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200 大唐的萧何是怎样炼成的
NO.200
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只有通过漕运从南方调粮。
可当时汴水(即通济渠,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沟通黄河与淮河)因战乱荒废已久,南方的物资都只能先从长江、汉水运到梁州(今陕西汉中),再穿越秦岭走陆路辗转抵达长安,既费时又费力还费鞋,很不方便。
刘晏决定重新开通汴水航道。
为此他不辞辛苦,亲自坐船从淮河、泗水、汴水、黄河一路考察,沿途他访民情,问船工,探水深,测流速,查《水经注》以及《SL386水利工程设计规范》,详细掌握了每一段河流的每一个数据。
走过这一趟后,刘晏心里有底了。
他写信给当时最受皇帝信任的首席宰相元载,请求授命他掌管全国漕运,并传令各地予以配合。
元载此时正热衷于朝廷的权力斗争,就如热衷于吃喝嫖赌打游戏的公子哥对搬砖这样的累活不会感兴趣一样,他对漕运这样的苦差也没有丝毫兴趣,当即表示同意。
得到元载的授权后,刘晏立即组织人手,疏浚汴水,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一工程,保证了运河的畅通。
接下来,他又对漕运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原本漕运实行的是产地运输制,比如杭州的货就由杭州的船负责运到长安,江陵的货就由江陵的船运到长安。
但这其实有很大的弊端。
从江南到长安的水运线路,要经过江南运河、长江、山阳渎(即邗沟)、淮河、汴水、黄河、渭河等不同的河道,尽管同样都是行船,情况却完全不同。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同样都是“微辣”,湖南人口中说的“微辣”和江苏人口中说的“微辣”,能是一回事吗?
事实上,整条线路上各地的地形、水情、气候的差别极大,江南的船工到了陌生的黄河、渭河,由于不熟悉当地环境,常常发生各种事故,甚至船沉货毁,损失很大。
刘晏对此提出的改革方案是分段运输。
他把整个漕运线路分为几段,每一段都用不同的船只和不同的船工运输,同时还在扬州(今江苏扬州)、河阴(今河南荥阳)、渭口(今陕西潼关渭河与黄河交汇处)设立了多个转运仓库,江南的船负责运到扬州,汴河的船运到河阴,黄河的船只运到渭口——即所谓的“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
这样一来,每个船工和他的船只都只在他们熟悉的河道内航行,安全性大大提升,沉船事故几乎绝迹,损失基本降到了零,按照《新唐书》的说法是“无升斗溺者”——没有一升一斗的损失。
在刘晏看来,要确保漕运效率,除了船工以外,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要有优良的船只。
为此,刘晏在给造船工坊下订单时主动提高报价,保证工坊的盈利,提出的要求只有一个——必须保证漕运船的质量,材料必须是最好的,工艺必须是最优的,吨位必须是最大的,操控必须是最佳的。
因此,他订购的新船虽然价格昂贵,但船只的运载量和可靠性都大幅提高,分摊下来的运输成本反而比以前降低了很多。
刘晏推行的这些改革措施,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
很快,一批又一批来自江淮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抵关中。
长安及其周边地区终于摆脱了缺粮的窘境。
凭借刘晏打下的能抗八级地震的坚实基础,之后即使关中遭遇水旱灾害,百姓也不用再担忧粮食不足了。
皇帝李豫对刘晏的表现赞不绝口:卿,朕酂侯也——爱卿,你真是我的萧何!
对这样的人才,他当然要予以重用。
不久,李豫又擢升刘晏为户部尚书,兼都畿、河南、淮南、江南、湖南、荆南、山南东道转运使、常平使、铸钱使、盐铁使,另一名以理财闻名的大臣户部侍郎第五琦则兼任京畿道、关内道、河东道、剑南道、山南西道转运使等职。
两人分掌帝国财政大权。