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虫剂双向内吸,防治蚜虫、蓟马、介壳虫等,持效期可达55天

近几年来,防治蚜虫、蓟马、介壳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药剂产品中,经常被大家提到的就是具有双向内吸性的螺虫乙酯,但也有很多农户朋友反应,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全面地介绍一下螺虫乙酯都有哪些特性,以及如何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1、关于螺虫乙酯
螺虫乙酯属于新型季酮酸衍生物类杀虫剂,以胃毒为主、触杀为辅,可用于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等害虫,如蚜虫、蓟马、白粉虱、粉蚧、介壳虫、盲蝽象等。螺虫乙酯为脂质生物合成抑制剂,对幼虫阶段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有效。

2、作用机理

螺虫乙酯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脂肪的生物合成过程来抑制脂肪的合成,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代谢,最终导致死亡。当药液被喷洒到作物茎叶表面以后,经过茎叶的吸收,可通过作物的韧皮部、木质部导至植株的各个部位,随着害虫吸食的作物汁液进入虫体,进而杀死害虫,还可以影响成虫产卵,即使产出,也不能正常发育。

3、登记信息

螺虫乙酯最早由拜耳公司于2007年推向市场,并于2010年在我国获得登记,商品名“亩旺特”。截至目前,螺虫乙酯的相关登记共有96条,其中原药登记16条,制剂单剂登记23条,主要为有效含量22.4%、30%、40%、50%的悬浮剂,混剂登记57条,常见的有螺虫乙酯与阿维菌素、吡蚜酮、毒死蜱、吡虫啉、呋虫胺、噻虫啉、噻嗪酮等的混剂产品。

4、产品特点

(1)杀虫谱广,虫卵兼杀。螺虫乙酯可用于防治番茄、黄瓜、辣椒、西瓜、马铃薯、大豆、棉花、葡萄、柑橘等作物上的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烟粉虱、木虱、介壳虫等,对成虫、幼虫、若虫和卵都有效。
由于螺虫乙酯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脂肪的生物合成来发挥作用的,故而,螺虫乙酯对生长盛期的幼虫特别有效;对于成虫,毒性一般;对于卵,只有被药液喷洒到才能起到作用,使其无法正常孵化,起到杀卵的作用。
(2)双向内吸,杀虫全面。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内吸传导性,被作物吸收后,可在木质部、韧皮部双向传导,使药液通过移动,到达植株的各个部位,可有效保护新叶和花果。即使害虫隐藏在卷缩的叶片内、或者卷心类蔬菜内叶、或者果树树皮内,只要吸食了作物的汁液,都会引起中毒,可以全面杀灭作物表面及隐藏的害虫。
(3)持效期长,选择性强。螺虫乙酯的持效期可达55天,对瓢虫、食蚜蝇、寄生蜂等田间有益昆虫,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5、注意事项

(1)螺虫乙酯以胃毒为主、触杀为辅,能否高效防治害虫的关键,就是药液能否被作物充分吸收,所以喷洒时应尽量均匀,对于一些茎叶、果实表面有蜡质层等不易吸附药液的作物,最好添加促进展着、渗透的助剂。
(2)虽然螺虫乙酯持效期比较长,但速效性一般,而且随着近年来的连续使用,很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问题,所以使用时最好与其他速效性好的杀虫剂产品混配使用,可以大大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减缓抗性发生。
(3)螺虫乙酯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幼虫特别有效,对成虫防治效果不佳,使用时应在害虫产卵或孵化初期为佳,同时可以与防治成虫效果好的杀虫剂产品混配使用,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另外,螺虫乙酯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存在交互抗性,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