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传奇人生(一):童年困苦,赴京求仕
导语:
公元755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唐王朝遭遇安史之乱,被称为"开元盛世"的盛唐气象从此一去不复返,而曾经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的唐代文坛也在那一刻步入了最低谷,在以后的日子里又有谁来擎起文坛的大旗?于是,有一个诗人走了出来,这位个性极强想把盛唐气象召唤回来,以重新振起自信的诗人开创了一个奇骏险怪的诗派。他大声疾呼,用诗一样的语言喊出了"物不得其平则鸣" 的千古名言,试图以一己之力挽回当时文坛的颓势。
河南孟州城东北五公里的城伯乡之西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名叫小韩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就出生在这里。
韩愈,字退之,出生于唐代中期公元768年,这时的大唐帝国正在安史之乱留下的创伤中慢慢恢复元气。
在韩愈出生前,唐代宗李豫上台,他肩负重任,力挽狂澜,改币制赋税,终于实现了经济复苏的安定局面,韩愈生逢其时,正是大有作为之时。
不但如此,李白、杜甫二人的先后辞世,也使得文坛领袖的交接大旗缓缓落入这位"文起八代之衰" 的"文章巨公" 手中。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作为文学家,韩愈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百代文宗" 之名。
韩愈与柳宗元一起开创了著名的"古文运动",他气魄宏大的文风与杜甫并称为"杜诗韩笔",他独特的诗歌风格与孟郊形成了著名的"韩孟诗派"。
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改造儒学,用儒学思想复兴唐朝,为宋明新儒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官至中央三省六部枢要之职,政绩卓著,为唐代中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可以称得上是内外兼修、文武俱备的一代圣哲明吏。
宋代的大文人苏轼对韩愈有这样一个全面而又精准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在孟州韩文公祠拜殿的山墙之上,嵌着一块刻于清光绪三十一年的韩氏墓碑志,碑文记述了从北魏到清代韩氏墓地位置和墓地尺寸大小,在这块碑志上就刻着韩愈的名字。
韩愈出生在一个钟鸣鼎食之家,他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家学渊源使得勤苦修学成为传统。
韩愈的父兄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在困顿落魄之中也不废攻读,对韩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生于官宦之家,韩愈的童年似乎应该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韩愈出生不到两个月,母亲就弃他而去,刚满三岁,父亲仲卿也与世长辞,从此韩愈由哥嫂抚养。
韩愈曾在文章里写道,他七岁读书,十三岁能写文章,自言:"前古之兴亡 未尝不经于心也 当世之得失 未尝不留于意也。"这些都是得益于哥哥嫂嫂的帮助。
如今,从这些破败的房子里我们已经无法找到任何韩愈曾经留下的痕迹,然而一代文豪就是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韩愈在他的《寄崔二十六立之》的诗中这样回忆自己的故乡:
不能前死罢,内实惭神祇,旧籍在东郡,茅屋枳棘篱。还归非无指,灞渭扬春澌。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寄崔二十六立之》节选
由于韩愈出生之时已经家道中落,因此在韩愈的记忆里"茅屋枳棘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首童年时代的乡居生活,虽然贫困,但依然眷念不已,甚至想埋骨故里,由此可见韩愈对故土的深情厚谊。
韩愈十岁那年,哥哥韩会在朝廷被赶出京城,降职到广东韶关一带做刺史,他也随哥哥南迁广东。
这一路走来,哥哥沿途向韩愈讲述了许多古人勤奋学习、忠心报国、英勇杀敌的故事:左丘明双眼失明而著得《左传》,屈原被流放而写就《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仍奋书《史记》等等。
兄嫂的期望和古人在逆境中奋斗成才的事迹,深深感染着韩愈。
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条山苍》
这首《条山苍》是韩愈少年时期所写,诗句虽然简单,但是气势雄浑,如松柏树立高岗一样傲桀不屈,绝不随波逐流,随时迎接挑战。
南迁的旅途虽然很艰辛,然而一路上的壮美风景无不陶冶着这位少年的心灵。
广阔平原,雄壮山川,浩淼湖泊,还有那些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一幕幕都映入了他的眼帘,刻印在他的脑海中,这些山林、古寺、清晨、黄昏,都成为他后来笔下的素材和描写对象。
到了韶关,韩愈刚刚安定下来,正要集中精力读书的时候,厄运再一次降临,这便是兄长韩会的逝世。
哥哥一死,孤儿寡妇举目无亲,嫂嫂只好又带着韩愈返回故乡,几番辗转,最终才在尚有些祖产的宣城有了安身之所。
少年时期的苦难很大程度上磨砺了韩愈坚毅刚强的品格,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他刻苦求学的决心和动力,而对于兄嫂的养育之恩,韩愈也终生都没有忘记。
在《祭郑夫人文》中他写道:"万里故乡,幼孤在前。相顾不归,泣血号天。微嫂之力,化为夷蛮。水浮陆走,丹旒翩然。至诚感神,返葬中原。"
这篇祭兄嫂的祭文写得如此悲情,催人泪下,足见韩愈对嫂子的感激之深,也见当初兄嫂对韩愈的养育之恩情。
为报答兄嫂的恩惠,他沿袭了兄嫂的做法,视韩会的养子老成为亲骨肉。
这些经历也让韩愈在之后的人生中会更多的关注普通百姓的疾苦,为他们奔波呐喊。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在宣城通往长安的绵延长路上,一位少年带着简单的行李,迎着漫天的尘沙向京城走去,苦读多年的韩愈终于踏上了赴京求仕的漫漫长路。
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作书献云阙,辞家逐秋蓬。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赠族侄》节选。这首《赠族侄》正是他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然而,到达长安后韩愈才得知,唐朝参加进士考试的举子是有条件限制的,非在州县取得贡士身份的不得应考。
如此一来,韩愈决定留在长安继续苦读,然而,繁华的长安城内他举目无亲,自己身上的盘缠也颇为有限,如何才能在维持生计的条件下安心读书呢?
这时,已经被解除兵权的北平郡王马遂伸出援手收留了韩愈。
从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每日吟诵诗文史书、儒家经典,更加奋力苦读,只待进士考试的到来。
在长安期间,韩愈还开始了自己倡导古文运动的道路。
当时的文坛盛行骈文,这是一种讲究对仗、声律和词藻的文体,全篇以上下对称的双句为主,每句四个字或六个字相间,所以也称"四六文"。
而以韩愈为首的一些文人则崇尚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希望恢复以前那种自由、质朴、实用的文风。
韩愈还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他认为写文章应说明道理,形式应为内容服务。
从此,他专心从事平实流畅的古文写作,立志恢复散文,改革骈文,积极倡导古文运动。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先读书而后步入仕途,是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的惟一出路。
此时的韩愈经过了宣城的五年苦读以及长安的两年准备,终于获得了应考求仕的机会,而求学多年的韩愈能否顺利考取功名呢,他的仕途之路又将走向何方?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