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2
刘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2
菜九段供稿
在鸿门宴事件,刘邦被项羽玩了一把。刘邦因实力不济,选择了退让,让项羽过了一把下棋的瘾。项羽的霸王,就是指他主持了当时的棋局,而那个机会也是刘邦做出了承让。岂知天道好还,仅时隔四年,就轮到刘邦下棋了,这一下,就下得项羽根本没有机会翻盘了。刘邦的棋局,就是最后的楚汉决战。这个决战不是像历史记忆记录到的是临时决定毁约开战的,而是刘邦早早就开始布局,并且将项羽一步一步诱导到布好的棋局中,从而一鼓击溃。其实刘邦的上述行棋内容,菜九在《千古谁识战垓下》大致说过了。那个文字主要论证垓下之战的真伪。现在换个角度,从刘邦布局行棋的题材入手,是否效果更好一点。也因为《千古谁识战垓下》已将对史料的甄别工作做完,所以此役可以直接用新得出的结论来推导历史。曾经也打算将这个部分起名《看刘邦如何玩死项羽》,玩死,跟行棋的意思也差不多,所以就叫这个名字吧。
本文细目
1.刘邦已经完全掌控局面
2.人质问题让刘邦迟迟不能发动攻击
3.和约的手筋在于麻痹项羽
4.项羽没有太多的选择
5.刘邦为项羽沿途挖坑
6.刘邦守约的烟幕弹
7.汉对楚的最后追击启动全盘阴谋
8.中心开花,项羽经受毁灭性打击
9.会战失败,项羽仍走原定计划碰壁
10.兵散垓下,项羽被彻底玩死
11.没有固陵败也没有张良计
12.中国人最不认真——天下到底几垓下
1.刘邦已经完全掌控局面
楚汉和约的缔结过程,就是刘邦玩项羽的过程。楚汉和约是汉四年九月定的,而和约的商谈时间则早得多。早到什么程度,应该早到龙且覆灭后,就开始酝酿。龙且覆灭的时间,月表记为汉四年十一月,实际上这个时间不是很确定,因为那段历史记载太混乱,时间点完全模糊了。估计实际时间会迟于这个记录,但也不妨以此点推算时局的走向。
在汉灭龙且之前,楚军虽然在全局上不占优,但也没有显露败象,至少在刘项荥阳一线的缠斗中,楚还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只是这样的局部优势,不足以抵销楚的全局性不利。其实从汉经历了败彭城的暂时性低谷后,汉的重新崛起的态势就始终没有改变过,即使是在荥阳一线两度失利,也没有影响这样的趋势。在平定了北方的魏代赵后,汉的疆域扩大到令楚恐惧的地步。到了汉把齐吃掉之后,汉对楚构筑起的大模样,就让项羽闻到失败的气息了。到了龙且覆灭后,项羽一下子就感受到脖子上的绳索开始勒紧了。因为伴随着龙且的覆灭,不仅楚的战争潜力被消耗殆尽,楚之后方包括国都彭城也全部沦陷于汉,在荥阳相持线的楚军就成了无后方作战的孤军,即使是表面占优,但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在总体形势上是被汉的势力包在当中了。也正因为龙且的覆灭,项羽的最终失败成了汉可以计算的事件。所以要在龙且失败后,正式启动议和程序。可以肯定,如果汉对楚发动攻击,胜负是没有悬念的,汉的优势太明显了。但刘邦迟迟没有对楚发动攻击,而是选择了议和。原因很简单,因为汉王家眷都在项羽掌控中。
2.人质问题让刘邦迟迟不能发动攻击
汉王家眷自从汉二年汉败彭城后,就始终在项羽掌握,而且是随身不离左右式的看管。因为和约之前,楚之老巢彭城已经被汉将灌婴等攻克,并未能解救出汉王家眷。这表明汉王家眷没有被留在后方,一直在项羽身边,在火线上。前不久,项羽还以太公的生命要挟汉王投降,并真的把太公架到火上了。所以汉王家眷的重要性,成了楚汉双方博弈的重要内容。所以,刘邦明明取得了压倒性优势,还是做出以达成和约的姿态,来交换楚返还汉王家眷。这个提议有一定的诱惑力,因为此时是楚而不是汉,更需要停战。陷在汉军重围的楚军,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所以议和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之所以在如此劣势下,汉还愿意与楚约和,也是因为项羽手里有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