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说文人
自由共道文人笔,
最是文人不自由。
都说文人们是最争取自由的群体了,可文人们又常是最不自由的人。作为文人,要讲气节。陈寅恪先生素来主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1930年,他作《阅报戏作二绝》:“弦箭文章苦未休,极门奔走喘吴牛。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嘲讽文人因奔走权门而丧失自由,丧失独立人格。本文借用陈先生名句开篇,试图聊聊中国文人种种,也聊聊有趣却无奈之人生。
岁月不居,青山不老。不管您开心与否,时间老人总在不紧不慢的走着,历史也在慢慢悠悠的述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岁月总在有情无情书写着平凡和不平凡。
中国的文人,居于主流的应该是满口仁义道德之儒者。他们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宏大理想,以“修齐治平”为手段,以“一人兴则一家兴,一家兴则一国兴”为目标,前赴后继,唱响了一曲曲道德高歌。
于是,历史上留下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写下了方孝孺诛灭十族不改其志的悲壮传说,文天祥的《正气歌》感动了无数中华仁人志士。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也成了文人的最爱。梅傲寒冬,兰花清秀,菊花淡香、竹子虚心,常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常常流入文人的入花鸟山水画以及文章之中。
然而,道德的负荷毕竟太重。有的文人,在疲惫之余,选择了老庄,选择了超然物外物我两忘。
不读老庄,不知天地之妙;读了老庄,又恐负了一身骄傲。
世人谈及老子,常念“无为”二字,说到庄周,不过“逍遥”而已。如果把“无为”理解成顺其自然,也许还好,如果理解成“什么都不为”,恐要凉凉。“逍遥”,本是一种豁达开朗的主观意识,倘若被当成是悲观厌世,避世出尘,有何其美。
道德千言,囊括天地。虽然篇幅不长,却阐述了天地之间最基本的定律,为人处世,修身治国,尽在其中。时人多喜断章取义,不解真谛,拾明珠而以为笑谈。或昏昏然,不知所以。
老庄太玄,回归本源。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围城》一书中以一个生命的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道出了人生处境的尴尬和窘迫。人对此浑然不知,洋洋自得,或许虽有所知却也无奈,偶尔也被它深深刺痛。但这往往却是生命的真实。
自欺欺人被人欺,也许是人生的三部曲,不管哪种文人,都得尊重人性,尊重生命;不管哪种人,面对生命的风风雨雨,都得学会释怀。
“围在城中的人想突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大抵如此”,这也许是对生命真实的最好诠释,方鸿渐赵辛楣等不过是生活的演绎。
岁月不居,青山不老。“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透析生命之真实,也许就不会“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过好每一个当下,是一种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