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芭蕉扇
作者:DionGlover
时间:2013-09-22
晓破阴阳,便识公母;人言翠云山芭蕉洞住着位铁扇公主,她有把芭蕉扇,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
或曰是扇能灭火,还是女可灭火??依笔者论之,两者皆可…
小说中的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面容委实不算亮丽,且看这首颂子:
头裹团花手帕,身穿纳锦云袍。腰间双束虎筋绦,微露绣裙偏绡。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手提宝剑怒声高,凶比月婆容貌。
前三句还好,大体意思是“发型好看体态端,打扮入时x金x莲x短”;直到最后一句“凶比月婆容貌”才揭发出了老牛宁愿离家再配的原因,这一句也将前三句的美妙形容霎时间粉碎的干干净净;作者创作的这首歪诗所用的技巧跟当今某些摄像大师采用之手法不谋而合,镜头开始的时候,总是从下往上推,画中美女“高x跟x短x裙x黑x丝x袜,凹凸有致大波浪”,当大师鼓足勇气将画面对准脸的时候,屏幕前的观众忽觉背脊发凉,因为眼前美女的长相与身材实在相差太远,几乎让人不忍直视…此类人物一般被称作是脖子以下美女抑或背影美女…显然,书中的铁扇仙就可归于此类…
月婆,在古代用来形容坐月子时面部浮肿的女性抑或脸型呈月牙状的怪异菩萨…
月牙脸,以今人之话论之,便是正宗的鞋拔子脸…
试想新婚之夜,月黑风高,酒过三巡的老牛钻进了芭蕉洞的红纱帐中,新娘子催促曰:“天杀的,今日大吉,还不配夫妻耍子。”老牛唯唯诺诺,不知所以,正要点灯,新妇又云:“勿须点灯,夜黑方便,正好成事。”
… …
老牛酒醒,要照亮出恭,当荧荧灯火映在新妇脸庞之时,他霎时吓得跌了个趔趄…屎也被憋回了七成,惊叹曰:“姐姐,你可真败火啊…”
铁扇仙可以灭火之流言便是典出于此…因此世间酷爱脂粉俗色之少年,家中都应按时供奉其金身,管保你真阳永在,青春常存…
那么看官又要问了,既如此说,那粗笨的老牛跟貌丑的罗刹女又为何能生出“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的胖娃娃呢???红孩儿大号圣婴大王,虽说在火焰山修习三昧真火三百年,但实是婴孩之体,世间万物在诞生之初都是比较美妙的,刚出生的小牛犊子是可爱的,月子里的婴儿皮肤都是软软的,也不会有什么鞋拔子脸,猪腰子脸的样貌轮廓,所以,圣婴大王的可爱几乎是一种必然;再者,号山土地曾有一句“那红孩儿是牛魔王所生,铁扇公主养的”,此话也不禁令人产生遐想…
其实,铁扇公主跟牛魔王红孩儿本来是没有多少关联的…
杨景贤创作的《西游记》杂剧中,便有唐三藏过火焰山的章回,驻守此山的正是罗刹女,她本是风部下的祖师,因带酒赴蟠桃宴而被贬下凡间,其姊是骊山老母,而且二十八宿中的四木禽星皆与她有亲…孙行者过山时,言语冲撞,使她心生恨意,因此不愿借扇;
而后出现的《西游记平话》中,也有师徒过火焰山的故事,但是铁扇公主跟书中的红孩儿怪依旧没有任何关联…那么将牛魔王,红孩儿,铁扇仙合为一家的创意到底来源于谁呢??
就在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诞生不久;江浙地方的民间,对故事的演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版本,这部民间杂剧叫《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里面有句唱词是这样的:“庞婆,你是上界执幡的罗刹女,凤毛,你是善财童子。”从此开始,风部正神铁扇公主跟鬼子母的小儿子爱奴儿第一次搭上了关系…这部民间杂剧也成为淮安人撰写《西游记》的重要参考资料…
至于牛魔王,其本相乃是一头八百丈高,千余丈长的大白牛;此牛在印度佛教中寓意大乘教法;又于法华经中被称颂千遍,其与佛家的渊源委实深厚;他是《西游记》作者的添加人物,并不见于小说之前的文艺作品中,老先生安排他于西牛贺州火焰山出现,并与孙悟空有三轮大的争斗,最后归附佛家;正是隐喻“大乘佛法位于西,悟道还须三乘”之意…
书中之火焰山位于女儿国与祭赛国交界之处,绵延八百里,也阻隔了两国大多数的商贸往来,于唐僧师徒来说,面前这座烈火炎炎的高山,挡住了西去的必由之路,所以非过不可;小说中八戒与唐僧之问答亦富有深意: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此语乃寓意经在西方,火亦在西方,欲取真经,便要经历火中试炼…火焰山于我等普通大众来说,也指代面前难以克服的障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又能指代特定之事…
1937年8月13日,我x爱x国x将士与日x寇以上海为战场,展开了长达四个多月的淞x沪x会x战,最终,因各种原因惨败下来,国x家之金融文化中心上海于当年11月12日全面沦陷…此时,立在中x华x民x族面前的火焰山便是来势汹汹的日x寇…
于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便应运而生了…1940年,万氏兄弟由敌后根据地回归上海x沦x陷x区,此时已有大量动画短片制作经验的他们得到了新x华x联合影业公司的资助,准备从充满反抗精神的孙悟空入手,拍摄一系列具有抗x战x救x亡意义的好电影,他们最初的计划并非《铁扇公主》,而是《大闹天宫》;但由于此时上海消极抗日风潮弥漫,又有日x寇的诸多阻挠,所以将台本换成了《铁扇公主》,其实只要有孙猴子在,反抗精神可是随叫随到的…在制作过程中,团队遇到了新华撤资以及国府要求更改字幕等等挫折…但万籁鸣,万古蟾以及编剧王干白从未气馁,终于在1941年夏天,将这部由两万张画稿组成的八十分钟长篇动画巨制搬上了大银幕…
影片在尊重《西游记》原著的基础上,又为主角们添加了新的个性,如结巴的沙僧,喜爱打扮的铁扇公主等等;本片的原始字幕中,打头的便是一句抗x日标语,“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争取胜利”,后来被已在重庆的国府发觉,并特别授意剧组,不要激怒日寇,要做x媾x和之想…所以字幕只能替换成“教育儿童”,但是影片中的内容并未受到影响,唐僧四众虽然各有各的小毛病,但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牛魔王在本片中被塑造的异常强大,悟空要集齐三兄弟的力量才能打败他,他们商量对策时的那句“打倒牛魔王”也说出了我华夏儿女“干x翻x日x寇”的决心…
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终于在电影上映的四年之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对亿万中国人来说,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团结起来,这世上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此话于抗战时适用,于和平时期适用,于未来依旧适用;还请诸公共勉…
其实,最早把铁扇公主搬上大银幕的电影人也来自上海,1929年,明星电影公司的李萍倩先生联手影后蝴蝶,推出了默片《铁扇公主》…
20世纪六十年代,大批由大陆迁往香港的电影人开启了港片的黄金年代,其中,邵氏旗下的何梦华与程刚都来自上海,他们于66年到70年间连续打造了四部与西游有关的电影,其中,《铁扇公主》便是第一部,本片制作于1966年,由当家武生岳华出演孙悟空,当家花旦丁虹出演铁扇公主,展开了一段奇妙的故事,这段故事既有对小说的改编,又有对原著的传承,称之为雅俗共赏亦不为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程刚竟然将火焰山与白骨精连起来写,当真是前面灭火,后面生火,四众的磨难没完没了…
电视剧方面,自央视版热播之后,接踵而至的浙版和张版都采用了“火焰山”这一脍炙人口的故事段落,但综合评论,三版的水平也在伯仲之间:央视拍的妙趣横生,虽弱化了原著含义,结尾较为粗糙,但剧情节奏比较流畅;张版贵在完整,但改编效果以及叙事节奏差的一塌糊涂;浙版重视给女性角色加戏,而且脑补了孙悟空与牛魔王五百多年未曾来往的原因,但对原著改编过多,亦有失当之处…
若要知过山之难,熊火之恶,三版之优劣,且看《三调芭蕉扇》
本集视频地址:https://b23.tv/ep3271251.
本集片长只有55分钟,囊括小说中的三回内容,其题目直截了当,在原著中十分显眼,分别为《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猪八戒助力破牛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这位作者笔法豪放,于丹道提及甚少,多是直截了当的文风,与前面回目的老道士丹经大相径庭…
2. 《三调芭蕉扇》的拍摄时间实际上要晚于《误入小雷音》和《孙猴巧行医》;剧组于86年9月远赴新疆火焰山,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外景摄制,后来又辗转到南方万里之外的广西桂林,拍摄了翠云山等等景色…
3. 不知列位看官可曾记得上一次心猿复归是什么时候,那一次猪八戒智激美猴王,孙行者洗身救圣僧,离了宝象国正好行经莲花洞;而此洞中之妖王亦有一把芭蕉扇…那扇乃是五行之中取出的灵光火,只能生火;而此处悟空回转的第一站又遇到了另一把芭蕉扇,这一把实乃昆仑灵宝,太阴精叶,善能灭火;行者两次复归,两次遇扇,而扇分阴阳,遂主五行调和,去火灭风之意…关于这两把扇子,很多索隐派闲人喜欢莫名惊叹:那一把阳扇属于老君,而这一把阴扇为罗刹女所有,她们一定不干不净,有点干系…岂不知我天朝自炎汉开始,就有拿蕉叶编扇之习惯,到魏晋时,产于岭南的芭蕉扇已成为地方特色,采购之人甚多,其物美价廉,扇之生风的属性深得百姓的喜爱,成为上国人物纳凉的常物,论之芭蕉扇,你可拥有,我亦可购买,数量不限,多买包邮,何须如此珍贵???设若此时笔者亦手拿一把芭蕉扇,此扇可以生风,难不成笔者亦与老君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小说中,作者称八戒的耳朵大如蒲扇,众所周知,蒲扇即等同于芭蕉扇,如此说老君炉里不光炼出了九齿钉耙,还顺手把猪耳朵给卤出来了…
4. 师徒四众行经火焰山时,正是三秋时节,四季之中,唯秋字有“火”,若是夏日路经,此山反倒失了颜色…央版的拍摄季节正好吻合…
5. 天山东麓的火焰山,古名叫做“赤石山”,而维x语又称其为“红山”,此山东西长一百公里,南北宽九公里,虽不是绵延八百里,但却酷热异常;传言其酷热之原因与地表煤矿自燃有关…火焰山乃是杨导为剧组定下的第一批取景地之一,她甚至没有去实际踩点就做了决x断:火焰山的景当然要去火焰山取。此山可算是《西游记》的魔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接口,因为九九八十一难中,唯有火焰山,流沙河等少数几个特殊地貌在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书中之火焰山很可能就取材自这座位于东x疆的古山;而流沙河则与礋西戈壁沙海有不小的关联…
6. 斯哈哩国乃是老猪杜撰之国,说起来却是朗朗上口,何也??此皆仿声字之故,斯,哈,哩若是分着读出,自有一番风趣,设想我等要吃那刚出屉的热馒头,入口前就得“嘶”,而下一步就必须拿嘴吹,于是“哈”,最后一步落入口中,便是“哩”可这世上就真的有什么天尽头国??亦问斯哈哩国之原型位于何方??元末明初时,泉州贸易兴盛,阿拉伯x回x商络绎不绝的来到中华做买卖,在当时的阿拔斯帝国之辖区内,还真有个“天尽头”国,又叫“茶毗沙”国;此国最早见于旅行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这本书的成书时期正好与《西游记平话》相仿,可见,平话应有参考此书之可能…
7. 火焰山旁是红砖红瓦的庄院,老者穿着虽然简朴,但也衣食无忧;现实世界中,火焰山下面便是高昌古城,如此优厚的取景条件,杨导没有不用的道理,于是故事的开头就与原著有了较大的分别,款待长老的老者反被长老以馕易水,引出了铁扇仙的故事,这一段改编虽然乍看上去逻辑通畅,但与小说塑造之人物性格严重不符;罗刹女乃是自幼修持的女仙,十年所求之物不过四猪四羊,花红表里,这些东西与去火耕种比起来是九牛一毛的,村民们没有理由付不起…后来出现的张版和浙版都完整还原了这位老者的家世,从庄院上看,起码算是小康…
8. 山下之村人着实奇怪,挨着熊熊烈火,不单把房子刷成红色,就连卖糕的小车也是通红,可见这世上真有热不死的人…这卖糕的小哥看官们可要注意了,唐长老刚要问若灭邪火去求谁的时候他歌声便至,且一语道破玄机,世上怎会有如此凑巧之事??且看他的原话:“不冷不热,五谷不结。若知糕粉米,敬求铁扇仙。”此处妙笔与翠云山樵夫的答对相映成趣,可谓两处凤点头,足见作者文风之老辣…
9. 上镜出演村民的都是吐鲁番本地的维x族x朋友,其中与悟空对话的老者并不会说汉语,拍摄的时候,六小龄童跟他都是各说各的,最后再由配音完成台词的串联…2006年左右,猴子还回到火焰山,看望了这位老者,其人高寿,如今依旧不会说汉语…
10. 火焰山路阻正西大路,而翠云山又位于庄院的西南方向,此两山方向大体一致;如此说来,要求铁扇仙,可能就要穿越火焰山,山中之灼热,在村民眼中不值一提,笔者说他们不怕热可是错了??依我看,山民皆非凡人,各个都是铜脑盖,铁身躯…而且他们见到三个妖怪徒弟,竟全无惧色,也说明其来历不凡…(真的想多了)
11. 昴日星官曾言木母黄婆乃是修炼之体,理应不怕热,但他俩在火焰山却实实在在的被烧烤了一把“沙僧只叫:'脚底烙得慌!’八戒又道:'爪子烫得痛!’”何以会出现如此惨相??若深究起来,此火亦非凡火,乃是八卦炉中的文武火,修炼之体又怎样,照样耐不住烧…(感觉作者想多了,这里应该是体现徒弟们人性的那一面,后面猴哥还被糕点烫了一下,总不是糕点也是文武火烤得吧,这应该是古人为了生动有趣采取的一种描写手法,再说了,修炼之体都耐不住烧,那凡人咋办,不早没了)
12. 火焰山炎热异常,师徒四人刚画上妆,马上就被汗水冲花,最后杨导也没办法了,“火焰山就该这么热,冲花了更好,就这么拍吧。”
13. 因为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热砂,所以上山下山都十分困难,剧中沙师弟闫怀礼的这处跌倒实际上是个真跌,因为砂子太滑,而道具行李又太重…拍摄前,杨导为了减轻沙僧的负担,还特意准许他脱掉了脖子上的佛珠…摄制师徒四人山上漫步的远景时,因为隔的距离太长,杨导拿喇叭喊都没有用,所以这些镜头都是演员们凭感觉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之后出现的张版浙版,既没有杨导的取景条件,也没有敬业到极限的演员,表现师徒四人满头大汗多用往脸上喷水这样简易的方法处理,如此拍摄,其效果可想而知…
14. 有道是“英雄好汉纳x九x妻”老牛区区两个妇人,家中还远不至于妻妾不合,我们虽能从“大王宠幸新婚,撇弃奴家,今日是哪阵风把你吹来了。”的话语中读出一丝嫉意,但铁扇仙对他的嗔怪之意也仅止于此,其程度远不及诸版影视作品表现之万一,更不会有一见老牛跟公主的倒影,拔剑就砍的冲动…理学兴盛以来的中国社会,对女人的要求向来是三从四德,四德中的“妇言”,“妇功”里就明言禁止正室对丈夫纳房的干预,妻妾生恨,乃主正妻不贤,家族不祥之兆…我x们x伟x大x的x社x会x主x义x文x明x国x家,向来主张一夫一妻制,所以建国以来的诸版《火焰山》,都喜欢将玉面公主塑造成第三者…依粗妇言之,她就是名副其实的“狐狸精”。
15. 罗刹女的扮演者王凤霞老师是刀马旦出身,在吉林省京剧团演了一辈子铁扇公主,早在本剧拍摄之前的83年,她的第一部京剧电影《火焰山》刚刚上映,杨导其实在做央视戏曲部编导的时候就知道王老师的大名,要拍《火焰山》,罗刹女的角色非王凤霞莫属,于是她顺理成章的入组,并且兢兢业业的完成了角色,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时她已罹患癌症,容颜较之82年瘦削了许多…但是王老师硬撑病体,不单跟组拍完了本集的剧情,还顺势参加了87年初的《西游齐天乐》晚会,可见她的敬业精神以及其对自己塑造之角色的特殊感情;1993年,癌症晚期的王凤霞老师离开了我们,羽化升仙,一定也会如罗刹女那样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修成正果…她也是本剧中最早离开我们的演员;一年之后,王母娘娘万馥香也回归天庭,留下了观众的声声嗟叹…
16. 本集的后期制作在二十五集中也算是最晚的,属于最后一批完整配音的剧集;其中,里坡因为要回归八一厂,筹备《大决战》的拍摄,所以猪八戒的配音临阵换将,改成了托塔天王王玉立;另外,北影厂的四位悍将陈阿喜,李立宏,李易和张涵予也进入剧组,开始着手于路人和妖怪的配音工作;在本集当中,陈阿喜献声铁扇公主,而李立宏则为牛魔王和火焰山土地说话,替维x族x老汉讲汉语的乃是李易,他们在本集之后的配音角色笔者亦将会在未来的杂谈中有所提及,看官可持续关注…
17. 实话实说,对于猪八戒这个角色,笔者更喜欢里坡的配音,王玉立先生虽然在配音界也是一等一的好演员,但是声音高亢没有杂质,配老猪显得有些绵软暗弱;而里坡老爷子也是粗嗓粗腔,但内里却覆盖着一层金属音色,尤其在八戒发狂的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
18. 结合书中铁扇公主貌似月婆的描写,我们可知洞中的毛女也非是绝色人物,既然称之为“毛儿女”其身上便肯定有与毛相关的特征,何况侍女若是漂亮,牛王又怎会远赴积雷山做*河蟹*婿??所以此女不单不漂亮,还有可能十分丑陋…但是书中又称他不施粉黛,自有道心,亦说明其貌虽不扬,也别有一番气质;当然,笔者这番推论与杨导设定的《西游记》是大不一样的,在她眼中,大到铁扇公主,小到毛女,都必须美,都必须妆容精致…论之与原著的相似程度,张版的毛儿女最深得我心,不施粉黛,一身蓝衣,委实是个修道者的模样…
19. “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草路难寻。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翠云山这位樵夫在笔者眼中,可与灵台方寸山之樵子,火焰山下之卖糕小哥合称为西游三巨头,抑或是三清化身也说不定;悟空若是真有禅心,这首歪诗的寓意怎会不识??“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正是在为大圣引路…
20. “大丈夫鉴貌辨色,只以求扇为名,莫认往时之溲话,管情借得。”樵夫并非凡人,所言之事也自然是妙谛真理,若依此计,一可避免拼斗,二可过山,岂不是两全其美??行者此时称谢,而后来却未曾采纳: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所为者何??又有澹漪子汪象旭论曰:“人言行者善于变化,何不变成山民来求扇子??”依笔者看,此时作者已是骑虎难下,笔锋再难更改,添加樵夫之角色本就是在为文章增色,而本回书的大部分脉络还是与《西游记杂剧》相近,因此矛盾也必须凸显,不然故事就进行不下去了;老先生用了最生硬的手法来转移读者的疑问;所以,樵夫的出现又可看作是一处败笔,因为这条合理的建议严重影响了后面的故事逻辑…
如此看来,杨导删去樵夫引路这个情节反而为小说缕清了脉络,可谓妙笔…与杨导的选择不同,张版和浙版都拍摄了这个段落…
21. 翠云山芭蕉洞位于广西桂林芦笛岩,距离火焰山何止千里,实有万里之数…
22. 杨导设定的铁扇公主,相貌必须是美的,但服饰却依旧比较尊重原著,除了团花手帕以外,其他装备皆与书中形似…近年来的两版《西游记》,其造型都不如老版多矣,张胡子果真是个直肠子,文盲脑子,因为罗刹女是牛魔王的妻子,所以就要把牛角也安到人家的脑袋上???还有那个奇葩的妆容,眼睛下面贴着亮片小星星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两年没有x性x生x活,眼冒金星的节奏??至于浙版,披散着头发,穿着一身绿纱袍,就差带顶绿帽子了…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出现的两位铁扇公主,投胎之前都是韦爵爷的屋内人,在张胡子版《鹿鼎记》中,胡可出演苏荃,刘孜扮演方怡…
23. 在前11集首播大受欢迎之后,央x视终于鼓起勇气,买回了以前因资金不够而“忘了买”的ADO特效机软件;从铁扇公主砍猴子的特技画面看,人物终于有了点立体感,不再是一张纸片了…
24. 孙行者因有留云之能,所以只被扇飞了五万里;若是凡胎凡骨之人,被扇到则要飘个八万四千里;既如此,那十万八千里的西行之路亦是弹指一挥的行程,行者只需借到宝扇,冲他那脓包师傅顺势一扇,可不就到西天了…
25. 行者回忆道:“自上年蒙盛情降了黄风怪,一路上不知历过多少苦楚。”那么上年又是哪一年呢??有心的看官自可算出,此时已是师徒西去的第七个年头了,而路经黄风洞乃是取经第二年发生的事,中间正好相隔五年,五年五万余里,也就是说四众在这段时间的平均西行速度是一年一万里…
26. 出于简化剧情的需要,编剧邹忆青将八万四千里减了三千里,这种改编无关痛痒,亦可忽略不计…除非孙行者拿着扇子扇师傅,不然他用不着计算里程…(此处是作者笔误,应该是减了三万里,电视剧中台词是“五万四千里”,正好是筋斗云一半路程)
27. 前面笔者已经说了,若论芭蕉扇,广义上说,皆是天地产生的物件,谁家的芭蕉扇是人生出来的呢??所以两把芭蕉扇都是天地生成的设定也说明不了太多的问题,规劝某些索隐派达人不可妄加猜测,何况书中既然明言“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罗刹女养的。”我等读者就要遵从这种设定去阅读,设若小说中的每一条描述都要怀疑,那倒不如自己去写一本...
28. “我当年受如来教旨,赐我一粒'定风丹’,一柄'飞龙杖’。飞龙杖已降了风魔,这定风丹尚未曾见用,如今送了大圣,管教那厮搧你不动,你却要了扇子,搧息火,却不就立此功也?”在西方佛祖眼里,火焰山遇难是四众逃不掉的,而且释迦也早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29. 罗刹起源于印度的神话传说中,本是手段高强的魔怪,亦分男女,深晓阴阳;后来随着佛教的东传而被我中华文明所吸收,在元朝的很多杂剧中,罗刹女已不再是佛家的信徒,而成了道教的神抵…
30. 孙大圣说“原物奉还是君子,借物不还为小人。”愿诸位看官皆学君子,莫作小人…
31. 从茶沫和茶色观之,此茶必是高碎,剧组真是节俭,连口好茶都不让公主喝…
32. 笔者在之前的杂谈就曾提过,悟空善于以吃喝来形容踢打,在他眼中,打一棒是陪酒,坐一下便是吃茶,这回他又钻到嫂嫂肚子里奉茶去了…“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猴子也知礼仪廉耻,也明脏净,设若行者自罗刹女下面出来,可不就是嫂嫂生出小叔子,不明不白了么??
33. 若说老君之扇子与铁扇公主之扇子乃是阴阳一对,那么悟空第一次借到的假扇子又是何物??难不成他们家不光老公老婆之间有第三者,雌雄扇子之间也有第三者??所谓假扇,无非是因其无法灭火之故,虽不能灭火,亦有他用,不然铁扇公主也不会留着它,所以扇子在西游记中并非唯二之物,而且互相之间也并不存在真假的关系,只是用途不同而已…
34. 真假扇子灭火的镜头都是剧组后期在北京军艺影棚内单独制作的,看官们可以轻易分辨出真景假景的区别…
35. 火焰山土地“身披飘风氅,头顶偃月冠,手持龙头杖,足踏铁靿靴。”乃是道人模样,本剧中的土地,装扮有失特色,穿着富户员外的衣装…比较起来,反而是张版土地的打扮比较符合原著的描述…
36. “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此乃是火焰山的成因,若问此为何火,小说亦有描述:“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火焰山之火实乃老君的炉火,若以成分论之,应为文武火,而非某些看官想当然的三昧火;看到这儿,某索隐派大师可要钻桌子了,是老君用三昧火,还是悟空的肚子里有三昧火???三昧一词,原本也来源于印度,拼作“Samadhi”意指正心行处,入定寡欲的人生诉求;而后被佛教吸收,发扬成了“持戒、禅定、智慧”之三无漏学,随着佛教东传,此词也被东土本地的道教所吸收,成了丹道中的三股火,即是鼻火,肾火,膀胱之火;大圣闹天宫之时,五行倒置,真金生火,肚中之火即是三昧中的肾火,主躁狂犯上之意…
37. 那喜欢思考的看官们又要问了,红孩儿之三昧火号称在火焰山修炼三百年而成,那他到底跟谁有关系呢;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不可妄加猜测,因为红孩儿已被作者指定了父母,所以我们再去质疑他的出身就仿佛是挑战原著,依笔者看,是毫不可取的…依某位大师所言,红孩儿的三昧火必是有人教的,那悟空腹中的三昧火又作何解释呢???
38. 玉面公主郑益萍别看在剧中跟行者吵得不可开交,剧外却是六小龄童在浙江省昆剧团的同事,她的入组也有猴子的引荐之功…郑益萍长得皮肤白嫩,倒真当得起玉面公主的称谓…如今她已移民米国多年,21世纪初,六小龄童去北美做演讲时,据说曾与其会面…(看大神作品,最常见的就是多年后六小龄童和谁谁谁又见面了)
39. 李贽对老牛老猴感情生分之成因的分析可谓透彻;阎浮世界,人海茫茫,前一秒交心之朋友下一秒也会因种种原因出现龃龉,何况是那生来就无甚情分的妖魔走兽;悟空于五百多年前,官迷心窍,一心上天,抛弃了妖的身份,彼时虽与老兄弟们没有割袍之事,但已有割袍之意,而后应对天宫征伐时,只管自家猴妖,不顾其他七十二洞妖王之死活的绝情相信也会被兄弟们看到眼里,大家这时的意见大约是:他自作孽,与我等无关。其妖情凉薄可知…而猴子前翻戏弄嫂子,后来又恐吓二嫂的举动更是让老牛生厌,与之相比,兄弟谋生的堕x胎x诊所被端以及儿子被迫当上公务员的仇倒都在其次了…
40. 本剧中老牛的兵器是一对大环刀,虽与原著不符,却是依照戏曲中的设定而来,京戏有此改编也是出于区分猴牛的考虑,毕竟金箍棒和浑铁棍这对兵器,如果都放到舞台上,离远了看就是两根拖把棍,无甚气势…不过电视作品毕竟不同于京戏,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让老牛配上原版兵器才能显出威风;张版对牛魔王浑铁棍的设定就颇为符合原著,兵器成浅黑色,棍子的质感很好,两头都雕刻着无数骷x髅,象征x大x力x王x本领高强…
41. 牛魔王与玉面公主的家位于桂林七星岩,旁边正是芦笛岩…若论摩云洞的设定,笔者更喜欢张版,“摩云”二字,从字面上解,取摩天扶云之意,乃是暗示此洞位于高山云端之上,张版之摩云洞正好符合这个特点,能够搭建出这种出色的场景,也说明了中国电视技术几十年来的进步…
42. 这摩云洞位于火焰山正南,而唐僧师徒过火焰山之后只有月余时间就来到了祭赛国,可见碧波潭与摩云洞亦相距不远…
43. 明初,海上贸易通畅,非洲商人和阿拉伯回x商经常将珍奇动物运往天x朝x上x国,何况三x宝x太x监郑和最远曾抵达过东非麻琳地,想必明朝人对于非洲动物也有所认知,不然也不会塑造出碧水金睛兽这种萌物来,此兽水陆两栖,体型庞大,若论及陆上动物之模板,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河马来…
44. 这头碧水金睛兽是由武指項汉和班底演员叶以萌两人扮演的,他俩都是戏曲演员出身,又有充足的舞狮子经验,出演活蹦乱跳的大怪物可谓人尽其才…(厉害了)
45. 悟空一探碧波潭的大部分剧情都被杨导舍去了,只保留了牵兽变牛的桥段…因为剧组设定的重头戏显然不是猴子偷兽,而是猢狲戏嫂子…
46. 八戒攻破摩云洞并不是与悟空探碧波潭同时进行的,而是发生在故事的末段;杨导将剧情改成了双线叙事,而且把剿杀玉面狐狸的功劳记到了老沙头上;如此一来,第六十一回题目中的“猪八戒助力破魔王”的情节就不算充分了…剧组对老猪算是一路黑到底了,西行路上木母的功劳本就不多,还被沙老三分去不少…
八戒道:“今日天晚,我想着要去接他,但只是不认得积雷山路。”土地道:“小神认得。且教卷帘将军与你师父做伴,我与你去来。”
47. “我因他害孩儿之故,披挂了,轮宝剑出门,就砍那猢狲。他忍着疼,叫我做嫂嫂,说大王曾与他结义。”此一句铺垫不可没有,说明猴子与老牛认识在先,罗刹与牛魔洞房在后,因此铁扇公主原本并不是认识猴子…
48. “行者戏罗刹”一段,二王之表演堪称绝赞,王凤霞老师表面嗔怪,实际欢喜;而王夫棠则兼具猴子老牛两种性格,逢场作戏,又游刃有余…完美的烘托出了小说中的诙谐气氛…
49. “面赤似夭桃,身摇如嫩柳。絮絮叨叨话语多,捻捻掐掐风情有。时见掠云鬟,又见轮尖手。几番常把脚儿跷,数次每将衣袖抖。粉项自然低,蛮腰渐觉扭。合欢言语不曾丢,酥x胸x半x露x松金钮。醉来真个玉山颓,饧眼摩娑几弄丑。”罗刹女果真是Nice body,看后也令笔者浮想联翩,若此时前来借扇的是那凡夫俗子,估计就要颠鸾倒凤,将修行放之脑后了;而猴子乃是天生地养,天地间第一个会修行之人,此等脖子以下的粉骷髅,焉能入他的法眼??巧合的是,本回给铁扇公主配音的陈阿喜在后面还要调戏猴子一回,那就已经是贫婆国镇海寺的故事了,笔者留个悬念,到时再说…(这一等,就是七年,你知道我这七年是怎么过的吗?)
50. 为了更好地展现假牛王和真罗刹的温情时刻,阎肃还特意创作了一首《芭蕉扇浪漫曲》,曲子虽然跟《猪八戒之歌》《弼马温之歌》无甚区别,但词却写得别有一番风趣…
《芭蕉扇浪漫曲》
作词:闫肃;作曲:许镜清;演唱:李小护、王淑芳
女:趁你不在家,孙猴来捣乱;要过火焰山,硬借芭蕉扇;气凶凶,耍野蛮,哎呀!我的夫啊!奴一呛苦处向谁言。
男:贤妻休埋怨,老牛已回转,悟空他再敢来,把他的猴头砸烂;芭蕉扇儿交给俺,哎呀!我的妻呀!俺好好收藏在身边。
女:扇儿交给你,为妻新放宽,快快收藏好,免得出麻烦。摆着灯,设酒宴,哎呀!我的夫啊!奴为你接风把酒端。
男:扇儿接到手,不禁笑开颜,有了好宝贝,不怕那火焰山,叫公主你仔细看!哎呀!好嫂嫂哎!俺不是牛魔是猴仙!嘻嘻嘻……
女:见他原形现,吓得我心胆寒,万恶的小猴头,将我来欺骗,千刀杀,万刀砍,哎呀!我的天啊!我只恨没把你看穿!
男:嫂子你休恼怒,不必把心担。借你的芭蕉扇,用完之后就归还,也算你功一件,哎呀!好嫂嫂哎!帮助俺师徒上西天!
齐:大圣出洞去,公主泪涟涟。忽听一声喊,真牛回家园。追上前夺宝扇,哎呀!我的天啊!好一场大战在眼前!好一场大战在眼前!
51. 芭蕉扇的咒语“嘘呵吸嘻吹呼”严格来说三版就没有一版念对的,央版是最接近原著的,但是观众根本听不清楚,张版和浙版的口诀与小说都有极大差别,不知是编剧有意为之,还是演员的口误…
52. 本集剩下的剧情,就进行的相当草率了,牛魔回转之后,先是骗到了扇子,然后与悟空八戒打了一架,化出本相之后被哪吒砸了几圈子剧集便宣告结束了…有太多的细节因为条件所限而来不及展现…(的确,少了牛魔王和铁扇仙的结局)
53. 原著中,火焰山大战的高潮才刚刚开始,猴猪两兄弟与牛魔前前后后有三番比较大的争斗,第一次两人逼得魔王退至摩云洞,第二次牛王拿棍与悟空乱战,木母扫荡摩云洞,其中猴牛之间还有精彩的七十二变斗法;而第三次老牛又逃到芭蕉洞,拿出老婆的双剑再战,并且变身为千丈白牛(张纪中版是变了石牛,没看出来有啥本事),兀自抗争不休…杨导最初的打算是要至少拍出两次争斗,其中白牛虽然无处找寻,但是力大的公牛却还是可以找到,于是她在桂林旧机场搭景,引入数头带角的真牛,准备大干一场,未曾想动物毕竟不如人听话,老沙闫怀礼和老猪马德华在斗牛的过程中还受了伤,剧组在放火烧牛尾巴的时候镜头也总是跟不上,所以最终此拍摄计划被彻底搁浅,无奈之下,杨导只能先筹备《西游齐天乐》的晚会,一直到87年底,剧组才在军艺礼堂完成了假景斗牛魔的拍摄,不过这个版本正如观众所见,其意境比起小说来差之万里,给人一种拍了还不如不拍的感觉…(个人看法:看齐天乐里那段花絮,用真牛的话实在危险,只能说是无奈之举)
54. 火焰山之磨难,西方与天界皆有所警觉,并积极的提供帮助,很多喜爱原著的朋友往往质疑火焰山土地的权限,因为他这时候也成为金公木母被激发的一个外因,率领阴兵在后助战,其实作者对此亦早有铺垫,书中这位土地曾经明言:“若借得此扇,一则扇息火焰,可保师父前进;二来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灵;三者赦我归天,回缴老君法旨”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很简单的从字面上提炼出几条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不算猜测,都是作者告诉我们的;首先,前文讲过,这个土地原本是兜率宫烧火的道人,则正是太上老君的下级;第二,道人因悟空踢倒丹炉而被贬为土地也是原著所说,既如此,他便有了立功赎罪的想法;而这个功如何立呢,当然是要灭掉自己遭贬的真凶——火焰山之火;其三,下界之时,老君必有嘱托,肯定是你如立功,必会重返天界一类的说辞,而且老君之法旨很可能是指熄火救人…如此一来,此土地尊老君之法旨,率领阴兵立功赎罪的行为因果齐全,逻辑充分,并无疑点…而且道人三番五次向金公木母强调救火和过路的重要性,并未提及牛王多少,可见他对事不对人,并非如某索引派大师所幻想,要除掉大x力x王…
55. 牛王变化为千丈本相时,已引起了护持长老的三十九路穷神的关注:
他两个大展神通,在半山中赌斗,惊得那过往虚空一切神众与金头揭谛、六甲六丁、一十八位护教伽蓝都来围困魔王。
于是报信的报信,传话的传话,天界与西天就开始派人来救了…并不存在两路人马蓄意剿灭牛王的说法…设若罗刹女愿借宝扇,相信牛王依旧可以过着一妻一妾的逍遥日子…
56. 五百年前有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独斗三十六员雷将,五百年后,今有火焰山平天大圣独斗西方四大金刚外加天界李天王父子…可见这大圣不是白叫的…结拜之人皆非泛泛之辈…
57. 在中国繁复杂乱的神话体系中,佛家的四大金刚和道家的四大天王之形象往往是相互重叠的,但是《西游记》细分的很好,看官们要注意了,此次出场的四大金刚并非是天庭上的那四个门卫,而是佛家的罗汉,他们分别是: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58. 杨导为本集故事设定的主题是过山灭火,而不是降伏牛魔,所以夫妻俩后来的故事也不在拍摄范围之内,若是未读过原著的朋友,看到最后会一头雾水,问曰:“牛魔王哪儿去了?”答曰:“继续跟罗刹女过着没羞没臊的日子…”
59. 小说中的大x力x王x本身就是白牛,在佛家经典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必归西方;而罗刹女也是西方人物,此后自然另有功果,作者给出的结局是令人满意的,可惜至今没有一个版本遵照原著拍摄,央版直接忽略掉了结局,一个合影了事(可怜的沙僧又被遗忘了);张版则赦免了牛魔,让他变成了人形,继续过一夫一妻的日子(铁扇公主和牛魔王被收走了法力,感觉有点扯,尤其是牛魔王,被收走法力后居然成了人身,我有点怀疑人生)…浙版直接让善财童子献身省亲,搞出了个大团圆结局(其实还行),其实写到这里,剧集的主旨已不是灭火过山了,而变成了家庭伦理剧…
60. 八戒喝道:“泼贱人,不知高低!饶了你的性命就彀了,还要讨什么扇子,我们拿过山去,不会卖钱买点心吃?费了这许多精神力气,又肯与你!雨蒙蒙的,还不回去哩!”
木母真是可爱至极,说他精明,倒真精明,要卖扇子买果子吃;若说傻,却也真傻,卖扇子乃是小聪明,拿着扇子给老和尚来一下才是真功德哩…(看原著这段时觉得八戒很不地道,还好后面悟空还是还了扇子。)
61. 第六十一回回末这句歪诗,乍看上去晦涩难懂,其实也很好理解,前半句“坎离既济真元合”中坎卦与离卦正好相对,乃主阴阳调和,逢凶化吉之意;而“水火均平大道成”中的“水”指前不久刚刚经过的通天河,“火”则代指火焰山,预示水难火患已然弥平,前路宽阔,正好西去…
87年底完成后期制作的一共六集,乃是第十七集《三调芭蕉扇》,第十九集《误入小雷音》,第二十一集《错坠盘丝洞》,第二十二集《四探无底洞》,第二十四集《天竺收玉兔》以及第二十五集《波升极乐天》,这六集的所用的片尾与第一版片尾略有不同,其中,有四处景色是新加入的,笔者将其作为本回杂谈之彩蛋分享如下:
画面一:此景取自四川九寨沟珍珠滩,为87年夏天拍摄《错坠盘丝洞》时所得…
画面二:此景取自云南瑞丽,为87年春天拍摄《天竺收玉兔》时所拍…
画面三:此景取自广西桂林,为86年秋天拍摄《三调芭蕉扇》时顺手拍摄…
画面四,五:此景取自吐鲁番戈壁沙漠,为86年秋天拍摄《三调芭蕉扇》时所拍…
话说牛魔即去,山火亦平,阴阳融合,自身之灾厄方平;但他人之苦难尚未得免,若知四众如何解脱金光寺僧人之劫难,且看第十八集《扫塔辨奇冤》…
《阴阳论》全文共计约两万五千字,若合作一篇,当为笔者开启杂谈之最…此文耗费心力,实为笔者一家之言,切勿当真…
本篇杂谈作于2013年9月22日——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