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控涎丹治疗脑瘤5例观察(期刊论文)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2-0143-02
古方控涎丹治疗痰结、邪饮等顽疾多有报道。笔者近年来以加味控涎丹治疗脑瘤5例均获良效,特此报告。
例1:患者,男,45岁,1998年4月19日主诉:步履不稳、意识模糊、言语不利3天。病史及检查:患者近日发现走路不稳,伴口齿不清,有时意识模糊等症状,随即介绍到外院。作CT检查,结果示右脑有6cm×6cm占位病变,边缘清晰,确诊为“脑肿瘤”,其它未查,建议住院手术治疗。因无钱住院,来院要求中医治疗。中医四诊:脉弦滑、舌淡胖、苔薄、神呆滞,属痰阻中焦、上扰清空,故神昏、语言不利,行走不稳,治宜豁痰通络为主,拟加味控涎丹。方:甘遂5g,大戟5g,白芥子5g,白术5g,陈皮5g,枳实5g;研末,一次冲服。病人当日夜泻稀水便5次约2500ml;第2天神清,走路不用人扶,仍有时手足抽搐,说明药已对症。效不改方,原方视病情增减,隔日或隔双日1付,连服22剂。5次复诊,前后70余天,症状逐渐消失。半年后复诊,患者神清、思维正常、语言清楚、肢体活动自如、步履稳健,无不适感,并能参加劳动。观察1年,未见复发,临床症状消失。
例2:患者,女,73岁,1999年12月30日初诊。患者近3月来头胀、眼胀、视物模糊、步履不稳、纳差、睡眠差,在上海某院做CT检查,诊为脑左侧占位,建议手术治疗,因经济困难未做,求余诊治。诊其脉细弦、舌淡、苔腻,为痰湿上扰之象。方:甘遂3g,大戟3g,白芥子3g,白术3g,陈皮5g研末,一次冲服。服后4h,感胸中恶心欲吐,肠鸣噜噜。6h后,解稀便、稀水便4次,约2000ml。泄后,诸症皆除,遂给六君子汤以调理脾胃,并按原方制丸,日服1丸,重1g,长期服用,以巩固疗效。观察2年,除偶有头晕外,别无不适。
例3:患者,男,70岁。2001年8月27日初诊。其子代诉:患者头昏、头痛、行走不稳,伴视物模糊4个月。经本院头颅CT检查诊为:①松果体肿瘤;②多发性脑转移。脉滑、舌红、苔厚腻、双眼白睛上焦区有紫斑。症属痰湿蓄积、顶府受扰,治宜豁痰宁神。方:大戟100g,甘遂100g,白芥子100g,陈皮50g,枳实50g,白术50g,朱砂30g;前六味炒研细末,蜜为丸,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3g,隔双日1次。2001年9月11日复诊,患者诉:服方10天后头痛、头昏减轻,走路较稳,视物清晰,除服药后有短时间恶心及便溏等不适外,别无不适,饮食、二便正常,精神较佳,已从事家务劳动。嘱其坚持上方治疗。观察0.5年,未见恶化,目前仍在治疗中。
例4:患者,女,67岁。2002年2月4日初诊。患者诉:头痛、头昏1周,伴视物模糊,行走不稳。本院CT检查:右额叶皮层可见一直径3.5cm圆形高密度阴影,周围清晰,并有明显水肿区,左侧大脑脑室受压、闭塞,与中线一起向后移位,诊为脑膜瘤。脉沉弱,舌淡苔薄、神呆、语涩。为痰扰清空、心窍迷蒙之象。方:甘遂5g,大戟5g,白芥子5g,枳实5g,陈皮5g,白术5g;研末,分2次冲服,间日1次。2001年2月27日复诊,患者诉:服方后头痛、头昏消失,神志清楚、语言清晰,尚有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饮食、二便正常,别无不适。按原方制丸,每服6g,间日1次。目前病情稳定,未见明显恶化,仍在治疗中。
例5,患者,男,23岁,1998年9月7日初诊,主诉:头昏、眼胀、胸闷,似有痰咳不出。经西医检查,疑为眶内肿瘤(颅内高压),做CT示:头颅正常。双眼底正常、眼科测眼压正常,脉右微弦、左滑、舌红(微紫)苔薄。中医诊断:属风寒侵扰、经络受阻,投以桂枝汤加味2剂。二诊,症状如前,脉象如前,为久病生痰,阻于经络,投三子养亲汤加味二剂,服后自觉头昏减轻,眼胀、胸闷未除,脉右滑、左弦、舌红苔厚腻,并纳差。痰症已明,邪虽有动,仍顽固不去,投控涎丹加味。方:大戟5g,甘遂5g,白芥子5g,陈皮5g,白术5g研末,一次冲服。服后泻稀水便3次,约2000ml。次日上午来诊,诉:眼胀减轻、胸闷消除,唯头微痛、眼眶麻感、视物迷蒙,其余正常。脉弦滑、舌红苔薄、药已中的,攻伐不可过猛,嘱其休息3天来诊。9月16日复诊,患者诉:头痛、眼胀、胸闷、眼眶麻等诸症皆除,2年固疾一朝除,唯心中有时慌,二便、饮食皆正常,脉弦滑、舌红苔薄,似痰邪未尽之象,为巩固疗效,再投小量加味控涎丹1剂。3日后来诊,诸症皆除。观察2年,未见复发。
古藉曰:“痰为百病之母”。痰者,邪饮所结也。上述5例患者,多为脾虚运化失常,水液不得输化郁结于脑,久积为痰,上扰清空。可见,头痛、头晕、眼胀、视物模糊,痰迷心窍,则神志不清,步履不稳。
古方控涎丹中大戟、甘遂逐水通络有捷效;白芥子善搜剔皮内膜外之顽痰;枳实、白术、陈皮,理气补 中,健脾和胃,以安中土;朱砂安神宁心。诸药合用,逐痰饮从大便出,顽痰可除。
原方峻猛,加味以缓其性而用之,不伤正气,频获良效。以上病例均未做实质性的病理检查,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张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