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专栏】屈建修:莺啼序——赏画杂谈(二)

【前言】读屈建修先生的《赏画杂谈》,我们犹如随先生一起穿越时空,又好像上了一节书画赏析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得以回顾和了解国画的相关知识,感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莺啼序——赏画杂谈《二》

屈建修

群山古来墨弄,赏金城画卷。

藕湖戏、不摘残荷,赋客知是清远。抬目望、摇枝秀女,偷窥却把三郎怨。问菩提老子,可能开牡丹宴。

南岭高陈,拟古诗绝,自然风袭面。晓得有、鱼跃池塘,儒翁方觉清婉。望浮云、宽衣袖带,茶自品、柏松香漫。草柔柔、莫倚蓬船,水山当见。

青兰蝶舞,陋舍迟园,风味不觉浅。小写意、公鸡报晓,碧水青蛙,鹊喜梅枝,妙音百转。登临绝壁,幽幽长叹,雄心不为凡身贱,笑烟尘、蜀地吾留恋。冰雪叫醒初春,顶浪扬帆,流年何惧雷电。

笔枯墨淡,异趣千年,宛若张弓箭。醉山水、一壶日月,柳笛音醇,灰鸟窗台,意飞云殿。三君盛会,轻吟长句,童真不去陀螺玩,赋诗词何奈清灵现。耳莺诉字行间,切莫神游,子时不晚。

【知识链接】(1)莺啼序:四段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四仄韵,第二段九句四仄韵,第三段、第四段各十四句四仄韵。一名《丰乐楼》,见《梦窗乙稿》。

(2)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以花、鸟、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它往往通过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类题材的绘画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特点。

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写意花鸟画(又可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和小写意花鸟画)以及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对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形态逼真。);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3)金城(1878~1926年),字巩北,一字拱北,原名绍城,号北楼、又号藕湖,祖籍浙江省吴兴县,生于北京,1926年9月6日卒于上海。中国近现代画家。工山水及半工半简花鸟走兽,画风秀雅,章法奇致。民国初期北京画坛的重要代表人物,关心文化,与陈师曾、周肇祥等人发起组织了中国画学研究会,并建议朱启钤成立了古物陈列所,从而被陈定山喻为“北平广大教主”。著有《藕庐诗草》、《北楼论画》、《画学讲义》。

湖社画会更是以金城为精神领袖,“湖”字则是从他的号“藕湖”而来。金城除了参与中国画学研究会及古物陈列所的活动外,还积极开课授徒,其门下弟子众多。以陈少梅(升湖)、陈缘督(梅湖)为代表的“十大湖”,也都取“湖”字,可见金城的言行及理论对其弟子的影响之大。

金城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天性喜爱绘画,山水花鸟皆能,兼工篆隶镌刻,旁及古文辞。他的绘画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8岁以前,他的创作以古人为师,临摹为主,大量临习了宗元、吴恽、四王等人的精品之作,为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9岁-45岁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仍然以临摹古人为主,兼有创作。46岁以后,金城先生进入了他的创作艺术的高峰时期,作品数量大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