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事顺遂——《论语》悟读【300】

名正言顺,事可顺遂

《论语》第十三篇第三章: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同“缺”,存疑)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zhòng,得当),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

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

孔子说:“粗野啊,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手足无措。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的对待。”

【悟读】

名正而言顺,事顺方心遂 。

本章夫子强调为政之最重要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夫子“礼”的思想之重要组成,具体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方可言顺,言顺方能事遂。本章的正名,是要先解决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在阐述“正名”之前,夫子提出了一个关乎君子的重要观点,对于自己之所未知,君子应当抱着存疑之态度,不可轻举妄动。对于此类问题,庄子也曾有论述,“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告诉我们,不要以自己的认知,去揣测他人的世界。

“正名”之真实内涵是名和实的相互呼应。如,君是“名”,“实”乃君之道;臣是“名”,“实”是臣之道。古人议君,往往以尧舜作为楷模,后世之君,当以此为榜样。

古代妻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的是争取正房地位,也是为了名正言顺。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夫子的主张或许难以实现。但夫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思想却是符合社会常态的。名义正当,道理方能讲通,道理一通,万事顺遂。“名正言顺”一词也是来自于此。

有人说,一个人的名字,蕴含着风水,孕藏着能量,有时甚至是命运的启动钥匙。曾国藩原名曾子诚,其师穆彰阿认为格局太小,为之改名为曾国藩,取“国之藩篱”之意,这对曾国藩一生的成功,应该有着极大的影响;有的明星因为改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顿时红红火火。毋庸置疑,名字的意境,对思维、行为、处世、健康等有一定的诱导作用,甚至影响到人的心灵。

“名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名不正则言不顺,偷偷摸摸,不敢见光,一个人往往会活得十分憋屈。

古往今来,国人皆非常的讲究和追求名正言顺。现实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名正言顺”这一道理,否则或恐处处坎坷步步惊心甚至摊上大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