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古代有哪些抗暑神器?

有一年,广东给雍正皇帝进贡了一套象牙做的凉席,雍正帝当时认为这只是偶尔一次进献,便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后来进贡象牙席子的人越来越多,雍正帝就下了一道圣旨,不许再往宫里送象牙席子,及时刹住了奢靡之风。

由于气候上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酷热难耐,我们现代人可以打开空调和电扇抵御酷暑。但是在古代,基本的电力都没有,普通人吃上一块冰棍来解暑降温都是一种奢望,那么古人是如何度过酷热的夏天的呢?

竹衣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竹制品都很常见,比如竹席、竹篮、竹椅等,但是您见过纳凉用的竹衣吗?

竹衣

最早在唐朝,我国南方地区就出现了竹疏布,即用竹子作原料织成的布。元代出现了最早的竹衣,元散曲作家乔吉有一部作品叫《竹衫儿》,里面就形象地描述了竹汗衫的制作过程。竹衣发展到清朝,在南方已经十分流行,而且还曾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

竹衣是用细竹管穿结而成,能够起到透气和清凉作用,还能够隔绝汗水透出,防止穿在最外层的珍贵丝织绸缎袍服因浸汗而褪色和变形。

但是竹衣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和考究,制作成本很高。

七轮扇

扇子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扇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古代,扇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七轮扇

中国古代扇子的种类非常之多,多达几十种,其中最受文人欢迎的是折扇,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是蒲扇。

在古代酷热的夏天,一把蒲扇一盏青灯就能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为了纳凉,古人甚至发明了一种“七轮扇”。

这种扇子巨大无比,以机轮运转。《西京杂记》记载:“ 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长安城内一个叫丁缓的人,发明了七轮扇,每个轮片一丈长,一个人运作,满屋里都是凉风,甚至冷得让人直打寒颤,比现在的空调还管用。

苦了一个人,清凉了一屋子人。如果这个七轮扇能够利用屋外的风力运作就好了。

竹夫人

《红楼梦》中,有一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打一物品。

谜底就是“竹夫人” 。

竹夫人

竹夫人是古人发明的一种取凉用品,用竹子制成,长度在一米左右,中间镂空,四周有竹编网眼。在炎热的夏夜,抱着竹夫人睡,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有一段关于竹夫人的趣闻。某日,苏东坡问一个和尚:“你有妻子吗?”和尚笑着说:“有啊,有两个。”苏东坡大吃一惊:“你一个和尚,怎么能够有妻子呢,还一下有两个?”和尚笑眯眯地解释道:“我夏天拥抱'竹夫人’,冬日怀揣'汤婆子’。”苏东坡听后恍然大悟,然后两人开怀大笑。

冰鉴

最早的冰箱其实出现在周朝,《周礼·天官·凌人》记载:“祭祀供冰鉴。”这个“冰鉴”就是最原始的冰箱,它是古人用来存放冰块的,还可以把西瓜、绿豆粥等解暑食物放在其中,很长时间都放不坏。

青铜冰鉴

《吴越春秋》也有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

最早的冰鉴是用青铜制作的,后来多用木头制作,但是所用木料相对考究,多用上好的红木、花梨木和柏木等较为细腻的木料制成。

炎炎夏日,口渴难耐,从冰鉴里面取出一块冰镇过的西瓜食用,既解渴又解暑,确是一种享受。不过,冰鉴发挥作用的关键是要有冰块,如果没有冰块,就是一个普通的木头盒子。现代的冰箱也差不多,关键是要有电,如果停了电,用不了多长时间,冰箱里的食物就会变质腐烂。

冰饮

吃在古代,人们还可以通过冰饮冷食解暑降温。唐朝著名爱国诗人杜甫在一首诗里就提到过:“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南宋诗人杨万里,对一种夏天的美味小食情有独钟、赞不绝口,还吃上了瘾:“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这么美味销魂的食物到底是什么呢?

冰酪

答案是"冰酪"。这是一种由果汁、牛奶、药菊、冰块等调制而成的冰冻小食,吃到嘴里又甜又酸口感又好,咽到肚里一阵凉爽袭遍全身,那叫一个舒服!

到了清朝,人们又发明了一种风行南北的冷饮,并一直流传至今,它就是"冰镇酸梅汤"。这种由乌梅、山楂、冰糖和水制成的冷饮生津止渴、除烦安神,是炎炎夏日不可多得的冷饮。

自雨亭

所谓“自雨亭”,就是一种乘凉的亭子,通过人工管道等方式将山泉水引到亭子的上方,然后山泉水顺着亭檐流下来,在亭子的周围形成一道水墙或屏风,宛如下雨一般。

自雨亭

自雨亭最早出现在唐朝园林中。旧唐史书里面有记载:“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太平坊宅有自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这种自雨亭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首先得把宅院建在靠近山泉的地方,离得远了肯定不行。在这里边避暑乘凉,既能听雨、赏雨,又能屏蔽掉外界的喧嚣,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宁。

承德避暑山庄

最高级的避暑方式,莫过于建一座冬暖夏凉的行宫。承德避暑山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冬季温度高于其他同纬度地区,夏季雨量集中因而持续凉爽,基本上没有炎热期。

承德避暑山庄

正因为如此,清朝的皇帝看上了这个地方,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修建和完善承德避暑山庄。康熙皇帝修建了三十六景,乾隆皇帝修建了三十六景,合称七十二景。

建成以后,这两位皇帝就喜欢上了这里,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尤其是夏天,京城那个地方像火炉一样热,根本没法待,所以他们两人的夏天基本上都是在承德避暑山庄度过的。清朝中后期的嘉庆和咸丰两位皇帝,甚至病逝于此。

心静自然凉

上面提到了那么多抵御酷暑的方式,是否意味着古人在夏天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事实上,在古代每年夏天都会热死很多人,在乾隆八年那个号称“史上最热“的夏天,全国范围内保守估计热死了十几万人。

因为我们上面提到的每一种解暑方式,都是古代王公贵族、富贵人家才能享受到的,对于他们来说,酷暑真的算不上什么。但是平民百姓或许只能靠一把最普通的蒲扇、一碗最平常的井水来度过夏天。

在难熬的酷暑,普通人家最好的选择就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寻一个阴凉处,坐在躺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闭目养神,所谓“心静自然凉”嘛。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古代士兵不打仗也会吃粮草,为什么一打仗就出现粮草不够的情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