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密州正月诗词三首,从悲凉苍凉到旖旎大气,人生贵在努力作为

苏轼正月诗词三首:深惜今年正月暖,清诗未就冰生砚

密州两年是苏东坡人生一个节点。苏轼在密州创作了200多篇诗词文章,是什么让他有如此情怀和慷慨呢?

38岁的苏东坡从杭州通判调往密州做知州,按道理是升了一级,成为主政一方的地方官,该高兴不是,可是他并不开心。因为他之前的起点太高,是掌管文武百官以及百姓奏章表疏,实际就是天子的眼睛和耳朵。但由于和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为了避免直面的打击报复,他请求外放做官。实际上也是抱着一种试探,看皇帝到底对他如何安排。于是在杭州通判上做了三年。

此次调任密州,苏轼内心是相当绝望的。因为意味着他回到朝堂遥遥无期。且密州并不是富庶的好地方,这种穷乡僻壤,通常安置不得意的小官员,很难出政绩,而且路途遥远,通常不方便家眷同往,类似流放。

从九月份启程,大约两个月时间通过颠沛的陆路到达,他到密州看到的是非常惨烈的灾荒景象,旱灾导致蝗灾,道路两边是用蒿蔓裹着蝗虫的尸体的坟墓,长达两百余里,衙门口堆放的蝗虫尸体成山,粮食损失三万斛。老百姓沦为灾民,没有吃喝之后,丢弃小孩,抢劫盗贼丛生。

苏轼被眼前景象所震撼,下马伊始,就投入了紧张的救灾工作,带领衙门的人员和自己的仆人下田灭蝗,手脚和农民一样在田野间磨出了厚茧,又报告朝廷豁免税收。这一顿猛操作下来,蝗灾是控制了,可是也到了过年。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蝶恋花·密州上元》

他这才打眼看了看密州的过年的元宵节。去年还是在富庶繁华的钱塘边过的元宵节,灯火如画,明月如霜,笙歌鼎沸,好个良辰美景不夜天。但是密州也过年,农村过年应该是一样热闹,风味不同而已,但是苏东坡看到的密州元宵节,那是相当的寂寞。

这个很容易理解,蝗灾之后,是灾民苟且求生,哪里还有余力去欢度新年?偶尔组织起来的龙灯火把在山区游走,那刺破寂寞的鼓萧声特别苍凉。灯火稀微,反而更加觉得这春天寒意深重,雪云低垂,这是又一场风雪将来。

穷地方的小知县。在苏轼的前几十年生涯里,他或者听说过这样的地方,但离他甚远,他做的都是庙堂之事,但是命运将他这个棋子吹落在这个地方,忙的时候不觉得,年节闲下来,正是思往事,百感交集。他看着镜子里被折腾得憔悴的容颜,手上的厚茧,还有未知的自己的前途和一县人民的苦难,苍凉而茫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江 城 子》

这是苏轼有名的悼亡诗,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写在什么时候,这是写在他39岁密州的任上,元宵节的后五天。他在抗击蝗灾的过程中,看到过累累荒坟,看到过无数的死亡和悲哀,看到过无数刺激人心的场面,都无暇多想,因为责任还有慈悲。但谁还不有脆弱的时候。终于在梦里爆发。

他梦见了他死去多年的妻子,十年他因为事业离开家乡,虽然心里惦记,却没有办法去她的坟头,但此时他梦是白天压抑的想法,他回到家乡,去找她的坟,但是记忆和往事重叠,他看到她依旧在阁楼上梳妆,看到他回了,悲欣交集,又惶惑不敢相认,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去哪里了?苏轼终于在梦里哭了起来,要告诉她什么?那密州的凄惨,他对她的思念和愧疚?她是他最亲的人,心疼看着他,摸着他手上的茧,头上的白发?

但他的妻子确实是死了。梦是积压情绪的一个出口,是苏轼无以言表的现实情境的折射。他在荒芜之乡,死亡之地,看见和领受了浩大的悲哀,他也确实知道哪怕已经死亡了的妻子,是他抗击这悲哀的精神支柱。

但是苏轼并没有就此忧郁下去。他要回到故乡去亲自祭奠妻子。于是白天他更加的忙碌,因为大旱,他所有的办法都用到,一方面寻找水源,一方面两次率领群众去祈雨,这是一种以身作则的精神团结力量。

就算是元宵的大雪,他也马上联系到秋天的收成。平常更是亲自去民间指导种植,收养弃婴,因地制宜惩治盗贼。

这种努力作为不仅使得密州很快摆脱了灾难,获得了生机,而且也使他走出了心境的悲凉,反而生出了雄浑慷慨的人生底气。

一年之后,又一个新年到了。

“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

笑语如莺燕。深惜今年正月暖。

灯光酒色摇金盏。

掺鼓渔阳挝未遍。舞褪琼钗,

汗湿香罗软。今夜何人吟古怨。

清诗未就冰生砚。”《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

此时密州恢复了生机,年节十分的热闹,文安国是苏轼的朋友,想必也是京城下来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吏部官员。苏轼满满政绩,自信从容。

窗帘外是东风细雨,今年是和暖冬,所以过年并不十分冷。因为从灾难中恢复过来,所以这里的人们和他一样都是面带笑容。连歌舞也这么欢快明丽。

这样美好的年节,哪里有时间去写什么悲啊怨,那砚台就留着结冰吧,咱们不写那些清寒的诗了,你在这里多逗留几日,看看这里民风民情。我想你也是难得到这个地方来呀。

密州锻炼了苏轼实打实的政治才干,也磨砺出他的内心情怀和文字风格,慷慨实在又大气。虽然苏轼的一生饱受磨难,政治才华未能尽用。但是这些磨砺不仅成就了他艺术巨匠的美称,而且他的不畏坎坷,投身爱民的一生,垂范后世,是古代官僚的典范之一。

人生在逆境中,也要学习苏东坡,化悲痛悲凉为力量,努力有现实作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