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时三个不合理:陈胜做大太快,骊山囚徒太狠,刘邦入关太顺

公元前221年,大秦虎狼之师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07年,刘邦大军兵抵咸阳,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亡。

“奋六世之余烈”以一统天下的大秦,从得天下到失天下,只用了短短15年。

秦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以军事帝国起家的秦国最不该因为军事原因灭亡。

而事实是诡异的,在秦国灭亡前夕,秦帝国居然要释放骊山刑徒以抵御起义军,这给了人们一个明确的信号:秦帝国,缺兵。

如果经过连年作战,秦帝国士兵在战争中大量消耗而出现缺兵,那倒可以理解,但事实却是,章邯释放骊山刑组建骊山军团时,距离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于是便产生了一个问题:除了北方王离带领的长城军团,和南方任嚣和赵佗带领的岭南军团,大秦帝国真的没有其他军队了吗?

而另一个地方也十分不合理: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时,带领的只是了九百戍卒,而也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其队伍就壮大到兵数十万,车千乘,且直接打到秦国境内,甚至间接威胁咸阳。

陈胜做大的速度是不是有些太快了?陈胜哪来的那么多兵?

迫于无奈,章邯释放骊山刑徒组建骊山军团(人数约20万),这支由刑徒组建的骊山军团自组建以来就战斗力爆棚,用几个月打到秦国境内的陈胜吴广起义军,也在几个月内被骊山军团消灭。

消灭陈胜吴广起义军后,骊山军团又与各路起义军交手,胜多败少,即使是面对项梁领导的楚军,也能先败后胜,最终竟以一次偷袭直接干掉项梁。

当然,一些人将这种情况解释为:秦军战斗力碾压起义军,即使是骊山军团这样的杂牌军也比各路起义军(甚至包括楚军)强得多。

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在巨鹿被项羽以少胜多全歼的就是王离的长城军团,妥妥的精锐,而在主力长城军团溃败后,章邯收敛兵力继续与项羽对峙,凭借的还是这群刑徒组成的骊山军团,给人的感觉是,精锐长城军团的战斗力还不及杂牌骊山军团,这十分不合理。

如果你细心观察巨鹿之战前的细节,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章邯的骊山军团与王离的长城军团都驻扎在巨鹿附近,长城军团要听章邯调遣,精锐听杂牌军调遣,这又是什么道理?

巨鹿战事正酣时,刘邦由武关入咸阳,期间没遇上什么像样的抵抗,刘邦的军队不是越打越少而是越打越多,虽然巨鹿前线战事吃紧,但是咸阳乃秦帝国都城,周边防守怎么能如此薄弱,大秦帝国建立起就建立了中央军团,这只负责拱卫中央的秦军精锐在刘邦入咸阳时,为何不见踪影?

这又是一个疑问。

现在,让我们试着去解答以上这些疑问。当然,解释这些疑问的最终目的是回答一个更大的疑问:大秦帝国灭亡的速度为何如此之快?

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首先了解的,是大秦帝国的军事制度。

虎狼之师出自于哪?

秦国强大源于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核心目的是富国强兵。

农业时代,最重要的财富应该就是粮食,而如果以产粮多少来判断秦国是否达到了富国的目的,那么可以说,就整个秦国而言,这个目标基本上是达到了。

强兵自不必说,大秦虎狼之师横扫六国鲜有敌手,秦军能够统一六国靠的就是所向披靡的大秦锐士。

商鞅变法的两个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而达到这两个目的的途径就是秦法,秦法严苛,赏罚分明,让秦人或自愿或被迫地去遵从。

简单来说:秦法几乎堵上了秦人所有上升通道,只留下两条:种地,当兵。

秦国有相当严格的兵役制度,每个成年男子,到了一定年龄(通常是17岁)都必须服兵役,到60岁才能免除兵役(有爵位的56岁)。

服役的成年男子称为“卒”,“卒”又分“更卒”、“正卒”与“戍卒”三种。

成年男子开始服役时,首先充当“更卒”,更卒服役周期是1年1个月,服役地点是地方,事实上,更卒主要负责的一些劳动性质的工作如修城墙、道路,疏通水道,养马等,大多是一些非军事类工作,其中涉及的军事训练也不多。

“更卒”满1年后,就会成为“正卒”,正卒的主要任务就要涉及到军事训练和维护地方治安了,而正卒的服役地点,也是地方。

正卒服役满1年后,就可以转为戍卒了,戍卒的服役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守卫边疆,第二种则是守卫皇城,当然,守卫皇城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只有出类拔萃者才能有这份殊荣。

请注意,秦国的兵役制度告诉我们一点:秦国,是有京师禁卫部队的,而且是由大秦虎狼之师中的精锐组成。

好了,根据秦国的兵役制度,我们可以看出,秦帝国的军队分为三种:京师禁卫军,边境军和地方军。

在秦末大战中,边境军的去向是明确的:王离的长城军团回援,与章邯的骊山军团一同对付起义军,最终在巨鹿被项羽击败,全军覆没;任嚣、赵佗的岭南军团,直接关闭五岭四关,切断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在岭南割据。

关于地方军的记载不多,在各路起义军首领的传记中,都会有那么一些关于这些悲催的地方军的记载,他们的命运大多是被起义军干掉或投降,而且,各路起义军在对付这些地方军的时候似乎没有太多的大仗硬仗,真正的大仗硬仗似乎都是跟章邯的骊山军团和王离的长城军团打的。

而相比于地方军和边防军,最诡异的就是作为大秦最强精锐的京师禁卫军,历史关于他们的记载,几乎为零,而且,当刘邦入咸阳时,遭遇的抵抗的烈度也相对较低。

我们不禁要问:大秦的京师禁卫军,哪去了?

“消失的中央军”,强悍到不正常的刑徒军

让我们先看看大秦的京师禁卫军的组成。

京师禁卫军分三部分:郎中令军、卫尉军和中尉军。前两者人数较少,只有万余人,后者人数较多,有5万多人。

因为秦帝国在关中起家,其都城也在关中,所以一些学者称秦帝国的京师禁卫军为“关中军团”。

秦国灭亡的这一段历史中,这支数量有5,6万人的大秦帝国的最精锐部队,其去向成谜,如果刘邦在进入关中灭亡秦帝国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烈度并不是十分强的抵抗是秦帝国的京师禁卫军,也就是关中军团造成的,那么我们不禁要说一句,这所谓的大秦精锐,战斗力也太一般了吧?

那么,是否有另一种可能,刘邦入关时,面对的并不是京师禁卫军或者说关中军团的主力,关中军团的主力实际上身在别处呢?

这种可能当然存在。

让我们再去看看在秦末战争中,由章邯释放骊山刑徒临时拼凑出来却战斗力爆棚的骊山军团吧。

据说,这支军团有20万人,这支军队从组建开始就顶住风头正盛的陈胜吴广起义军的凛冽攻势,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消灭了号称有几十万大军的陈胜吴广起义军。

从后来的表现上看,骊山军团打满全场,是大秦帝国最后的守卫者,反倒是主力军王离带领的长城军团显得平庸。

就算骊山刑徒们个个都是亡命徒悍不畏死,而且这些人中大多服过兵役,有一定的军事素养,但是这战斗力未免有一点太强了吧?

在讨论骊山军团战斗力为何如此之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似乎要首先讨论另一个问题:骊山军团被释放的刑徒们为什么不造反?或者说,精明的章邯,为什么敢认定这20万骊山刑徒被释放后不会造反而会跟着自己对付起义军?

当时,大秦帝国已经岌岌可危,陈胜吴广兵锋正胜,对于这群刚刚被释放的骊山刑徒来说,造反似乎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让我们把上面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想:大秦的精锐京师禁卫军关中军团去向成谜,由释放的骊山刑徒组成的骊山军团不但不造反,反而战斗力爆棚,差一点就帮助大秦帝国翻盘了。

一些朋友可能已经想到答案了:组成骊山军团的可能不止有骊山刑徒,其骨干其实是关中军团。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一切疑问就都说得通了。

关中军团是秦军中的精锐,常年驻守京师附近,对于大秦帝国有很高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战斗能力也没得说。

但关中军团人数只有5万多,面对数十万起义军,数量上还是有些少,况且这样的精锐部队如果拿去跟起义军近身肉搏多少有些可惜,于是章邯提出释放骊山刑徒补充兵力。

有精锐关中军团压阵,这些刑徒不敢造反,也反不了,在关中军团的带动下,这支部队的整体实力也会很快得到提升。所以,骊山军团自组建起就有很强的战斗力,能打硬仗。所以,在巨鹿之战,长城军团与骊山军团汇合时,指挥两大军团是骊山军团的章邯。其实战斗力强,地位高的不是这帮骊山刑徒,而是本来就是精锐的关中军团。

如果这一切成立,那么另一个问题也很好解释了,刘邦入关中进抵咸阳时,遭遇抵抗的强度不高,因为负责守卫京师的禁卫部队已经掺入了骊山军团,此时正在与项羽对峙,刘邦入关时,他们分身乏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邦攻克咸阳。

好,如刚才所说,秦帝国的部队可以分为三部分:京师禁卫军,边防军和地方军,边防军的去向明确不必讨论,京师禁卫军去向成谜,但最可能的去向是构成了骊山军团的骨干,因为有京师禁卫军这样真正的精锐压阵,刑徒组成的骊山军团才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而现在,该说一说,大秦帝国中,数量最多,但是在秦末大战中似乎并不出彩的地方军,随便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人如何快速做大?第二,大秦帝国的另一支边防军岭南军团为什么选择割据,而不是回援?

戍卒叫

《阿房宫赋》以一句话概括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戍卒叫。

《史记.陈胜世家》对于陈胜及大泽乡起义的背景是这样介绍的: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当然,这句话存在争议,争议主要围绕到期不至是不是要被斩首,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以后可以好好讨论。

好了,让我们回到主题上了,结合《史记》和上文提到的秦朝兵役制度,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陈胜吴广带领的这900人,本身就是军人。

因为根据秦朝的兵役制度,经历过更卒、正卒两个阶段的人才有资格称为“戍卒”。而正卒阶段是要接受军事训练的。

秦灭六国后,领土扩大数倍,统治百姓数量也扩大数倍,这就导致了秦国不可能只依靠原秦帝国的人来统治国家。

在地方统治时,秦帝国通常将原秦帝国的官员派出充当令守等重要官职,但是负责具体工作的公务员还是得用当地人。

士兵也是一样,疆域的大幅扩大,需要的兵力也大幅增加,秦帝国不可能让所有的士兵都由秦人担任,组成地方军士兵和基层军官的主体还是当地人。

这就造成了一个可怕的结果:在大秦帝国的土地上,有大量受过军事训练的由原六国之人组成的军队,这些军队如果刀刃向外,将会是维护大秦帝国统治的利器,但如果他们刀刃向里,也会成为摧毁大秦帝国的可怕力量。

当地方军开始思考是继续效忠于秦帝国还是加入起义军的时候,秦帝国对这些人的管束是相当薄弱的,因为如果地方认同大于对秦帝国的认同成为一种共识的话,那么秦帝国派到地方的地方官完全就成为了孤家寡人,被干掉是很容易的事。

《史记》中也有相关的记载:

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

项梁、项羽吴中起兵的第一步也是杀会稽郡守,得兵八千,这八千人中相当一部分就是殷通手下的地方军。

结合陈胜吴广和项梁项羽叔侄起兵经过,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秦帝国的地方军直接被起义军收编,成为反秦战争的中坚力量,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秦末战争就是一场秦国地方军对中央军和边防军的战争。

通过地方军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大秦帝国的地方军对于故国的认同度是明显超过对于秦帝国的认同度的,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一句在当时流行的诅咒: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亡秦必楚

如果仔细观察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行军路线,你会发现,其在原楚国境内时,不但没有遭遇什么大的抵抗,反而是力量炸裂般的成长,而当打到原秦国境内时,就遇到了抵抗。

陈胜吴广起义后,秦帝国在原楚国地区的统治不是一点点被瓦解,而是直接崩溃,很多原楚国人杀秦国派的令守完全是一种自发行为。

除陈胜吴广等大型起义军外,原楚国境内小规模的起义军不计其数,而且消灭秦军的中坚力量,毫无疑问就是原楚国力量。

六国皆为楚所灭,但楚国人的反秦热情却明显更高,这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秦法与楚国格格不入,秦国统治者没有因地制宜作出变通,造成楚国全国上下对秦国的无比痛恨,这其中涉及一些生产方式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之前的写的一篇文章“亡秦必楚”,秦法能让秦国崛起,但却从基因上就与楚人不兼容

现在让我们看看那支一直到秦国灭亡也没有回援的岭南军团吧,秦始皇派兵征服百越之地后,向当地移民,移民者大多是罪犯、流浪汉、乞丐、商人、赘婿等社会底层人。

而移民也要考虑距离与成本,所以,移民者中楚国人数量相当大(距离近)。

岭南军团中六国之人占比很大,副帅赵佗,就是最后割据称王的那个,就是赵国人,于是一个尴尬的情况出现了,岭南军团从上到下都对秦帝国没有认同感。

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岭南军团不回援了。

好了,这就是秦帝国末期发生在中华大地上一些事情的背后逻辑,理解了这些,秦帝国灭亡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原六国之人对于秦帝国没有认同感。

秦帝国以军事手段统一六国后,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自信的认为其制度适用于一切地区,能解决一切问题,最后造成了原六国之人皆不认同秦帝国的局面,奋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天下之大秦,最终落了个二世而亡的下场,这或许有些可惜,但历史没有如果。

今天,我们的主体民族是汉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秦朝虽然完成了军事上的统一,但真正做到文化上统一的是汉朝。

它的建立者,那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没有六世之余烈可以继承,但是他不盲目自信,他懂得实事求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