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德哲学看企业文化的核心:人是目的,而非手段

文丨蔡梓润 · 主播丨苏木

企业的目的是盈利。

但企业盈利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诉诸于企业本身,而要诉诸企业文化。

成功的企业,都有成功的企业文化。如同为一架冰冷的机械注入灵魂一般,这个企业文化,在企业盈利之余,要为整个企业提供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解决“为何盈利”的问题。

内观己心——形形色色的企业文化

邓晓芒先生归纳出中国当前企业文化的三种类型:官商文化,儒商文化和佛商文化。这三种文化,是否既能盈利,又能解决“为何盈利”的问题呢?

所谓官商文化,是从计划经济年代流传至今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企业为官僚主义所垄断,分配方式则有所谓“大锅饭”“铁饭碗”的中国特色说法。官商文化在进入市场经济中时,便会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权力将成为以权谋私的资本。这是所谓“权力寻租”,所谓“权贵资本主义”。这种企业文化,既无法盈利,又无人文关怀,是没有前途可言的。

所谓儒商文化,则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儒家所谓“仁义礼智信”,具体到企业文化中,成为通俗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重视诚信,重视个人修养。像《大宅门》中,药商发现自己进了假货,当街把价值多少万银元的药材烧掉,以维持信誉——中国老字号的招牌就是这样立起来的。但是,所谓“富不过三代”。如何能确保代代传承的企业家始终保持崇高道德水准呢?——这或许也是老字号越来越少的原因。这种企业文化,虽然提供了崇高的人文关怀,但却无法持续盈利,终会被市场淘汰的。

所谓佛商文化,则来源于佛教,特别是“禅宗”。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它不重视外在的戒律,这反而与市场经济规律相容:你“无为”了,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的“看不见的手”便开始起作用。佛商文化,可以说是这三者中最富有活力的企业文化了,但却抛掉了人文关怀。佛商文化非常“空”,我们也因此在“为何赚钱”这件事情上迷茫。

外察世界——成为自由人

官商、儒商和佛商都有缺陷,企业应该超越这三者,构建新型的企业文化,但从何入手呢?

就如斯多葛哲人所说,符合蜂巢利益的,也符合每只蜜蜂的利益。企业盈利的目的,势必也应该与劳动者劳动的目的相一致。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把“企业赚钱的目的”转化为“我赚钱的目的”,去试着触及企业文化的核心。

问题转化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答案:实现“车厘子自由”“山竹自由”“买房自由”“旅行自由”……诸如此类的回答,近年来非常流行。

通过内观己心、外察世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形形色色的目的,归根到底触及了一个词:自由。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台词说到的那样: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

要完成自己,成为自由人,这是企业文化中每个人赚钱的真正动力。

自由分为很多等级:余华的《活着》中,福贵的自由是“活着”;杜甫的诗歌中,自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现代,是要有言论的自由、出版的自由、人权的自由……

但自由,到底是什么呢?

启迪多元思维——康德的“实践理性”

康德的自由论建立在实践理性之上。实践理性又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日常的实践理性,一个是道德的实践理性。

日常的实践理性,按邓晓芒对此的通俗解释就是“算计”:你算计我,我算计你,在博弈中,通过理性来协商,最终达到最好的结果,实现双赢。很明显,这一层次的实践理性,解决的是“企业如何盈利”的问题。

道德的实践理性,在乎的便不是双赢的问题了,它在乎的是人的自由意志是否能不自相矛盾,是否能够自我协调。

这是什么意思?《论语》中有一个类似的疑问,子贡问夫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道德的实践理性,就是要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个问题触及了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了,依上文所述,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自由”,而自由在康德看来,就是所谓“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即保持自由意志的一贯性。

比方说,你今天做了一个决定,但是过了两天就后悔了,于是做了另一个决定,再过了几天又后悔了,重新做了第三个决定。在康德看来,这样的时候,自由意志是在自相矛盾的,是被外界的纷纷扰扰牵着鼻子走的,在这个意义上,人是不自由的。

康德认为,人的真正本质应该是这样一种自由意志的一贯性,他称之为“人格”。一个高贵的人是具备人格的,具备人格者可以实现自由。

在这里,我们得到了自由的内涵——即一个人得以实现自身人格。企业文化应该与个人目的相一致,所以企业文化必须尊重劳动者的人格。

企业文化如何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呢?能否做到“终身行之”呢?

正心正举——“人是目的,而非手段”

在这里,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有一个振聋发聩的原则:你要如此行动,即无论是你的人格中的人性,还是其他任何一个人的人格中的人性,你要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当作目的,绝不仅仅当作手段来使用。

这句话经常被简化成: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这可以成为企业文化的内核。

这句话的理解通常很简单,好像是在说领导高层要推行仁政,要关心员工疾苦。这些内容当然也并不排除,但最根本的东西不是这些。最根本的是:尊重人的人格,做到公平、正义。

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所以,人格上的平等应当成为企业文化的起点。有一些企业家深谙此道,不仅仅把工人当成劳动力,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

在尊重人格的基础上,企业合理分工,员工各得其所,在充分发挥员工各自才能的同时,实现整个企业的有机统一,这样子的企业才最具有竞争力。也就是说,尊重人格的企业,可以将公司目的和个人目的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企业的凝聚力,让企业可以力往一处发,劲往一处使。可以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得到最多的利益。

反过来,得到利益之后,尊重员工人格的企业可以合理分配,让员工拿到应得的那一份,实现员工的自由。自由被满足、被实现的员工,反过来有更大的热情,为整个企业添砖加瓦。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可以看到,这个循环是从尊重员工人格的企业文化开始的。不尊重独立、平等的人格,就无法合理分工,一盘散沙的企业无法盈利,即使盈利也无法合理分配,这样的企业走不长远。在整个环节中,企业文化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企业如果重用走后门进来的人,让有才华的人去开车当司机;如果让员工熬夜加班搞996,但加班费却始终不见涨,那都是不自由的。前者是分工的不合理,后者是分配的不合理。归根到底,在现实中企业实现自由的举措,无非是这两点:分工合理,分配合理。

企业在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时,要牢牢记住这一点:所谓企业,是一群为了实现自由而走到一起的自由人的合理分工的利益共同体,而不是一个人以另外一群人为棋子的博弈。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康德说:“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康德的实践理性论,可以说综合了企业如何盈利(日常实践理性)以及企业盈利的目的(道德实践理性)两个问题,可以为构建企业文化提供很好的借鉴。

对企业文化的构建,企业家应具有一往无前的决心。而优秀的企业家,就是践行“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认定一件正确的事情后,一往无前,直至成功的人。

·end·

(0)

相关推荐

  • 一年40万字的康德三大批判读书笔记背后,会得到怎样的感悟

    2020年5月11日到2021年3月24日,317天的时间,写下63篇.近40万字的阅读分析后,完成了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的初步 ...

  • 企业文化的“核心三个层面”:一 精神层面...

    企业文化的"核心三个层面": 一 精神层面: 文化.哲学.理念.价值观 二 制度层面: 运营制度.企业制度.管理制度 三 形象层面: 企业标识.建筑物.企业VI.企业宣传等

  • 吴春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高绩效

    3843字I 需7分钟阅读 管理咨询业务合作:曹老师 13910018612 或 富老师 13699120588 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华为的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员工的认同,华为已经形成了独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价 ...

  • 从经营场景看企业文化的两个维度:价值观信条与组织氛围

    氛围管当下,文化谋长远 尽管有些公司的价值观或文化信条是相同.趋同的,但当你进到一个公司,亲身感受到的企业氛围显然不同.因此,我认为企业文化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它强调的.外化了的价值观信条,另一个维 ...

  • 一家公司怎么样,看企业文化就知道

    选择公司,和选择伴侣一样,也要选择和自己三观一致的公司. 以下,Enjoy: 常识君|有话说 作者:霍辉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表妹毕业了,刚想问问她参加工作的体 ...

  • 从谷歌的经验看企业文化中与时俱进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公司应该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否可以有变化? 首先提及此前与合伙人第一次创立公司的经历.当时他们从没在意过"价值观"的问题,因为公司规模比较小 ...

  • 用友的企业文化真是让人捉急

    前不久我才写了一篇关于企业文化的文字,没几个人看. 可是,没有人看,你们就以为我不会写了吗?大错特错,我从来不会因为全世界的人都不支持,所以我就不去做,从来不会,以前不会,将来也不会,当然,只要不犯法 ...

  • 技术可以买,管理买不来。企业文化环境聚人...

    技术可以买,管理买不来.企业文化环境聚人留人用人,文化与激励制度融二为一,老板魅力可以吸引人才,而非留人用人的根本,根本在于文化制度,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才是企业如狼似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 企业文化|从六个维度看企业战略

    战略形态是企业在一个时点上所处的综合状态,这种状态是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综合决定的,决定了企业的赢利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势.战略形态是企业进行战略规划的起点,只有充分了解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形态,才能对企业 ...

  • 陈春花:企业文化是长期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陈春花:企业文化是长期核心竞争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