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纸尿裤后,我妈决定去死,我没拦着...

法国,热闹的寿宴上,

餐桌上摆着各式各色的美味饭菜,儿孙齐聚一堂,其乐融融。

寿宴的主人公是老奶奶玛德莲,她今天92岁了。

不同于家人们的轻松喜悦,老奶奶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有些心不在焉……

当家人全部入座,奶奶面色沉重的缓缓开口:

“这辈子我很幸福,但我已经很累了,再变成你们的负担前,我决定两个月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家人们傻眼,面面相觑。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东西。

儿子怀疑父亲去世后,妈妈得了老年忧郁症,孙子怀疑奶奶得了阿兹海默。

只有女儿知道,母亲是健康的,她真的只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已。

而且她还知道,母亲是个决定了就会做下去的性格。

但就“因为体力不再,生活开始困难”就要结束生命?女儿不理解。

过了几天,女儿给母亲打了一天电话,到晚上还没人接,女儿感觉不对劲,便和孩子急匆匆跑去了母亲家,结果发现门缝中冒出黑烟……

女儿大惊失色,吓得火速打开门,发现是厨房的东西烤焦了。

厨房里有东西说明有人在家,

母亲,人呢?

原来,玛德莲因为早晨腰闪了一下,躺在卫生间的地上动弹不得,不知不觉就昏睡了过去……

幸亏及时发现,送去医院,有惊无险。

医院里,玛德莲经过治疗后好转,心情也好了不少,和身边因为心脏病发作被送来抢救的老大爷聊起了天。

两个人一脸轻松愉快,看这表情和语气,做梦都想不到他们的话题中心思想是“这些人咋非得让咱们活着不可,无语。”

有一天,女儿下班后去医院看望母亲,

结果母亲一脸怒色,看着她,掀起自己的患者裙。

母亲穿着纸尿裤。

玛德莲刚刚尿床了,大小便失禁是老年人的常见的生理反应,医院就给她发了老人纸尿裤。

可这深深刺痛了老人的自尊心。

“我也曾青春洋溢,充满力量,有紧实的肌肉,光滑的肌肤,靓丽的秀发,而如今时间带走全部,唯剩我瘦小佝偻,干枯老朽,甚至像小孩一样开始尿床……”

玛德莲不想被这么对待。

女儿一下子就理解了母亲的心,果断的说:“我们走吧,现在就走!”

两个人开车回家的路上,表情舒展愉悦,从内而外的散发着轻盈自在,嬉笑着说要好好大吃一顿。

吃完饭,女儿帮母亲洗澡,看着母亲衰老的身躯,点点老人斑,松垮褶皱的皮肤,不禁回忆起母亲年轻时的模样。

那一瞬,女儿彻底明白了母亲的为什么想结束生命,

她决定支持妈妈。

法国电影《最后一课》于2015年上映,豆瓣评分8.6,影片讲述了老人玛德莲,不顾家人的劝阻,决定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电影是由自法国前总理利昂内尔·若斯潘的母亲的真实经历和自传《那就10月17日吧!》改编而来。

这部电影上映后,即使是法国这种观念相对开放的国家,仍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因为这个主题太“大胆”了。

伦理法则、宗教信仰、影视作品、书籍……所有的这些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努力活下去。

而这部电影传达的则是:你有权利自主的选择“生命落幕的方式。

电影里的玛德莲已经活了九十二年了。

爱情、亲情、友情、背叛、平淡、痛苦、快乐、失望、幸福……她的人生像是大词典,早已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词。

她对自己一生没有什么遗憾,她有过爱她的丈夫,孝顺并事业有成的子女,自己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助产士。

她选择死亡,并不是因为不幸。

而是因为在她可预知的未来里,她会随着年月不断衰老。

早晚有一天,瘦成干瘪的皮包骨,她身上会插满管子,虚弱的只会呼吸,只有勉强会转的眼珠证明她还“活着”。

她连想象这幕都痛苦万分,尊严不允许自己的生命那般结束。

“那就用我自己的方式结束吧。”她平和宁静,毫无恐惧。

如果说死亡是苦味的,那么玛德莲的这种心态似乎就是外层的糖衣,把苦涩消解大半。

玛德莲临走之前,和自己的生命做最后郑重的告别。

看望了自己的老朋友。

仔仔细细的整理自己的物品,贴好标签。

她小心翼翼、格外温柔的把拿、抚摸着每个物件,脑海里渐渐浮现出鲜活的回忆,一种隐忍而深刻的怀念从心底蔓延开。

和玛德莲的坦然接受不同,子女的态度成完全的反差。

儿子不接受母亲的决定,到最后都不肯去看母亲一眼。

女儿一开始不愿接受,开始理解母亲的契机是她真的感受到母亲的“老”时。

想起一位作家谈起自己的父亲:

父亲老说自己看不清,“我”原本没有特别注意,以为是因为父亲年纪大了,眼睛开始花了,就象其他老人一样,视力会渐渐消退。

可当有一天,当“我”少有的,非常专心的看着父亲的脸时,才发现,父亲的眼缝被眼屎糊住了……“我”小心翼翼用棉棒给父亲清理时,父亲就能看的比较清楚了。

有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

父母的“老”可能是我们想象出的“老”,而真正的“老”,我们少了耐心去认真了解逐渐年迈的亲人。

为人子女,我们真正的在关心父母吗,还是自以为关心父母呢?

那天,女儿准备了丰盛的海鲜料理,上好的香槟。

她轻轻和母亲碰了杯,母女俩边说着“敬美好时刻!”,边露出幸福的微笑。

可是看着母亲笑意盈盈的脸,一种巨大且深刻的悲伤突然侵袭而至……

女儿急匆匆找了个借口,逃到母亲视线之外,努力着让自己平静,平静,却平静出了止不住的泪水……

“不能哭,不能让母亲走之前看到我哭,既然决定支持,我就要让妈妈安心。”

女儿整理好心情,回到母亲身边。

两个人,重新开始享受着美酒美食,谈论着过去的趣事,笑的脸色泛红……

玛德莲定下来了最终离去的日期:十月十七日,星期四。

晚上,家里所有人焦躁不安的等着母亲的告别电话。

电话铃声一响,女儿冲去紧紧的握着电话,眼睛发红,身子微微发抖,大气不敢出,紧张的听着对面的任何声响……

当母亲说我爱你时,女儿立刻回答:我也爱你,妈妈,我爱你。

女儿重复了两次,最后一次对话的机会,她拼命地想抓住多一秒,再多一秒……

女儿怔怔的放下电话,陷入一片沉默。

可能是因为母亲让她“间接经历”死亡,可能是母亲的坦然的态度感染了她……

“我对死亡,好像不再恐惧了。”

这也许是母亲有意无意教给她的最后一课。

玛德莲走了。

看完电影后,观众众说纷纭。

有人说玛德莲有点自私,根本不考虑家人;不珍惜生命,多少人为了活下去拼尽全力,而她却轻而易举放弃生命。

也有人认为,生命原本就属于自己,只要是自己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并能对自己做的决定负责,就没什么关系,要为自己而活。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做评价的人肯定都有其角度和原因,而原因来自于人们不同的成长经历,价值观,性格……

其实是否认同玛德莲,如何评价玛德莲,并不是最重要的。

电影不是为了引起争论,更不是狂妄的“要求”人们多多效仿。

电影只是为我们展开了一种观点,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人这样去面对和思考死亡。

原来有人面对死亡不是泪水、哭喊、撕心裂肺的痛苦和恐惧,原来有人是这样豁达坦然的面对死亡。

死亡是生命和每个人定下的契约。“以什么样的心态赴约”也许是我们所有人要学的“最后一课”。

玛德莲已经给出她的回答了。

你的回答是什么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