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如何论证柔弱胜过刚强的道理? 2024-06-21 20:31:52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名家解读】任继愈先生讲,这一章老子归纳出一条普遍原理:柔弱的东西最强大;强硬的东西最脆弱,接近死亡。老子将这一观点用于观察社会,指导生活,形成了贵柔的思想。任老认为,老子的这一观点有其深刻性,同时也有它的片面性。所以,不能认为绝对正确。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老子运用朴素的辩证观点,观察事物的柔弱与坚强矛盾对立与转化的现象,推论出:柔弱是生存的道路,坚强是死亡的道路,强大处在下面,柔弱处在上面。同时,高先生也认为,老子贵柔学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具有片面性。【个人体会】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弱,肌肤柔软。死亡以后,身体反而变得僵硬、坚强。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据此推论说:凡柔弱的都有利于生命,凡坚强的都接近死亡。所谓普遍性的结论,是指存在众多个案中的共同特性。普遍规律不是通过一件事物或一类事物中总结归纳而出的,要通过数量足够丰富的个案中总结建立的。比如,太阳东升西落,我们每天都经历着相同的事实,我们的古人也同样经历过。通过数量众多的事实都可以证明东升西落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似乎可以将它视为一个普遍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并必然适用于明日太阳的运行。任何天体都是有寿命的,太阳也会死亡,地球也会消失。东升西落不是永恒的规则。通过对经验事实观察而归纳的定律,原理之类的知识,仅具有假设的性质。老子还讲到,花草树木处在生命状态时是柔韧脆弱的,死了之后便变得坚硬枯槁。再加上这一类事例是否可以归纳出普遍规律了呢?我认为还远远不充分。所以,仅仅通过有限事例而归纳出的所谓规律大多只是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没有永远强大的军队,无论如何坚硬的棍棒都有被损坏折断的可能。但是,两军交战,实力越是强大,刀枪越是锋利的一方更容易获胜。如何能推论越是坚强越是接近死亡?虽然说无论多么强大的军队,都有被灭亡的那一天。但具体到一场实际的战争,这一规律却未必成立。所以,老子“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归纳结论不是十分严谨,那么以此为基础所作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的推论也就不必然成立了。这一章中,老子通过人和草木生时柔弱,死后坚强的现象归纳出柔弱是生命象征,坚强是死亡象征的“规律”。并通过这个“规律”推论出柔弱处上,坚强处下的惊世结论。世人都向往坚强,而厌恶柔弱,只有老子倡导柔弱胜于刚强的道理。老子的讲道理的过程中,也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但在老子所处的时代,仅凭自己头脑中的思辨,没有反复的实验观观察和难,并不能真正获得自然界中的一般规律。老子贵柔弱学说服务于他的无为的政治思想。柔弱处上,坚强处上,可以归纳提炼为无为处上,有为处下。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追求柔弱,没有哪个国家不追求强大,但老子偏偏指出,国家越是追求强大,越是离灭亡越近。老子所讲的道理必然成立吗?我看未必尽然。中国近代史证明了一条真理:落后就要挨打。现代中国如果没有原子弹,就不能赢得和平的发展环境。事实胜于雄辩,柔弱胜过刚强并不是必然如此。【试译】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僵硬了;树木花草活着的时候形质是柔韧脆弱的,死后就变得干硬枯萎了。所以,坚强是死亡的标志和特性,柔弱是生命的标志和特征。用兵逞强最终也不免遭遇失败的命运。树木枝节干枯萎坚硬也不免临风摧折的结局。所以,坚强处于劣势,柔弱处于优势。守坚强为下等策略,守柔弱为上等策略。参考资料:《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老子注译》 高亨 著 赞 (0) 相关推荐 胡说《老子》47 —— 道之动用 在前一篇文章里,为了进一步阐述先天一炁是啥.胡涂医串讲了一下<老子>第四十二章.这一章咱们来看看<老子>第四十章.为什么要这样来讲<道德经>呢?因为<道德经& ... 善于处下,懂得低头 话说 禅师带弟子出远门 路上发现有一块破烂的马蹄铁 弟子假装没看见 就走过去了 禅师二话没说 弯腰捡起了马蹄铁 路过一个小镇 禅师找到一个铁匠铺 就用这个马蹄铁换了几文钱 再用这些钱买了一些樱桃 出了 ... 《道德经》第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①,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②,柔弱处上③. [注释] ①徒:一类的人. ②下:劣势. ③上:优势.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以虚极为妙本,人以得道为有德.道虽虚极,而所有的有都从它产生,所以说无形的道之中就有象,就有物.什么是兆见?唐玄宗解 ... 老子如何论证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导读:老子讲,柔弱能胜刚强.我们需要问,这个说法究竟对不对呢?我们不能因为传说老子是圣人,就断定他的言论必然为真.一个论断是否为真,需要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来作出判断.说它对,就需要知道它对在哪里,说它 ... 38、柔弱胜过刚强之“道”不可泄漏——走进《老子》 38.柔弱胜过刚强之"道"不可泄漏--走进<老子> 在上一章老子最终对大道究竟是什么的答案是:道是看不清.听不见.运用"道"的变化,是 ... 把这10个习惯传给孩子,胜过100000句道理 孔子曰: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做事方法,言谈举止. 而对孩子来说,越小养成好习惯,将来越受益. 把这10个习惯传给孩子,胜过 ... 把这10个习惯传给孩子,胜过100000句道理。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做事方法,言谈举止. 而对孩子来说,越小养成好习惯,将来越受益. 把这10个习惯传给孩子,胜过1 ... 自我成长的10大习惯,胜过1000句道理 对孩子来说,越小养成好习惯,将来越受益. 作者:范叔,来源:读书有范(ID:dushu259),经授权发布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雯笙朗读音频 富叔2021年25场直播回放 今晚7:30,富叔第 ... 自我成长的4大习惯,胜过1000句道理 解读:涓涓 | 朗诵:高梦 原著:安迪·巴克和贝丝·伍德 现如今,特别流行一句话叫:"做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究竟什么才是"做自己", ... 《道德经》中老子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 一.问题的导入 任何一位思想家要通过自己的著作向别人传播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就有责任对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作出说明与论证,一般都要包含陈述观点和证明观点两个过程. 道德经 陈述观点是阐明自己的立场或主张,让 ... 77.问道老子:何为“柔弱处上”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77.问道老子:何为"柔弱处上"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七十六章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 ... 周海媚,外表柔弱内心刚强的侠女子 无数人心中,周海媚在<倚天屠龙记>中饰演的周芷若是经典中的经典.但二十五年后,新版<倚天屠龙记>开播,我们惊讶的发现昔日的周芷若这次变成灭绝师太. 面对铺天盖地的网友感慨,周海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名家解读】任继愈先生讲,这一章老子归纳出一条普遍原理:柔弱的东西最强大;强硬的东西最脆弱,接近死亡。老子将这一观点用于观察社会,指导生活,形成了贵柔的思想。任老认为,老子的这一观点有其深刻性,同时也有它的片面性。所以,不能认为绝对正确。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老子运用朴素的辩证观点,观察事物的柔弱与坚强矛盾对立与转化的现象,推论出:柔弱是生存的道路,坚强是死亡的道路,强大处在下面,柔弱处在上面。同时,高先生也认为,老子贵柔学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具有片面性。【个人体会】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弱,肌肤柔软。死亡以后,身体反而变得僵硬、坚强。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据此推论说:凡柔弱的都有利于生命,凡坚强的都接近死亡。所谓普遍性的结论,是指存在众多个案中的共同特性。普遍规律不是通过一件事物或一类事物中总结归纳而出的,要通过数量足够丰富的个案中总结建立的。比如,太阳东升西落,我们每天都经历着相同的事实,我们的古人也同样经历过。通过数量众多的事实都可以证明东升西落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似乎可以将它视为一个普遍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并必然适用于明日太阳的运行。任何天体都是有寿命的,太阳也会死亡,地球也会消失。东升西落不是永恒的规则。通过对经验事实观察而归纳的定律,原理之类的知识,仅具有假设的性质。老子还讲到,花草树木处在生命状态时是柔韧脆弱的,死了之后便变得坚硬枯槁。再加上这一类事例是否可以归纳出普遍规律了呢?我认为还远远不充分。所以,仅仅通过有限事例而归纳出的所谓规律大多只是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没有永远强大的军队,无论如何坚硬的棍棒都有被损坏折断的可能。但是,两军交战,实力越是强大,刀枪越是锋利的一方更容易获胜。如何能推论越是坚强越是接近死亡?虽然说无论多么强大的军队,都有被灭亡的那一天。但具体到一场实际的战争,这一规律却未必成立。所以,老子“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归纳结论不是十分严谨,那么以此为基础所作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的推论也就不必然成立了。这一章中,老子通过人和草木生时柔弱,死后坚强的现象归纳出柔弱是生命象征,坚强是死亡象征的“规律”。并通过这个“规律”推论出柔弱处上,坚强处下的惊世结论。世人都向往坚强,而厌恶柔弱,只有老子倡导柔弱胜于刚强的道理。老子的讲道理的过程中,也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但在老子所处的时代,仅凭自己头脑中的思辨,没有反复的实验观观察和难,并不能真正获得自然界中的一般规律。老子贵柔弱学说服务于他的无为的政治思想。柔弱处上,坚强处上,可以归纳提炼为无为处上,有为处下。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追求柔弱,没有哪个国家不追求强大,但老子偏偏指出,国家越是追求强大,越是离灭亡越近。老子所讲的道理必然成立吗?我看未必尽然。中国近代史证明了一条真理:落后就要挨打。现代中国如果没有原子弹,就不能赢得和平的发展环境。事实胜于雄辩,柔弱胜过刚强并不是必然如此。【试译】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僵硬了;树木花草活着的时候形质是柔韧脆弱的,死后就变得干硬枯萎了。所以,坚强是死亡的标志和特性,柔弱是生命的标志和特征。用兵逞强最终也不免遭遇失败的命运。树木枝节干枯萎坚硬也不免临风摧折的结局。所以,坚强处于劣势,柔弱处于优势。守坚强为下等策略,守柔弱为上等策略。参考资料:《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老子注译》 高亨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