远老师提到的“亲民”,让我再次找回到自我,也明确了未来的方向,郑重的活好每一天。
亲民,在伦理上,是善之始,亦善之终。简单来说,我们来自父母,便知孝。父母来自社会,即是民,“亲民”由“亲亲”推导而来。由小到大,正是儒家“修齐治平”的修养工夫。
亲民,在道德上,有助于“致良知”,——“存天理,灭人欲”不断去除私欲蒙蔽,亦即反省内心的工夫,使道德维持在较高水平。并通过自我的修养,告诉所有民众,“人人皆可为尧舜(即圣人)”,达至“小康”以至于“大同”的理想社会。
亲民,在实践上,可为“知行合一”的方向。一则在物质上使民富,二则在精神上使民新(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社会风气为之改善。
最后,特别要感谢那些阳明心学的研究者,为我们窥视500年前个性解放,自我实现的时代以及一代圣人成长的路径提供了依据。
推荐书目:方志远《千古一人王阳明》,雾满拦江《神奇圣人王阳明》,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王建宏:博士论文《王阳明思想再评价——以成圣之道为中心的考察》等。
附:王阳明心学几个问题。
一,阳明心学的修炼途径:静坐、事上练、知行合一,静坐返内心,提高自我道德修养,此为静的部分。修养提高后在事上练,提高践行善的能力,此为动的部分。两者分开,有些支离,故“知行合一”,实现静动结合,在修养与事功上皆可有所得。以上三者为初步,阳明先生花了40年时间,之后“致良知”,为行教提升境界的简单易行之法。
二,阳明心学创立原因初探:
一为时代背景,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
二为政治上专制皇权加强,社会阶层固化严重
三为思想为程朱理学束缚,个人权利受压制
四为阳明树立成圣之志,一生奋斗,追求等。
三,阳明心法: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四,阳明心学启示
个人实现其实是每个时代,每个有自觉意识的人都渴望的。所有伟大人物皆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然孟子及程朱理学皆把成圣作为“士”的专属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阳明提出“士、农、工、商”“异业而同道”,皆可成圣,为每一个人,打开了一扇自我实现的大门。
在这个人均年龄不断攀升的时代,有生之年,实现一点价值,专心做好一件事情,将会是十分幸福的事情。
阳明心学即是他个人成长历史,亦是其学问生成历史。其学问发乎家庭,终于家庭,是儒家郑重的态度,亦是儒家入世的积极的人生观的体现。
最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如果仅至于此,则限于佛道满足一己之私,在“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方是由己及人,实现“万物一体之仁”的“公天下”的人生境界。
(该图为江西余江杨溪乡旅游景点灵溪小镇,环境很美,我与爱人在情人节到此一游)
作者:景德镇一中 百度百科:周小泉,邮箱:22831988@qq.com,在瓷都期待与您对话。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与您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