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承先泽——《论语》悟读【9】

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

《论语》第一篇第九章: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①慎终:指对父母之丧要尽其哀。追远:指祭祀祖先要致其敬。

②民德.指民心。

【悟读】

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启后昆。

中华孝文化历史悠久。她是在华夏文明数千年历史中孕育和发展起来,历经了远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改革,孝文化靠的是历史的不断积淀。

儒家非常重视丧祭之礼,他们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认为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而孝又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

祭祀先人,一是对于先人的祭奠,使自己有了某种归属感,知道自己的来处;二是为了教育生者。活着的人看到先辈受到敬重,对于死亡就会少几分恐惧;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德行的警示,不能愧对后人。

慎终追远,蕴含着一种天人观和生死观。慎终,可以理解为一种终极关怀;追远,则是追寻生命的来源,追寻先辈美德。明白了生命的来龙去脉,理解的生命的真谛,知道生命的敬畏,有了行为的准则,民心民德自然归于敦厚。慎终追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的孝道观念和古代灵魂不灭的鬼神信仰,也反映了古代道教“长生久视”和佛教“轮回报应”的宗教观念。

辜鸿铭先生对于本章也进行了深度解读。他认为,在孔子的中国信仰教会中,主体表现是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祖先牌位和祭祀的祖先祠堂。让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能够遵守道德行为准则的启示之源,对于父母及先辈的孝,进而发展为一种国家信仰。

明朝初期朱元璋以此名句激励自己,各级官员纷纷效仿。慎终追远,上行下效,明初民风,自然敦厚。

慎终追远,天经地义;数典忘祖,天打雷劈。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从一个人的一生荣辱,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都有一定因果的联系,慎终追远,说到底,其实强调的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个人的终极命运取决于德行,一个家族的长盛不衰也决定于德行的弘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同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