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为何说法家与墨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同情呢?
但是墨家却不一样,墨家对于爱的赞扬程度更甚于儒家,他们更加主张“兼爱”,就是一种平等的爱,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等,这其实就是爱的方式不同。
而恰恰是因为这种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儒家和墨家之间旷日持久的大辩论,很多历史研究学者们就说,墨家与儒家是处处对立,甚至已经达到了一种没事找事的程度。
当然,诸子百家之间的争论,不仅仅只限于这两个学派,在墨家与法家之间也有对立,只不过墨家和法家之间的对立,并不像墨家与儒家那样。
对于墨家与儒家来讲,他们之间的对立,更像是由一个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起点相同,却因为方向的不同而偏差得越来越远,而法家和墨家则更像是两条相交的波浪线,有交集的地方,也有分离的地方,是时而交集,时而分离。
他们彼此相互同情对方的遭遇,相互理解对方的理论,却又在很多时候相互不赞成对方的理论,可以说,是根本对立却又相互同情的。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法家与墨家之间的这种状态呢?本篇文章,我们就来重点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墨家与法家之间有着哪些相同之处,又有着哪些不同之处?
其实,墨家和法家之所以相互同情,是因为他们主张的社会结构是相同的。在法家,尤其是他的集大成者韩非的理论体系中,人类社会应该如同于蜂蚁的社会一样,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蜂和蚁的社会里,真正辛苦劳作的不应不具备着自身独立的思想,那些蜂王和蚁后,也不具备着什么通天彻地之能。
但是它们生来就绝对的尊贵,就处在社会的最中心,甚至于这些蜂王、蚁后什么都不做,下面的事情只有那些工蜂和工蚁去做,而且这些工蜂和工蚁,没有其他的任何想法,只知道按照既定的规则做贡献,从开始劳作到死,没有任何怨言,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更不会超脱出蜂蚁的社会之外。
如此,其实在蜂蚁社会中,并不存在着所谓的叛乱谋反,它们几乎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程序发展下去的,一代又一代,就像是从同一个模具当中刻出来的体系,发展的形式几乎完全相同。
韩非认为,人类的社会也应该如同与蜂蚁的社会,君主稳坐权力的正中心,一个国家发展拥有一套完备的体系,人民群众只需要按照既定的规则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行了,不需要多言,更不需要思想,什么职位的人就去做什么职位的事,不要想着升官发财,也不要想着权利更迭。
如此,国家的体系也在一代又一代之中一成不变的发展,他认为,这样能够保证社会的安定。
而对于墨家来讲,他们主张的社会结构也是这样的,当然,仅仅只是结构类似,因为在墨家的理论体系,劳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劳动也是区别人与其他生物的关键,所以,墨子认为,一个人就应该将自己的所有投入到劳动中,要以苦为乐,穿草鞋,穿粗布衣服,甚至要把腿上的毛都要磨得干干净净,这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人。
除此之外,那些所谓的娱乐活动就不要有了,因为做娱乐就会耽误劳动。
因此,每个人都去做自己份内的事情,君主就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治理天下当中,农民就要全心全意的劳动,总之,每个阶层的人都不要想其他的事情,以此来构建一个完备的社会体系,如此一来,墨家与法家之间所主张的社会结构岂不是相同的吗?
所以,正因如此,这两个学派就产生了相互的交集,甚至从根本上来讲,他们主张的东西是重合的,社会形式和结构也是相同的,因而当法家备受争议的时候,墨家也有感同身受的地方,而当墨家与儒家之间的辩论如火如荼的时候,法家自然也有自己独到的感想,只不过在法家兴起的时候墨家已经衰亡了。
所以,墨家不可能去赞成韩非,而韩非也没有办法为墨家说话,但哪怕如此,两个学派却可以惺惺相惜,甚至可以殊途同归。
再者,在墨家等其他学派兴盛之前,儒家就已经成为了非常鼎盛的思想学派,在那个时候儒家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但是,在儒家之后出现了墨家、法家等,他们的理论体系又与儒家的理论体系不同,所以,备受儒者的质疑。
因此,法家和墨家等学派之间的相互同情,其实也有他们共同反对儒家学说的原因所在,只不过,这一个原因在主张的社会结构相同的原因面前,显得有些薄弱而已。
之后我们再看为什么说法家与墨家又是根本对立的。我们上面说到墨家与法家主张的社会结构是相同的,但是结构相同却不代表着性质相同,不代表起因相同,更不代表着实现方式相同,而法家与墨家的根本对立,其实也就表现在性质、起因、实现方式这三个方面上。
实际上,韩非可以说是一个实打实的国家主义者,他的理论是强者的理论,或者说,是领导阶层的理论,再进一步来讲,就是他的理论主张只能够应用于国家,只能够通过君主和领导阶层去实现,是作用在一个整体身上,其并不是作用在某一个阶层上。
然后,再通过这个阶层去改善其他的阶层,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结果,而是直接作用于一个国家,从整体上发力,从君主、领导阶层、平民阶层等各个层次同时作用,最终打造一种完备的国家体系,只不过这套体系的核心是君主而已。
但是墨子却并不是国家主义,相反,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主张不能够由其他的人去实现,而只能够由他自己实现,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墨家的主张不自己实践,就没有任何说服力。
我们上面说,墨家要求人们全心全意投入劳,要穿草鞋,穿粗布衣服,要清汤寡水,试问一个衣着华丽的人,一个一日三餐都大鱼大肉的人,有资格说这个话吗?想必是没有的,毕竟自己如果做不到这样的事情,就没有任何的理由要求别人做,这一点是这样,墨家所要求的兼爱也是这样。
毕竟,如果主张这一理论的墨子都不能去爱别人,或者说,都不能平等的去爱别人,那么,凭什么要求其他人平等的爱所有人呢?所以说,墨家的理论只能够他们自己率先实践,然后再进行推广。
当然,墨家确实是这样做的,这也是墨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鲜明特点,像是儒家、道家、法家这些,他们都是因为思想主张相同而聚集起来的学派,可是,墨家不仅仅是个学派,其也是一个团体,或者说是一种准军事化的组织。
像儒家、道家等,他们更加倾向于理论体系的传播推广,专业点来讲,大体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然后,将这些理论体系应用到实际当中,其不具备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比如,儒家大师荀子不就教出了两个法家弟子吗?一个韩非,一个李斯。
但墨家不一样,墨家的组织成员有明确的身份叫做墨者,组织的领导者被称为巨子,墨家的巨子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所有墨者的导师,负责传授给他们理论体系,解答他们在学术上的疑惑,同时,他也是组织的首领,对自己的弟子有生杀予夺之权,并且,他的权威是绝对,可以说一不二,令行禁止,一呼百应。
而墨子就是这样的人,据说,在墨子当巨子的时候,他的手下共有一百八十人,这些人都对墨子忠心耿耿,而且他们训练有素、同心同德,可以说,只要墨子一声令下,必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就非常恐怖了,毕竟墨子在的时候还好,怎么说,墨子也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并且手下的弟子也都是爱和平、勤劳动、能吃苦、守纪律的人,同时,他们还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心地善良,道德高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可是,一旦墨子不在了呢?
或者说,一旦墨家的理论出现了偏移,一旦主张走向了极端呢?那么,这些人很可能就会成为黑社会,成为恐怖组织,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墨家的理论也有着可怕的一面。
一不小心就会危及国家,可韩非却是国家主义者,两者在此方面必定根本对立。
但无论如何,墨家确确实实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主张,至少在墨子在世的时候是这样的。
如此,法家的理论体系要作用于国家,而墨子的理论体系则要率先作用在个人身上,这就是他们在实际性质上的不同。
而与此同时,其实,墨家的初衷也与法家不一样,法家是一种极端的现实主义者,他的理论体系都是作用于当下的,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讲,君主只要集权,各级的官员只要服从命令,只要让人们对于法律有了恐惧的心理,犯罪的人必然会减少;只要国家能够统一,那么战争也必然会减少,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何必搞那些道德理想等等的虚无呢?
但是对于墨家来讲,他的初衷是希望让整个天下充满爱,让人与人之间绝对的平等,不在于让哪一个人成为领导者,也不算上与哪些势力群体合而为一,他的出发是全人类,只不过对比法家而言,墨家的这种思想太过于理性化。
实际上,根据中国古代历史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扩大统一的范围和增加统一的程度,才能带动全人类的发展,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人们如果想要拥有全人类的意识,那么,首先就要解决地区和人口的问题,就好比在远古社会里,人们都已需要血脉作为区分的条件,称为原始的氏族联盟,不一样的家族之间都是对立的,但后来家族与家族之间进行了联合成为了原始部落,统一的程度得以提升,再后来,部落与部落又组成了邦国,邦国与邦国组成了国家。
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条件,其实在未来的某一天,国家和国家就可以组成人类命运的共同体,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我们不能要求人类从原始社会一下步入到命运共同体,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所以,墨子的理论体系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没有任何问题,并且是非常合理远大的,可是,在当时却并不顺应于那时的历史社会,毕竟2000多年之前,人类认知还没有现代人们认识的那么深刻,所以,法家的现实主义要来得更加实际一点,让君主集权,让诸侯统一,然后再进行文化发展。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做到了法家的要求,才有条件实现墨家儒家的理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墨家和法家确实是根本对立的,因为他们的初衷就不一样,他们对于社会结构的实现方式也不一样,作用群体也不一样,一个从自身出发致力于全人类,而一个从整体出发致力于国家,这必然是两种不同的形式。
但是,他们之间又有共通的地方,至少主张的社会结构是一样的,正因如此也产生了同情。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诸子百家之间,哪怕争论再多也都有共通的地方,毕竟无论是什么样的体系发展,他们的最终极目标都是希望社会能够变得更好,希望人民的生活能够更加地和平稳定,也希望国家、文化的发展能够更加顺遂,在这一点上,诸子百家与所有人民群众的理想都是一样的。
其实,现在很多人对于诸子百家的理论体系都是非此即彼,认为一家对另一家就是错,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非常片面的。
我们并不应该非此即彼,因为无论是哪一个学派,无论是哪一个代表人物,哪怕是孔子孟子等人,他们也有自身认知的缺陷,也受环境、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主张也未必都正确。
我们要做的是将诸子百家中的理论体系抽丝剥茧,将其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部分整理结合,然后,应用到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当中,致力于要现在社会变得更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而不是单纯地去争论他们的对错,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能融会贯通应用于现实,诸子百家的对错还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