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二法,唯静心

文丨彦珠 · 主播丨北屿

进入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以来,身边前所未有地充斥着各种声音。

每天一打开微信,各种新闻文章和聊天记录,五花八门的观点言论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冒着尖尖角直逼你的眼球。

事实上,这个互联网的“春笋”,根本不论雨前雨后,也不管春夏秋冬,总能暗暗冒起尖尖角,占据各种版面,让你避之不及。

这些言论,恐怕大多数是无用的;少数有用的观点,被扎堆在了大量无关的内容中,寻找之难、辨别之累,我想少有人可以幸免。

如何能够在这样眼花缭乱的环境下,不被众多事情所左右,尽快地找寻到对自己生活真正有帮助的那一部分呢?

我想,无二法,唯静心。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01

增强心理弹性

往一个固定形状的器皿里装东西,能装下什么、装下多少,都必须依据这个器皿的容量与形状。

装不下,再往里塞,器皿就爆了。

人的心灵,也是一个器皿,时时刻刻被装入不同的生活事实。

生活事实往往来自外界,它不可能根据个人心灵的形状量身定制。

如果我们的心一直是固定的容量与形状,那么,随着各种生活事实汹涌而至,总有爆满的一天。

爆满的心灵,没有了腾挪呼吸的空间,就会难受、烦躁。

想要心灵舒适,需要让它充满弹性。摒弃固定的形态,让心灵形状随着生活事实的多少和大小变化而变化。

能够容纳得下多种事实形态,并且能够在心灵中,给各种形态的事实找到最合适的地方,融合消化它们。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生活的形态无穷无尽,无穷无尽的形态,其实就是没有形态。而最适合心灵形态的器皿,应该也就是:无器皿。

道,是不拘形态的,而器,是固执形态的。

生活事实往往无常,它根据不同场景不同个人,演化出不同的样子;固执既有的形态去收纳无常,自然破绽百出,烦恼不止;只有以不拘应对无常,才能处处变通,化解种种不确定。

事事都能顺畅容纳,心,就容易安静。

02

在虚华中清醒过来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个杯子里的水,一开始,它在那里,却不完全自知;

这时候,我们眼里看到的山与水,是自然认定而理所当然的。

当人生开始往前走,途中不断跃入眼帘的景象,就如同往这杯原本无味无觉的水中,不断地加入尘埃,让这杯水变得浑浊;

这时候,我们看到的山水,便不再只是彼此。我们会错把山看成水,而水,时不时也变成了山,这似山似水幻化出来的影影绰绰,如春天一来,五颜六色的花朵刹那间争相绽放般,几欲迷人眼。

当人生越来越明白,抵御虚华的眼光越来越锐利,水杯中的尘埃也就不再群魔乱舞般肆虐,而是渐渐沉入最底部;

杯中水再度清澈。这时的清澈,与一开始的自然认定不一样,这时的清,是拨开云雾见天日后的清,因为经历过了黑暗,这次的清,更明白,更坚定。

所以,彻悟之时,山仍是山,水仍是水。天地虽大,只一席地、一缕光、一面山水、一个人,眼帘开合便是心门,踱步进退才是世界。

看清了山水,明白了天地,心,如同尘埃沉底的水,静了下来。

03

给欲望做减法

曾有记者问米开朗基罗,你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件巨作的?

米开朗基罗回答说:很简单。我只是在一块巨大的大理石身上看到了大卫,我所需要做的,是凿去多余的石块。

什么是多余的呢?不能实质性地构成主体的那些部分。

它们好像也紧紧依附如影随形,好像也不能缺少,但是,仔细详勘,它们在整个过程中,尽管喧哗嬉闹,其作用与结果,却只犹如过客般,忽然而已。

有一篇寓言故事:顽皮的小猴下山,先摘了一颗桃子;没走多远,看见玉米丢下桃子,发现西瓜丢下玉米,看到野兔又丢下西瓜去追兔子。结果,小兔子一溜烟没了踪影。小猴子什么都想要,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乱花渐欲迷人眼。”什么花都好看,什么花都想采。急匆匆步入花丛中,只见众花嬉笑,独独看不清了自己的脸。

欲望的兴起,伴随的是浅层的快乐与满足;然而,如同一棵大树必须有根深扎才会稳固,若想从欲望中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深耕其间,伴随其经历成长的挣扎与苦痛,才能有丰收。

不断迎合浅尝即止的欲望,消费了心灵浅薄的激情,永远到达不了真实的收割。

而心灵也如同无根的树木,随风吹,随雨倒,没有一刻宁静,更谈不上安静。

过多的欲望,如同那些包裹在《大卫》外部的多余石块,它们紧紧地蒙蔽住心灵对外张望的眼光,让我们经常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安静,就是看到最简洁的内心线条,留下真实有用的,凿去多余的。

研凿的过程,就是让心灵扎根的过程。随着《大卫》渐渐浮出水面,心灵建筑的一砖一瓦也就结结实实地搭建在了地面。

有了家,心,就安静了。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