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协调——这个时代是什么让我们惶恐?

认知协调——我们内心的冲突

人体总是尽力争取对环境达成或连贯理解的一致性。若达不到一致,就会出现相应的表现,从不适感到惊慌失措或者愤怒,抵抗,攻击等表现。我们如果突然出现在新环境或者读一篇知识体系断层的文章就会出现这样的不适感。追求和环境甚至未来的一致性至关重要。输入信息与个体已有知识之间的一致性对于信息整合而言也至关重要。从历史上来看,统一文字,度量单位甚至逻辑本身都是为了达到认知一致性的目标,因为认知一致性本身也促使了这个目标的达成。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经常会出现认知冲突,信念冲突,从时间轴上来看意识形态的斗争正在趋于平缓。对于个体来说,出现认知冲突和信念冲突需要我们调整认知和信念以恢复认知平衡。

认知一致性理论起源于格式塔心理理论。格式塔派心理学是第一个纯粹理性的心理学,也是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它对于认知一致性理论主要观点基于知觉单位形成整体性的原则。即连续知觉产生连续认知,当连续认知中出现不寻常,违反认知连贯的元素,注意会自动定向于此元素,接着进行认知加工。古代人对不同寻常的自然现象就会进行自洽的认知加工。基于类比,信念也如此,信念冲突相当于大范围认知的冲突,因此个体会尽量避免信念冲突。

认知失调是著名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它强调认知失调使个体产生不适感,是由个体的认知不一致引起的。因此,根据个体的“认知圈”大小,“认知圈”越大越难自洽,“认知圈”小反而容易自洽。个体如果不能认知自洽就会产生不适,这个认知最主要是基于现实生活,但在研究领域这种不适感往往是动力。格式塔的认知失调理论主要有四个范式:一,选择认知失调:选项缺点与未选项优点认知冲突。二,信念失调:信仰或者信念被冲击。三,努力与结果失调:个体努力水平与收获不协调。四,被迫失调:个体行为基于被迫产生失调。

在格式塔心理学之后,一个重要的假设诞生了:人们的思考和行为与自我概念一致。即,思维和行为基于自我的完整性,自我完整性基于个体”有理有据“的自我信念与客体信息(认知与情感)之间达成一致。(神经科学研究认知与情感往往是双分离的,在脑内分布式加工确实如此,因此情感往往是最难研究的)当不一致挑战了我们稳定的,有能力的且有道德感的自我概念时,认知失调最终产生。

个体的行为与其信念不一致时,就会威胁到自我价值,这时候整体自我完整性也受到威胁。因此,当认知失调发生时,个体倾向于重塑个体的完整性,通过关注自我其他积极的方向,比如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社会价值。当个体的行为不足以补偿自我完整性时,例如工作价值不能满足其内心的自我定位时,个体可能会在其他领域发展以获得自尊和自我定位的完整。因为自我信念的概念会产生自我预期,这个预期会与其现实状态发生冲突,并且影响其行为权重,过高的心理预期与当下行为的差别会导致认知失调,进而影响行为权重。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将客体相互联系并与自我联系起来呢?为什么我们非要保持内部统一的心理表征呢?这个答案就会延展到个体基于意义的追寻。个体头脑中持有的表征由各个想法之间所期待的关系以及那些可以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关系构成。这样一来事情就相对“简单”一些,即个体期待想法间的联系和现实意义关联的,这用哲学更容易解释。因此,个体只要针对意义是否收到威胁,就可以维持认知协调;如果认知失调,修复意义即可。换句话说,如果期待的关系被挑战或者否定,比如期待和经验不一致,这种情况下意义就会受到威胁。这时候就会激发个体对意义的重新定义,理解,修复。因此,意义保持时个体趋向一致性的驱动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