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故事:第一次坐飞机
1975年2月9日从北京乘飞机回南宁的机票封面
今日话题:坐飞机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火车票、高铁、长途长途汽车票,一票难求,想回家,就坐飞机呗!算你任性,可在上世纪70年代,能够坐飞机回家过年,那才是真正的牛逼。
现在只要有钱,什么人都可以乘飞机。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只有县处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坐飞机,还要出据相关证明才能买到票。
1975年2月9日从北京乘三叉戟飞机回南宁的机票,当时票价111元人民币。
这也不奇怪,因为当时我国飞机少,大飞机只有几架从前苏联进口的伊尔客机和4架从英国进口的三叉戟客机,其中还有一架三叉戟客机于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时摔在蒙古的温都尔汗。
1975年2月9日从北京乘三叉戟飞机回南宁时的登机牌
我很幸运。1974年12月下旬,我们一行三人(另两个是天津下放到西林县古障公社卫生院的王凤文和广西医学院下放到乐业县新化公社卫生院的苏永龄),送《液体疗法》书稿到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当时离我国传统节日春节不远了(1975年2月11日是春节),我们打算不回广西过年了,等定好稿后再回来。
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位姓陈的领导很有人情味,1975年2月6日,他得知此消息后,对我们说,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还是要回家去。你们准备一下,买点东西回去与家人团聚。现在近年关了,火车票不好买,从北京到南宁还要花两天两夜多,赶不及了,你们坐飞机回去吧。他的一席话,使我们这几个从老区去的普通医生感到特别温暖,一股暖流将北京的寒意驱散了。
因为在当时,我们都没有资格坐飞机。在这位领导关怀下,人民卫生出版社分别为我们三人买了回南宁的机票。因为王凤文要回西林,路途较远,得提前走(当时从南宁到百色要走1天,从百色到西林要走2天,第一天到隆林,第二天再从隆林去西林),他于1975年2月7日先行搭伊尔客机(苏制)回南宁,我和苏永龄于2月9日乘三叉戟回邕。
这样,我们三人都可在年三十晚回到家。当天在飞机上,从机窗眺望茫茫的天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敢相信那是真的。看到那在脚下飘浮的白云,我忍不住拿出很低档的东方牌135相机,对准机外的白云按下了快门。那时是不许在飞机上用相机的,但我不想错过这一难得的机会,就用从百色军分区借来的军大衣(见下图)挡住相机,偷偷地拍照。
在飞机上拍照时,我用身上穿的这件军大衣挡住相机,不让他人知道我在拍。
拍完之后,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能在飞机上拍天上的景色,紧张的是因为违反当时不能在飞机上拍照的规定,担心被发现后要受处分。当飞机到达南宁上空时,想到万一在机场被抓,将无颜见人民卫生出版社和本单位的领导及自己的家人,吓出一身冷汗,脸色发青。同行的苏永龄医师紧张地问我出了什么事?我不敢直说,就推说是晕机。下了飞机后,一切顺利,我的心才放了下来。
此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常叫我去北京编书,而且往返多是坐飞机,都是出版社买的单。我也因此而成为百色的“新闻人物”。
1975年2月9日在北京飞南宁的飞机上 用东方牌135相机拍的机外云图,镜头分辨率低,云的层次不大分明。
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了,大飞机也在自行研制之中,平民百姓坐飞机就像坐火车、汽车一样方便,没什么新鲜了。但回顾30多年前第一次坐飞机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心潮难平。
本文原载2011年8月7日《广州日报》“老照片的故事”(本人推荐发表后才通知作者)
作者简介
陆钦尧,壮族,1945年2月-2017年1月,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甘田镇人。中共党员,家庭医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实际执行总编)、主任编辑。1998年获广西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勋章;2006年获广西科普创作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中国科普作协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普作家”奖,出版专著多部。
仅以此文,沉痛悼念恩师陆钦尧先生逝世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