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庐陵来寻味——皇寮书院【19】

(0)

相关推荐

  • 刘立夫 | 朱熹对湖南有三大贡献,值得湖南人为他立一块碑

    朱熹对湖南有三大贡献,值得湖南人为他立一块碑 朱熹虽然是福建人,但他对湖南的贡献超乎你我的想象.他两次到湖南,第一次是37岁的时候来湖南讲学,第二次是63岁的时候来湖南做官.另外,他49岁在江西任职的 ...

  • 【书院文化】游览刘孝标讲堂洞

     游览刘孝标讲堂洞 2019年7月初,应文友柳哲之邀,我来到了婺城区罗店镇,当时他自北京归来,就租住在到金华北山的公路边的一幢楼的三楼上,他将其居室美其名曰:传道书院. 这日傍晚,他邀我一同到九龙村去 ...

  • 河东沟村儿童参观黄堡书院欢庆六一佳节

    5月30日上午,沐浴着灿烂的晨光,河东沟村百名少年儿童齐聚黄堡书院,欢庆六一儿童节. 黄堡书院院长和谷勉励孩子们,继承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书院常务副院长周占魁表示,希望与近邻父老 ...

  • 千古庐陵来寻味——吉水鉴湖【20】

    文章自得方为贵, 景由天然尤称美. 鉴湖公园坐落在105国道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吉水县城中. 吉水鉴湖,水质清澈,湖面如镜.古人又常以器皿盛水作为镜子,因此"鉴"字的引申 ...

  • 千古庐陵来寻味——吉安古樟【18】

    眼中有樟,处处人间美景: 心中有海,那那马尔代夫. 樟树,已然成为江南历史.文化与美景之象征.江南多佳木,樟木透幽香:有村便有樟,无樟不成乡. 樟树底下走一走,神轻气爽九十九. 在江南,樟树最为寻常, ...

  • 千古庐陵来寻味——吉安的桥【16】

    老树枯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中国是桥的故乡,可谓桥的国度.有一首歌叫<北京的桥>,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京腔京味十足的流行歌曲,唱出了无数国人对家乡的美好情思. 桥兴于隋,盛于宋.桥像美 ...

  • 千古庐陵来寻味——白鹭洲赋【15】

    庐陵郡东,赣水夹流.仙子化白鹭,舍身托洲生灵救. 淳祐年间,逢时起焉:雅士开基,传道名流. 沐古城遗风,享城郭之便,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科考取第非唯一,行己有耻第一宗: 文山正气传今古, ...

  • 千古庐陵来寻味——风雨沧桑话后河【14】

    景若佳时心自快, 心还乐处景应妍. "后河"之由来,也许是庐陵先人把南街当作城市之门面,门前是赣江,街后小河称之"后河"."后"字,在庐陵习 ...

  • 千古庐陵来寻味——刚正庐陵【13】

    万卷藏书宜子弟, 十年种木长风烟. 此联出自黄庭坚<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万卷的藏书适合后代子弟,十年种植的树生长出风烟.黄庭坚此联"十年种木长风烟"比喻读 ...

  • 千古庐陵来寻味——道心堂【12】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中华传统文化是博大的,是深沉的,恰如一座深邃之文化迷宫. 在江西三大书院中,鹅湖书院以陆象山.陆九渊理学争鸣在先,白鹿洞书院以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创立程朱理学体系为最 ...

  • 千古庐陵来寻味——吉州古窑【11】

    滚滚千年泥火釉, 沧桑未蚀吉州窑. 吉州窑,又名永和窑.东昌窑.创烧于唐末五代,鼎盛于南宋至明初,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是古庐陵的一大骄傲,陶瓷文化也是庐陵文化之重要组成. 据<景德镇陶录&g ...

  • 千古庐陵来寻味——华岭溪声 【10】

    石蕴玉而润, 山含水而辉. 天华山上,溪声淙淙,松涛拍打,天籁喁喁,堪比仙境,胜似雅乐.于是,有了"华岭溪声"的传闻胜景.华岭溪声为古庐陵八景之一,可惜今日我们只能在传说之中追思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