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解《易经》很贴近原意,“履霜坚冰至” “至”是“到来”吗? | 夕霞夜话——汉字的童年(34)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为学苑出版社作者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写在前面

我们汉民族,为人类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文字——汉字。思想的传播,各种经验的总结和历史的教训,都离不开文字。汉字本身有思想,这是汉字与其它文字最大的区别。我们汉民族常常羡慕其他民族有民族特色,如民族服装,民族小调等,常常黯然叹息,好像汉民族没有有特色的东西,从而没有了自信心。其实,我们汉民族有着最有特色的宝贝——汉字。在浓浓的民族伟大复兴的情节里,在殷殷的寻求国学的氛围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汉字的童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童年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个阶段,长大了,成熟了,重温儿童的长成,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何况,有的人,都忘了自己的童年,甚至并不知道自己的童年,所以,快乐就少多了。

本人不是专门搞文字研究的,本着对汉字的喜爱,以己之心,度着先人造字时的场景及心态,写出自己对汉字的理解,与热爱汉字的同仁共享,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汉字的童年(34)·

“止于至善”

“至”是“到来”吗?

全世界图书发行量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我国的《易经》了。国人,不能说凡认字者皆能知《易经》,但是,从上到下,都对《易经》感兴趣是真的,因为,它具有神秘的占卜未来的功能,所以,才躲过了秦始皇烧书,全国的数以万计的图书,只有秦国的史书,医书,种树的书,农书和占卜类的图书得以存留,其他的,都烧了,这是中国第一次的“文化革命”,烧书,坑人。坑人,就是活埋。现在,还有自称是北京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号召把发出不同声音的人“挖个坑活埋”的呢,可见,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是有“知识分子”基础的,李斯、商鞅,难道不是“知识分子”吗!所以,读书人不要再谈什么知识分子如何如何,现阶段,我们要研究的是:什么是人,怎么做人才是最重的事情。读了点书,就是知识分子啦?
还是回到这个“至”字吧,前边谈到过“止于至善”,应该是“之于至善”,就是“走向至善”的意思,而不是停止在“至善”,但是,什么“善”才是“至善”呢?其实,“至善”是没有的,“至善”“至美”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个是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善”和“美”,内容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我们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这里的“至”,就是终极,极至的意思,相当于到头了,比如“至尊”“至亲亲”“至交”“至诚”“至宝”等,这里的“至”字是表达词的最高级,跟英语中的“big,biger,best”一样,比如“好,很好,最好”等,那么,咱们的汉字“至”怎么会有“来到”这个意思呢?哪一个是“至”造字本意,哪一个是后起意呢?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就会影响到对《易经》最重的一卦《坤》卦中重要的爻辞——初爻“履霜坚冰至”的理解及对《易经》思想的认识。
“履霜坚冰至”,在解释《易经》的著作中,都把“至”解释为“到”“到来”,然后顺理成章地把这句话解释为:踩(或者是走在)在霜上(秋天到了),冬天马就要来了,君子要防微杜渐。如高亨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履霜,秋日之象也,坚冰,冬日之象也,履霜坚冰至者,谓人方履霜,而坚冰将至,喻事之有渐也。”于是,此意成为定论,无人质疑。从此“防微杜渐”成为这句爻辞的“精髓”。我认为,这句爻辞并不是这个意思,要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对“至”字的解释上。至,甲骨文写作

,像一支箭射到了“尽头”,止到了一点上,而不是许慎说的“像头朝下的鸟,飞来落在地上”,却有后世的“强弩之末,不能裂帛”之意,就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不能再前进一步了,所以,“至”应当看作是“到了极点”的意思,是词的最高级了,这是造字的初意,用箭头所到之地,表示“极”“尽”“最”的意思,如前边提到的“至爱”“至尊”等,用的就是“至”的初始意。理解了“至”字,那么,“履霜坚冰至”这句话就好理解了。古文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标点符号,就是断句,读一篇古文首先要断句。首先,看看这句话应该怎样断句,凡研究者皆将此句断为:“履霜,坚冰,至。”所以,才有了:走在霜上,(走在)坚冰上,(寒冷)就来了。然后,顺着儒家的“小心处事”的思想,就解释为“君子要防微杜渐”了。其实,这个断句没有错,但是,忽略了古汉语的一个基本常识,就是省略。古人写字太难了,能省就省,跟过日子似的,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这个句子是个省略句式:“履霜,(履)坚冰,至”。省略了一个“履”字。这样断句,它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应该是:走在霜上,走在坚冰上,(寒冷)到了极点。就是说“寒到了极点”不可能再冷下去了,该“回暖”了,用现代语言表示,就是“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古代汉语里,行文惜字如金,当表示相同意义的时候,往往省略重复的字,像这句“履霜坚冰至”,就是省略造成的,完整句式应该是“履霜,(履)坚冰,至”,这样就好理解了。由于古人的省略,再加上古人没有现在的标点符号,后人便把这句话断句断成“履霜,坚冰至”,于是,顺着这个意思便理解成为“踩在霜上,坚冰就来了”,然后又引申为“君子要防微杜渐。”这与《易》经中的“物极必反”“阳尽阴来”“阴尽阳来”的“变”“复”的思想不符合。《易经》中的“变”“复”是我国最早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其主旨之一就是“物极必反”,最典型的就是“复”卦“剥”卦,“一阳来复”,就是“阴尽阳来”,表示事物的发展状态是变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要“变”,也称为“易变”,这个哲学思想也被医家借来,指导中医的诊断。中医的基础理论来源于《易经》,这是专家学者公认的,这就阴阳学说,阴阳的变化,就是中医中的阴阳互根互用,在诊断上的应用,也是用《易经》的“极必反”的原理,就是“阳极似阴”“阴极似阳”,体现在五行学说里,就是相克的双方,克太过,则似反方,如“木极似金”“金极似木”,“至”就是“极”,最后,最高的境界。

这样理解“至”,这就非常符合《易》的哲学思想,即“变”,“物极必反”。“至”的初始意是“极”“尽”,是词的最高级,“到来”“来”等是它的后起意,因为,箭头所射之地,箭头停止在那在,对于这个地方而言,箭头到来,停止在这个地方,所以,就也有“来到”的意思,但是,这毕竟是后起意,它的本意还是留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在理解古语言时,要考虑到它的本意和后起意,还要与语言环境和语言用法相结合,不能望文生义,因为,儒家的一些思想,在《易经》时代,还没产生呢,打个比喻,就是不能用孙子的思想去证明爷爷也有了这个思想。
· 作者简介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