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米宽的河道,一半沙石,一半河面,水流清澈,自西向东,缓缓流淌。近岸,每隔二三十米有一处石台,或圆,或方。清晨,女人们在石台上洗衣、洗菜,棒槌声、交谈声此起彼伏。成群结队的鱼儿游来游去,追逐着泡沫、菜叶。鸭子嘎嘎,一浮一沉,啄菜屑,追小鱼。小孩儿坐在沙滩上,捡石子打水漂,欢呼阵阵……乡村的一天展开了。 夕阳西下,半河瑟瑟半河红。男人们跳进河里,把一群流连戏水的孩子撵回家,再洗净自己一身的泥土。河水悠悠,炊烟袅袅,村庄渐次沉寂。 我家门前的这条河叫杜河,也叫前河,对岸是连绵的农田、参差的房屋和小山。 那一年,暴雨连天,洪水从上游咆哮而来,裹挟着瓜果、木板、箱柜、牲畜,甚至大树,吞没沿岸的竹林和树木,灌满整个河道。它愤怒于河堤的束缚,翻滚着,冲撞着,似有无数只魔爪,挥舞着,撕扯着,仿佛下一刻就会把堤岸撕开一道道口子。老人和小孩都被送走了,贵重物品也搬走了,留下的青壮年聚集在一起,手捏“武器”,准备随时迎战一直造福他们、现在却突然失去理智的杜河。 雨停了,洪水渐渐退去,河道里到处是杜河狂躁时留下的狼藉。靠岸的柳树和杂草、竹林里的竹子,全倒伏向下游,但一个个又倔强地抬起了头。水凼处,有从上游长征水库泄下的大鲢鱼呢,拎回家,炖出的,绝对是一锅好汤。也就三五天吧,河面恢复,河水清澈,野草、竹树全挺直了腰身——大自然破坏的,终究又由大自然悉数补还。 当渡河的木桥被重新搭起时,杜河,又温柔地怀抱了两岸的村民。 夏天的中午,骄阳似火,知了叫不停,鸭子安静地伏在岸边的树荫下,鱼儿全躲进了水底。 一个小女孩,戴着小草帽,穿着短裤短褂,光着脚丫,左手一只小巧的竹篾箩筐,右手一只小盆,在又烫又硌脚的金色沙石滩上一阵跳跃、奔跑,旋即冲进齐膝深的浅水区。河水温热,泛着刺眼的光,如一面白晃晃的大镜子,女孩儿只在镜子上投下一截短短的影儿。女孩儿的脚步轻了,弯腰,伸颈,圆瞪两只水灵机灵的大眼睛,宛若侦查敌情的小英雄。忽然,她将手里的小箩筐对着一块水草一兜,一提,在水里晃几晃,两指长的河鱼、泥鳅就跳跃在箩筐里,还有河虾和小螃蟹呢! 片刻,女孩儿放下箩筐小盆,挺直腰杆,双手背后,绷着小脸,将两只白乎乎的小脚钻进河沙里,慢慢地,轻轻地,一点一点挨。哦,脚底有了痒痒的蠕动!小脚顿时停下,踩紧,弯腰,伸手往脚底一探——嘻,一条肉肉的沙鲣子捏在了小手里!(别看沙鲣子肉乎乎的,可机灵了,你看它静静地卧在水底一动不动,可还没靠近它就溜得无影无踪了。) 那时候,我只有七八岁,杜河却从不让我空手而归——杜河对所有人都不吝啬,饵钓、网捕、电打,每每都让人满载而归。我一度觉得,杜河里的鱼是无穷无尽的。 我读五六年级的暑假,有几户人家想出了新法子:砍下河堤的竹子,编织出几条稀疏的长竹席,再衬上一层细渔网,横拉到河道上,将河道隔成一段段,然后多人牵拉席网向中间合拢。随着围面的慢慢缩小,刺眼的阳光下,数不清的白条儿惊慌失措地跃出水面,复落下,跃起。水花四溅,晶莹,美丽,又壮观——这是杜河里的鱼儿集体的绝唱。 我家左隔壁是堂哥一家。大哥年轻时以制售水泥砖养家,不管严寒酷暑,不问日出日落,他总是在河滩上忙活:从河里取沙,取水,加水泥搅拌均匀,铲进机子里压制成型,再晒干,码成砖墙待售。 那时候我家有一台石磨,每年腊月尾,大哥大嫂都来磨黄豆打豆腐。大哥拉磨,热了,脱去外衣,继续拉,直至只剩下一件单衣。大嫂一旁将浸泡发胀的黄豆一勺一勺舀进石磨,常常,她停下来,端来一碗温开水,递给大哥。大哥喝水,她就用毛巾细细擦拭大哥额头上的汗珠。 现在,大哥大嫂年纪大了,常年繁重的劳动让大哥的身体很差,大嫂身体也不好,所以申领贫困户。今年暑假,孙女儿考上了一本,就想学个车。一天,镇上扶贫专干来查访,问孙女儿哪里去了,大哥就说去学车了……每次说起这事,我母亲就惋惜地说:“你大哥真是的,也不晓得撒个谎,助学金一年五六千呢,就这样没了!”末了,又加一句,“你大嫂真好,一句话都没怪你大哥。” 大哥家门前有一排毛桃树。暑假,毛桃成熟了,半红半青,酸酸甜甜的,来往的行人伸手就能摘到。大哥大嫂见了,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喊人家到门前坐一坐,喝点水,临走时还要人家带上一些毛桃回家。我是大哥家毛桃的资深食客。 老奶奶一家在我家右边。夏天的傍晚,我们吃了饭洗了澡,拍着蒲扇,来到老奶奶家门前场地上。这里有矮凳,有凉席,有茶水,旁边烧着熏蚊蝇的火堆。我们或坐或站,听老奶奶说故事:先祖老八天生神力,一手把石磨举上树杈;狼半夜出来觅食,专吃童男童女;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刘伯承杜河边布下天罗地网……星月越凑越近,杜河也被吸引,带着凉湿的风,氤氲了一片天地。 如今,老奶奶带着她一肚子的故事走了,只留下大爹独守老宅——他们的后辈,都在城市扎了根。 一次次,我凝望杜河,走进杜河。眼里梦中,总是那一河缓流——纯净清澈,一路向东,石子旋出,水波悠悠,惊遁机灵的沙鲣子。近岸,一个伶俐机敏的女孩儿,头戴草帽,短裤短褂,手捏一条沙鲣子,笑着,抬望眼,半青半红的毛桃挂满枝头……
王俐敏 潜山人,语文老师,孩子们眼里“人美心善”。工作之余,看看书,写写随笔,玩玩游戏;假期,喜欢到处走走看看玩玩。梦想退休后做个海员,凭风御浪,环游世界——多美!有作品发表于各类文学公众号。
一、本微刊只对原创首发文章支付稿费。投稿邮箱:605262707@qq.com,诗词投稿请加微信:wuyichen20090606。
二、稿费和赞赏款分开发放。稿费发放微信:xxy082003,赞赏款发放微信:ds4978800。如联系不上作者,稿酬和赞赏款视作放弃。
三、阅读量300,留言15条以上,稿费20元;阅读量1000,留言30条以上,稿费30元;阅读量2000,留言50条以上,稿费40元。赞赏超过10元,80%归作者,20%留做平台运营维护费用,低于10元不发放。(发稿后的第二个周末统计)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